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局限性 ,阐明了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态度。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 ,繁荣建筑创作 ,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时代的文化力和企业文化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经历了政治时代、经济时代和文化时代。在一切时代,人类的发展都依赖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时代,生产力主要借助政治力而发生作用;在经济时代,生产力主要借助经济力而发生作用。在文化时代,生产力主要借助文化力而发生作用。文化时代的文化力,又突出表现为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力极大地放大了企业创造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能力,使企业大大提高了自由、自觉活动的能力。企业文化力的培育,成为企业追求的一个目标;企业文化力的大小,成为企业活动能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考察了农村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缺乏文化自觉的能力,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增强农民文化自觉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子皓 《华人时刊》2009,(12):70-72
企业文化变成了老板文化 现如今中国企业中盛行一股强劲的企业文化风,不管企业的性质和大小,都在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受到器重,这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某些单位企业文化变成了老板文化。所谓老板文化,就是由老板(企业所有者或核心管理者)个人建立的、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  相似文献   

5.
杨煌 《中华魂》2012,(15):11-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就需要对文化的自觉、自信,这是前提和基础。没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就会沦为空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考察了农村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困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农民自身缺乏文化自觉的能力,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增强农民文化自觉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壮族是中国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化丰富多彩,壮族先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并享有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织锦文化、山歌文化、圩市文化等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对东南亚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能有如此深远影响,其原因就在于壮族和东南亚兄弟民族皆同源于百越,壮族作为百越族群发展的主枝,承袭了百越文化的诸多特征,并善于兼收整合并蓄多种异质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们要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面临的发展困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发展、激发发展活力与保持主导控制力、发展产品生产与占领研发高端三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并完善构建国家思想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政府引导、科技介入、文化政策和体制的综合创新、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互动五大创新机制,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文化创新和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文化创新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并从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创新和文化传播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有效实现文化创新的手段,以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文化与经济文化力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文章阐述了“经济文化”的内涵及其显著特征,并进而揭示了“经济文化力”新概念的内涵,认为经济文化力是由经济力与文化力整合同构而产生的合力。文章还分别界定了经济力与文化力概念,详析了文化力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1.
客家文化是一体多元的 ,它吸收了筑陂灌田、排俗、擂茶、食俗、尚巫、崇凤、“腊日”、九九重阳节、竹枝词、崇屈爱国等楚文化因素。客家文化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和融入 ,是历史的必然。正因为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 ,吸收融合了楚文化和其它文化 ,才酿成客家文化具有特有的魅力、丰厚的内涵 ,而屹立于世 ,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2.
巫文化是中国原始文化的特称,也是楚文化的独特内涵。本文依据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理论,从长江文明发展的整体视角着眼,独辟蹊径,以荆楚大地原始先民的巫术信仰、巫风习俗和祭祀歌舞为切入点,深入考察巫文化如何渗透到楚文化系统之中,并对其内涵、特质及风格产生作用,进而对长江文明产生影响。通过此项研究,旨在勾勒出浸润于巫文化中的楚文化风貌,从而构建起以巫文化为纽带和特质、以楚文化为主要载体的长江古代文明系统。    相似文献   

13.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化的划分因其角度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文化体系,其中较为直接的一种划分是将世界文化分为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这是因为东、西方之间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东方属于耻感文化而西方属于罪感文化。究其原因,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东方耻感文化根源于儒家思想而西方罪感文化根源于基督教之“原罪说”。  相似文献   

14.
虞舜其人其事,自《尚书》而下,经史子集,众说纷纭,但是,以舜之道德操守为基本内核的儒家文化从未动摇。陈仲庚等人主持编撰的《舜文化研究文丛》从多个角度对舜文化进行了探讨和挖掘,是近年来舜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一大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渔捕文化”是前工业时代的以膂力和魄力为轴心的渔业生产所形成的文化,它包括了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众语言、意识、心理、性格、禁忌、神话、崇拜、民间艺术等。胶东东部的文登、荣成、威海沿海区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生产方式为根基,形成了胶东东部区域的文化精神——“渔捕文化”,体现了独特的民众性格、民众意识、民俗风情、语言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6年盛夏时分,我们对河北省著名学者梁勇先生就燕赵文化和封龙山文化进行了深入采访。梁勇先生详细介绍了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性、文化构成和文化特点,指出燕赵文化是京津冀历史上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和重要的文化镜鉴,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用燕赵文化唤起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共识和文化本底的归属感,在文化共识、文化共同归属感的基础上,提高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文化协同。同时,梁勇先生也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依托封龙山文化、传承封龙山文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从近代以来东西文化冲突的角度出发,国粹主义思潮在这一冲突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表现了很大的自信,他们反对“全盘西化”的做法,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但同时也表现了国粹派们企图用文化作为救亡图存的根本途径的保守性和落后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粹主义思潮与西学中源说、中体西用说一样,也主张中西文化的结合,这是一种辩证思维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两者关系的分析,既可以反映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进步性,又可以揭示其历史的局限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历史的进步作用.作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可以通向社会主义的,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新民主主义文化.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当时是被当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来打造的,它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它极端地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忽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决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自我扬弃或与时俱进,才能顺畅地通向社会主义,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由于延续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模式而遭受的挫折,进一步证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燕文化的价值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燕文化是在燕国时期形成而在后世得到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和价值。燕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燕文化具有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燕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