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传入西藏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藏穆斯林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 ,虽然国内外已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论文 ,但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且一些作品中存在明显的谬误。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实地调查、以及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主要以清真寺的修建为标志 ,考察了伊斯兰教传入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青海伊斯兰教拱北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拱北,是对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的称谓。系阿拉伯语Qubbah的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事。原为流行于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形式,后专指苏非派为其谢依赫、圣裔、先贤文墓上建造的圆屋顶建筑物,供人瞻仰拜谒,称为“拱北”。在中国主要指苏菲学派的传教士、各门定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以区别于一般坟墓,表示对先贤、,道祖的尊崇。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苏菲派各门定在其创传人、道祖的墓上建造拱北,始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清中叶,在我国西北地区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中逐渐形成“四…  相似文献   

3.
青海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派现状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伊斯兰教是信教人数较多的第二大宗教。明中叶以前,回族、撒拉族中的伊斯兰教只有“格底目”一派,清末伊赫瓦尼和西道堂相继形成,和格底目并称三大教派。明末清初苏非派的哲赫林耶、虎夫耶、嘎底林耶和库布林耶先后传入青海地区,形成四大门宦及其所属支系。长期以来,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的发展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但影响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它的教规和教义,也深深地渗透于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家庭、婚丧、饮食、起居、礼仪等各个领域。穆斯林信…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分析了伊斯兰教传人黑龙江地区的历史过程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进虎 《回族研究》2011,(3):139-144
青海伊斯兰教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纵向比较,有突破性之进展;横向比较,在全国学术界有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伊斯兰教研究的成果有目共睹,反映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其间得失值得回顾总结一番。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派问题,是伊斯兰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清代包括青海在内的两北地区伊斯兰教产生诸多教派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宗教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7,(2):93-106
本文首先概述了定州历史,接着概括了定州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定州的时间。然后根据元至正八年碑正文及碑阴重点研究了伊斯兰教在元代定州兴盛的有关情况。而将探讨的重心放在利用定州清真寺元明清三代文(碑文)、物(建筑物)皆有所存的优势,对这座清真寺寺貌、寺名、寺之建筑规制、寺之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建筑成就上。同时对清末民国定州穆斯林的兴学修寺也有所涉及。最后存目式的列举了现知定州各清真寺的碑刻匾联等文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济南地名及辖区沿革,接着概述了济南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济南的时间,然后是对济南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和济南清真寺的重点介绍。在清真寺介绍中尤重济南清真南北两大寺的建筑沿革、建筑成就与掌教制度三个方面。紧接着是对济南伊斯兰教派别和人物的一点初探,但重点还是探讨与他地有所不同的清中后期及民国前期的济南伊斯兰教和济南主要表现在汉文碑刻匾联中的相当宝贵的宗教思想。最后将除碑刻家谱以外的文物进行了存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西宁的历史和西宁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西宁的时间,论述了穆斯林在西宁地区逐步聚居和西宁穆斯林反清起义的过程,并介绍了西宁著名的清真寺和凤凰山拱北,特别是对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鼎盛情况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经济文化马明良OnMoslemEconomicCulture¥MaMingliang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triestogiveaminuteaccountoftheeconomicviewpointso...  相似文献   

11.
大洋洲的伊斯兰教王林聪伊斯兰教自7世纪发轫于阿拉伯半岛以来,一直保持着向世界各地传播、扩展的态势。本世纪70年代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广泛兴起,伊斯兰教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活力。在当今国际多极格局中,伊斯兰世界就整体而言尚未构成其中的“一极”,但是,它...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在日本的历史很短,据说是在本世纪20年代初才从苏联地区引进,主要是外籍穆斯林的足迹跨进扶桑。直至50年代,也只有少数日本人皈依伊斯兰教。近几十年又有所发展,迄今约有穆斯林2.5万人。在总人口为1.2231亿的这个亚洲大陆东岸的岛国,比重极少,何况其中还包括不少来自各国、并非土著居民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13.
有关新西兰穆斯林最初存在的记录是在1866年的官方人口统计表中发现的。根据这个资料和其他公布的参考数字,第一批穆斯林是从中国南方来的。这些中国人,人数不到20,大多是奥塔戈区金矿矿工。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先后出现了分别来自摩洛哥、阿尔巴尼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拉克、伊朗、埃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斐济的三批大移民浪潮。第一批移民是在本世纪初来的,主要是印度人,有些是作为契约劳工,有些是作为移居殖民  相似文献   

