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通过对闽东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分析 ,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困难 ,既有全国农产品供求变化、价格下降的因素 ,又有农业、农村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滞后等自身因素。解决农民增收应走农业、农村结构调整为主 ,逐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在结构调整中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与农产品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2.
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化乡镇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及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减轻农民负担,因此,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特色专业乡镇必须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是正确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各地都将畜牧业作为大产业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畜牧业是否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民增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不必要进行论证的命题。本文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对发展畜牧业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上述命题未必成立,从而认为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确保农民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4.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业资源配置不当,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导致农民增收趋缓。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政府加大宏观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强调了结构调整应抓好坚持粮食体制改革和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供给者的一些地方政府 ,在实际操作中 ,无视农民实际需求 ,没有引导农民按价值规律来调整农业生产行为 ,出现了农业结构调整有效供给短缺 ;而农村土地小规模经营、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要素供给不足、风险大、比较利益低、机会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足。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供需矛盾应围绕农民需求 ,按照市场规律配置农业资源 ,优化农业结构 ,按需供给 ,增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刺激需求 ,增加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欲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和国家财税政策调整等都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甘肃省农民增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应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甘肃省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之一,与工业强省地位并列。甘肃省农民增加收入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素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出"市场导向、机制先行、政府诱导、科技渗透"的基本思路,对"品质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提出"四个优化"和"四个提高",并提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保障条件和原动力.旨在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高效的农业结构体系、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大的农产品贸易体系和健全的农业科教体系,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结合江西与全国农民增收的有关情况,分析农民增收及制约增收的原因,增收主要有来自种养业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劳务性收入、其他收入五个方面;制约增收有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不深入,整个社会对农民收入带动及拉动不够等因素,提出从社会保障、职业教育、农村金融等方面创新工作,进一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全国农民收入增长这度持续回落的情况下,浙江、福建和山东等省农民收入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除北京市外,三省近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列全国前三位,分别为6%、5.6%、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2.2个和1.7个百分点。特别是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从1997年开始逐年回升,与全国回落的趋势正好相反。为总结三省农民增收的经验,进一步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三省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主要结论是:(1)“农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发展+城市化”是三省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和家庭经营有机结合,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可能;(2)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微观增收和宏观减收的不对称性正是市场经济起作用的表现,不能低估农业结构调整对其他产业产生的增收效应;(3)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是有条件的,不能急于求成;(4)要高度重视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总体素质,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与过去相比在向合理化转换。第一次就业比重明显下降,有些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一定的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但总体来看,就业结构仍然比较落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还很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甚至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劳动生产率也还比较低。落后的就业结构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进而影响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北省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农业资金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保障体系三方面对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加速河北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农业大省,要使河南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河南农业经济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业劳动力,而农业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则成为河南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文中重点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现状及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差距,最后提出了提高河南省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入WTO对我省农业发展也是一种挑战,如对主要农产品生产不利,对农民收入和现有粮食流通体制可能造成影响等。安徽农业发展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抓紧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建立高效与持续农业示范区,坚持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加快发展出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密云县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三大主导产业、六大主导产品,成效显著.密云县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实际,朝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向,为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目标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苏北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惠及1 730多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建设苏北新农村关键是要把握六个着力点: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大对苏北的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抓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苏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千万劳动力培训工程,用先进文化塑造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重视苏北农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苏北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切实把握住确保江苏“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的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17.
当涂县是2003年安徽省农民纯收入最高的县,也是2004年全省率先取消农业税的县。为了了解何种因素促成当地农民的高收入,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带来了怎样的社会结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是否趋于合理等问题,通过深入一村具体的调查了解,希望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7年至2000年我国连续4年农民收入下降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些措施,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强化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实现农业信息化以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民增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徘徊不前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而且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合理 ,农民素质差 ,市场化组织度低 ,资源性制约及生产资料涨价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等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及自治区农业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该文提出增加新疆农民收入应该 :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农业企业化、市场化进程 ;发展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业 ;重构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化经营 ;以生态建设构筑绿洲农业屏障 ;改革流通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等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