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今天,人与环境之间已基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它们一般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人—境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把人与环境作为一种人—境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二是要进行人—境生态系统的五层次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建设;三是要建设生态型政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人—物"关系这一设计核心关系出发,重新思考了设计的本质和内涵。在讨论设计本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设计的内涵:(1)"物"的功用性;(2)"物"的物质功用和精神功用;(3)"人—物"关系,以及由这一关系拓展形成的"自然—‘人—物’"关系和"‘人—物’—社会"关系,并且提出了新时代下"人—物"关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3.
今天,人与环境之间已基本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关系,它们一般以国家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人—境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把人与环境作为一种人—境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二是要进行人—境生态系统的五层次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建设;三是要建设生态型政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老人语丝     
《老友》2003,(3)
△在金钱面前,很难显出一个人的品格和情操。 —宜森·陈宏德 △钱眼圈住了灵魂,人生就失去重心。—宜吞·陈宏德 △昨天,对失败者是一本教科书,对成功者是一块莫巷石,对奋进者是一台焊接机,对勤勉者是一张存疑单。—崇仁·游秀珍 △一同笑过的人,或许忘了,一同哭过的人,无论如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存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存在论。生态文化将存在理解为人—社会—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从存在特性看,人、社会、自然是一种内在关联的具有共同存在特性的存在;从存在方式看,自然—社会—人复合生态系统的存在是一种以社会为中介的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共在”的存在;从存在的状态看,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存在基础的人、社会、自然共生共荣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从根本上说人的存在是一种"需要—创造"性的存在。这种特性使人的存在又成为一种价值存在。人类存在的独特性——"需要—创造"性,及人类活动的独特性——能动的实践性,都是通过价值所显示的人的本质,表征着人的存在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7.
“人本身就是尊严”,这句话出自伟大的思想家康德。高教管理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它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进行的,要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前提是积极转变高教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重人格,顺应环境。传统的管理基本上是依据“物—人—物”的理论,强调人的经济性,强调物质刺激,强调工作的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表现为一种“人—人—人”的理论,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强调情感的作用。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又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充分挖掘教师和…  相似文献   

8.
气创世界万物皆是宝,节约能源不可少。—八pPIE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爱她(他)。—小旅人拥有知识才是生活,生活中拥有技术才是人生。-期R.县人,凶的时候像一只狼,温顺的时候像一只羊。社会是狼与羊共处的社会。—娜当天怒吹的时候,我感到舒畅;当天嗦哭的时候,我感到解脱;当天放睛的时候,我感觉缺了些什么!—洁人走了,茶凉了,该散了!—猫坚强是人的支柱,知识更是人的能源。—萍生活因为有梦想而精彩,起步就是梦想的墓础。—员没有遗憾的人生并不完美,人生亦是如此!—娜娜耘勺、尹生命是海洋,但没有…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站水渠无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导致多人坠渠死亡。这一现象并非个别。河南卢氏县——  相似文献   

10.
《春秋谷梁传》汉初之前的传承系统为子夏—谷梁子—荀子—申公。子夏并非直接传经于谷梁子,谷梁子应受经于子夏之门人弟子。谷梁子传荀子基本为学者承认。荀子和申公之间有一位承上启下的学者浮丘伯。子夏、谷梁子、荀子等人无论是学术思想、学术方法还是学术特点,都极为相似。子夏—谷梁子—荀子—申公这个谷梁的传承系统应该是较为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一) 吴趼人(1866——1910),原名吴宝霞,一名吴沃尧,字小允,号茧人,后改为趼人,笔名有十余个。他原籍是广东海南,从小生长在佛山镇,因以“我佛山人”自号。曾祖父吴荣光点中翰林,曾出任湖南,是一个精通金石掌故的收藏家。祖父  相似文献   