14.
扬州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5,6(1):73-86
本文首先探讨了扬州在唐代、特别是唐中叶后的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才开始谈及伊斯兰教传入扬州。在对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扬州的一些证据进行评价时,笔者又特地再赴扬州进行进一步核实取证。在对扬州伊斯兰教历史文化进行具体研究时,本文将重点放在仙鹤寺和普哈丁墓两个点上,而更着重其文物古迹的介绍和文物古迹研究意义的揭示。接着对扬州的几位重要人物、特别是对关系中国伊斯兰教全局的人物,进行了初步材料梳理。最后附带列举了扬属高邮菱塘和仪征两地的碑文名称,对仪征《遵圣制碑记》进行了一点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朱仙镇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朱仙镇的繁荣过程 ,指出在朱仙镇的繁荣中穆斯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伊斯兰教传入朱仙镇的时间上 ,采用了与开封大抵类似的提法 ,只是着重以清真寺的始建时间为标志。本文重点分析了朱仙镇伊斯兰教在明清达到繁荣的原因及繁荣的五项具体表现 ;对朱仙镇清真北寺的文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列举介绍。最后简单分析了朱仙镇与开封两地伊斯兰教的关系 ,并对作者将两地分开来进行研究的特定角度作了交代说明  相似文献   

16.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4,(2):129-141
本文从齐鲁、运河、伊斯兰三种文化结合的角度研究了济宁伊斯兰教。重点探讨了济宁伊斯兰教的地位 ,伊斯兰教传入济宁的时间 ,济宁的清真东、西二大寺 ,山东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 ,东、西二大寺的几篇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汉文碑文 ,特别是常志美、李永寿二位之父辑著、参订的碑文《识认大略》 ,另外也对清末成书的《清真释疑补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银川的历史和银川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银川的时间,然后分四个时期概述了伊斯兰教在这里传播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研究了明代穆斯林在这里的重新逐步聚集、纳家户清真大寺的建筑成就、马托这位人们尚不熟悉的历史人物和清同治年间穆斯林反清起义的功绩,特别论述了虎嵩山阿洪对伊赫瓦尼的态度调整、兴办中阿并授普通学校、推动传统经堂教育大幅度改革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7,2(1):90-103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原地名的历史沿革,接着概括了太原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太原的时间。然后将太原与附近有关城市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传播地带来探讨伊斯兰教在这里的普传。紧接着又扼要介绍了明、清、民国三代外地穆斯林向太原的逐步移居、10个主要穆斯林姓氏的职业情况及清末的一些穆斯林商号。随后重点介绍了太原清真古寺的建筑成就,列举了其中的众多碑刻牌匾;重点介绍了明清之际傅山与梁、文、李等姓穆斯林的友谊及他们之间的回儒或回汉文化交流。最后探讨了太原伊斯兰教的近代转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和回回民族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有些同志往往搞不大清楚。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七世纪中叶以后,传入我国。除在回族中广泛信仰外,在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中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与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与现代化问题,是个广泛,复杂、具有多层面内涵的研究课题。它由两个相关因素所决定:一是宗教本身是一种广泛、复杂多变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是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显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趋向和功能,它的恒定性是在变动性中间体现出来的。因而,我们不宜把对一种宗教现象或一种宗教传统观察的结果视为全部结论,二是现代化同样是个内涵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涵盖多层次的内容,诸如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