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是整个翻译研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它在作为翻译学科框架的Holmes路线图中没有地位。本文对该图作了局部调整,明确了应用翻译研究在译学的整体框架中的定位,它与文学翻译并列,共同构成理论研究中的专门理论研究。应用翻译的理论范畴主要包括6个方面:应用翻译的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研究、分类研究、术语与术语库、翻译的地方化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翻译诗歌究竟要不要保留押韵?在译界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文章借助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论,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以下对策:对于押韵的翻译转换,译者应把握的总体原则是:适度区别对待汉诗英译与英诗汉译。具体处理策略是:原文押韵的,应尽力予以保留;保留确有困难的押韵,应以原文押韵为"原型",在押韵密度的选择上采取依次递减的策略;在坚持保留押韵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译文过度押韵的倾向。那种死扣押韵或坚决放弃押韵的做法都不可取。文章通过对《中诗英译笔录》中译例的分析,对所讨论的各种情况和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语法对人们表述方式的影响十分强大。语言不同,语法的范畴也有差异。西方语言中,动词大都有明确的时态和数的概念;汉语等东方语言则不然。语法结构不同,常在翻译过程中使信息内容产生变化。语法问题的研究作为词汇和篇章问题之间的过渡在翻译中有其必要性。东西方语法中性、数、人称、时态,语体以及语态等问题的差异,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各种翻译学派不断地尝试从不同的层面对“忠实”的翻译标准进行解读,但始终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待翻译标准,可以颇为合理地解释这种不统一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标准属于原型范畴,各种翻译标准可以同时并存,不同翻译标准的原型源于其背后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具体翻译标准的确立要根据实际情况,视其背后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而定。  相似文献   

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开辟了翻译研究新视野,学界对于其翻译思想的解读讨论众多,也存在很大分歧。作为20世纪心理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原型论对于翻译研究也有着一定的解释力。尝试选取相对独特的视角,即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中涉及的关于文本意义、译作与原作关系、译者主体性及翻译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进而驳斥解构主义翻译必然导致虚无主义倾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范畴化理论的正确应用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效果。对范畴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进行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范畴化在英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浅析英汉翻译中词汇的范畴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把人的认知和语言的关系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对翻译研究具有科学的导向和启示。词是翻译中可以传输的最基本的语义单位。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词不仅仅是简单的语义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因此,词的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语义符号的转换,在本质上是语言间认知范畴的转移过程。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的视角,对英汉翻译中词汇的范畴转移作一尝试性的分析和分类。  相似文献   

8.
以对象和态射同时带类型的范畴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经典数学范畴论的推广问题。首先提出了"分类与类型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的观点。接着,运用这个观点研究了对经典数学范畴的单态射类型范畴、单对象类型范畴、双类型范畴等三种推广途径,并重点研究了双类型范畴,且分别给出了表示形式。最后,说明了双类型范畴论是解决具体领域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9.
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世界上的任何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语法范畴也不例外.认知范畴与语法范畴在典型与边缘、范畴与范畴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等值翻译一直是译者在翻译中追求的目标。但在翻译实践的过程当中,往往由于语言、历史、文化等原因却无法实现语言间词汇的等值转换的效果。在此试图运用原型理论来探讨词汇范畴跨级的非等值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用了大量的WTO英文法律文本中的條款,從語用和翻譯的角度,較為全面和详細地分析和闡述了WTO英文法律文本的語言分隔现象,文章重點分析了其最常見的五種分隔现象。瞭解和熟悉WTO英文法律文本的這些分隔現象,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準確理解和掌握WTO法律條文。  相似文献   

12.
概念流利和隐喻能力作为熟练掌握目标语的标志已得到证实的支持。那么,二语语用发展是否需要概念发展,怎样发展。为此,有必要对构成二语语用发展基础的语用普遍性进行重新审视:从语用普遍性的本质、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等多角度,分析梳理语用普遍性对二语语用发展研究的影响。据此认为,二语语用概念发展不仅需要而且可能,目的是弥补语用普遍性解释的不足,拓宽二语语用发展的理论视角并为二语语用发展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一综合、复杂、极为重要的语言学概念,是语言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语境主要包括语音语境,语法语境和语义语境。语境的这几个重要方面限定了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意义的理解和翻译时对词义和语体的选择。翻译中注意充分理解原文语境,保证译作符合原文语境要求,充分体现原文语言风味和语体风格,才能提高译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语用翻译理论的阐释,从文化差异和古诗含蓄性的角度讨论了古诗的难译性,指出古诗英译中运用语用翻译的必要性;结合例诗从3个等效层次上分析其具体的运用,最后从美学角度讨论其运用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日语隐喻语用特征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一种具有明显意向含义的有标识的表达方式,它的使用依赖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和语用策略。隐喻体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特点及其语义特征,还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及特有的语用功能。日语会话中隐喻语用特征具体表现为:替换失效、语境依存性、委婉暧昧和特定社会文化的反映。具有简约、亲近和俏皮、礼貌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将语用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独特视角,应用文学语用学理论中的相关原理——语用模糊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进行研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对话作为语料,从对话中找出其遵守或违反的语用学原则,通过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的推进、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最终解释读者对文本所反映的作者意图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在实施表达类言语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对语用原则的选择,归纳了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人们在言语交流中顺利实施表达类言语行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翻译活动中,对细节的删减、遗漏或误译常导致译文语意不清、语意不全甚至语意错误,因此对细节的处理不可小视。本文以英汉翻译为例,论述翻译中细节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