12.
在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呈现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赛博关系、合成关系和替代关系等多重关系。多重关系中的人、技术和世界是相互关联着的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单因素决定论都会打破人—技术—世界关系的结构平衡,并导致人与技术的双重异化。在多重关系中的技术的意向性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进入世界的指向性。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主旨就是要求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其进路是通过调适技术的意向性来重建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人与世界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主客体综合来考察,中国奴隶社会的价值本位是"族邦—权力"本位,中国封建社会是"家国—道义"本位,作为大多数"人"的主体利益都已虚化,其价值目标指向都是对人的价值的异化。古希腊历史"个人—功利"本位是对人本位观的隐性异化,欧洲中世纪的"神—教义"本位则是一种显性异化,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某种复苏,近现代西方把"个体—功利"本位推向利己主义和金钱拜物教的极端,又出现了一次悲惨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中心—边缘"结构不仅显性地存在于国际关系、区域发展、复杂系统、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等具体的现实层面,同时也以一种思维或心智模式隐形地存在于现代人的大脑之中。本文一方面是对人类思维中的"中心—边缘"模式的考察,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心—边缘"视角运用于相关分析的一次有益尝试。从自我出发所延伸出的"中心—边缘"思维可以分为"人—自然"和"人—人"两种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与文化人类学分别侧重于其中的一个。总的来看,这些思想认识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中心—边缘"定型向去中心化的演变。解构主义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心—边缘"的二元对立,也为我们思考如何破解这一不平等结构提供了思想源泉,但是,像德里达那样过分强调对中心与边缘的位置进行颠覆的破解之道却有待商榷,在强调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同时,我们需要"理解"和"谅解"作为补充,去寻求"和平共存"而非"互相毁灭"之路。  相似文献   

15.
老人语丝     
《老友》2003,(2)
△伤感使人衰老,牢骚使人不思进取. —宜春·陈宏德 △奉承话是一种伪钞,只能在虚荣的心灵里流通. —宜春·陈宏德 △时间是生命的标尺杆,珍惜时间无异珍惜自己的生命. —宜春·陈宏德 △希望是蜜,滋润着平淡的生命;未来是诗,展现出神奇般的境界.—湖南·陈修生 △人生是一首诗  相似文献   

16.
现代艺术:由创作论向批评论的转型张荣翼一、引子:一个问题的三个思考科学哲学家洪堡曾这样说明语词的能动性质,他说:“人主要地—一实际上,由于人的情感和行动基于知觉,我们可以说完全地—一是按照语言所呈现给人的样子而与他的客体对象生活在一起的。人从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17.
300多年来,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思想是牛顿—笛卡儿世界观。它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特征,是一种过分强调分析方法、强调主客二分的哲学。它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别是工业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在向自然进攻、改造自然的同时,发展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行一种实际上“反自然”的社会—经济—消费生活;同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发展了科学主义的思想,并从而发展了损害自然环境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虽然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人类实…  相似文献   

18.
XKXKt,t;otRt1H6迫川川?︵方4\n︵4\4︶4牟。%︶4{?,ti;Y.tnt、y。4t,R=,Y\叶7?︶\上j嚷贪防Zx。升个︶︶??—.讣.人戒q甘川屯x︶厂、.卞J只妆山*~.门,Al叫-》(仇人卜.、//芋三一、七【)︵二儿灯︶︵升、…人O丫间杰J一(一人︶、」一u一。「仆V.口伯一一专一d.1.’丫.N?\…二乙t:。—︵…1———;一乞、。上予二「—r之二—L),(门.二7:J,一—陈去病先生致范烟桥书(手迹)  相似文献   

19.
一、喜绕洛卓的去世 目前在印度及尼泊尔的藏人约十万人,其中有百分之一的人为本教师或本教徒。1959年,一批本教师及本教徒来到印度的库卢——玛纳里,主要被雇作养路工人。他们很少得到外国慈善机构的帮助,生活十分艰难。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作古,其中喜饶洛卓(S-hes-rab blo-gros、1935——1963年)曾为满日寺(sMan-ri)的住持。满日寺位于后藏,是藏人聚居区主要本教寺院之一。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的个性主义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人"的,文学是"个人"的,文学是"个性"的,文学更是"自己"的,构成了相对完整、内容丰富的一个系统。在"人—个人—个性—自己"这一逐层收缩的价值系统中,充分显示了周作人对于"个人"的理性自觉和情感坚执。当他以这种思想来批判封建礼教时,这种理论发挥的是积极的作用,但当他把人的生物性单独地夸大并使之与人的社会性相割裂时,这一理论的消极作用就暴露出来。这种个人原则的至高无上性决定了周作人以保持个体的个性自由和切身利益为最终选择,放弃了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