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劳动标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不纯粹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学家(发展社会学)、人类学家(应用人类学)、政治学家(国际政治学)都十分关注的领域。近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甚为系统的理论,先是出现了“新古典学派”,在1989年又出现自我标榜为“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因此,对这两种典型的而又意见相左的理论进行分析颇有意义。所谓劳动标准(Labour standards),  相似文献   

2.
世界历史——用全球性比较的手段对非常长期的、大范围的社会变化进行解释——是一个重大的、独特的领域。尽管这个领域很难归入某个社会科学学科,但它却包含了所有这些学科中一些最能引发争论,最具有创新性的人物。因此对它不能忽视。历史学中的W.麦克内尔、E.霍布斯鲍姆和F.布劳代尔,社会学中的I.沃勒斯坦、C.梯利和B.莫尔,政治学中的T.斯考克波和S.亨丁顿,经济学中的D.诺斯和W.罗斯托,人类学中的E.沃尔夫和S.明茨,只是提出这个领域的理论讨论日程的许多重要人物中的一小部分。尽管正规社会科学中的“学科论者”力图将这种探索贬低为不科学的和浅薄的东西,但它仍然增进了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书讯·简讯     
解释学已成为社会与社会理论、政治与逻辑哲学、艺术与文化哲学、神学、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科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们辩论的主要论题。解释学转向不仅为相互隔离的各学科带来了有趣的新方法,而且为其造就了通用的语言,使其更加紧密相连,并进而促使其发生变革。然而,经济学这一重要学科却几乎完全脱离于这一变革,一个鸿沟仍在割裂着经济学与解释学。本书为改变这种状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介绍了各学科的学者通向解释学的、可能有助于经济学家的道路。解释学似乎可在两种层次下应用于经济学,其一,是我们对经济学范畴的理解;其二,是我们对经济范畴的理解,包括价格运动、金融机构、工业经济的工业组织。本书侧重于第二个层次的阐述,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介绍性,但同时也力求涉猎经济学与哲学的细微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对市场进行研究的社会学路径。在考察了经济学研究路径之后,作者述评了包括经济学的“另类”学派、经济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嵌入”的研究路径以及新政治经济学在内的范围比较宽泛的各种理论流派。作者还简单讨论了近来关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的转型及全球化的争论。作者最后指出了对市场在历史和制度上的复杂性进行理论化研究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现状和基本理论范式作了一个概略的介绍。社会运动研究是 2 0世纪 6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个学术领域 ,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美国和欧洲分别形成了“资源动员”和“新社会运动”两种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在理论兴趣、基本假设以及由此而来的问题设定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法经济学对我们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是经济学基本理论向其他学科渗透的结果.虽然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很多学者理想的认为,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解释一切法律现象,但是,这个学科却在很多基本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不仅限制着法经济学本身的深入发展,也减缓了法经济学影响其他学科的脚步.其中,学派问题就是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在法经济学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关于学派的划分方法,杂乱而无序,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对法经济学学派问题形成比较权威的观点.这是由于对法经济学界定的不同以及划分学派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只有在对法经济学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探究学派一词的基本词源和历史发展,才能指引法经济学走出学派之争的混乱局面,从而为法经济学的学术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佩国 《社会》2007,27(2):104-104
近三年来,“中国乡村社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综合性的论题,已经超越了某一具体学科的界限,而日益为被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经济学和法学等众多学科学者所关注。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不仅仅在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们在自己的研究中越来越注意到相关学科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知识生产,并将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消费贯穿到学科的再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在本学科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引用其他学科学者的文本,比如人类学引入历史学的解释维度,法学引入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方式,政治学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等等。在具体的“中国经验”层次上,“革命现代性”和集体主义传统的“发明”,成为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命题;区域社会史走出狭隘的教科书式的社会史书写,借鉴人类学“文化类型比较”方法,问题意识越来越明确;而对20世纪中国乡村的人类学追访,也已经将民族志书写放在了历史人类学的解释框架中,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才能解释一个地方人们的生存逻辑;村落、宗族与国家仍然是学者们的学术兴奋点,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也甚为明显;乡村产权和财产关系显示了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的不同分析和解释取向,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也很注意从对方的研究中得到方法论上的启发;围绕乡村政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政治学者和社会学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这种分歧有学科本位观的因素存在,但这种争论本身亦说明了学科界限已经退居其次了,对问题的关注才是第一位的。这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已经显示了“总体社会科学”的诉求,尽管学科整合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学科本位的必要性和制度空间。下文就这几个方面依次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8.
工业经济学     
工业经济学在西方明确地成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这一学科的名称则是在五十年代确定,并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在此以前,研究这一学科的著作有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工业的经济学”、“工业与贸易”、“工商经济学”、商业学等。在美国则一般叫作“工业组织学”。西方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部门内各种经济力量的运动及其规律。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这些经济活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从而有助于实际工作。但是,由于学者们在基本观点、研究的重点以及方法论上的分歧,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并未完全一致。从近年发展的趋势看,分歧正在缩小,一致的部分正在扩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这一学科形成的历史有密切关系。虽然自从西方有经济学以来,对工业活动进行经济分析就是经济学研  相似文献   

9.
一、导论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认识和讨论,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几乎全部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的。其实,换个角度,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研究一下社区服务这一所谓的“非经济性”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并且现代经济理论向“非经济”领域的发展,也为我们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社  相似文献   

10.
非生产领域经济学是在苏联和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形成的一门新的经济学科。“非生产领域”这一术语至今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在学术著作中,表示不创造物质财富的各种活动的术语有“非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劳务领域”、“服务领域”等。现在通常使用的是前两个术语。从社会分工的性质以及参与创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部门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不创造物质财富的国民经济领域(其中包括服务领域)的各种活动,属于非  相似文献   

11.
西方和非西方理论界关于人权的争论,涉及法律、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也许是因为社会学本身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就落后于其他学科,在这一场争论中我们几乎没有听到社会学的声音。而事实上,仅仅因为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转型、制度建设等社会学关注的对象同人权问题的关联性,社会学已经处于人权争论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经济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用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一个新兴的经济学派。产业经济学派以“产业”作为研究的焦点,探讨资本主义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进而,分析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产业经济学派的理论也就成了为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为制定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产业政策服务的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派认为,无论对产业概念下何种定义,“产业一方面是个别企业的集合,另一方面又是构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 ,不同学术流派的形成往往是或主要是由于经济分析角度或方法的不同。经济学的裂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道德规范 ,不道德的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经济学发展的美好前景主要并不在于经济学家个人的天赋 ,而完全取决于经济学同其他学科良好的分工与协作 ,合理地利用数学工具以及克服追赶潮流、追求时尚等传统弊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用加尔布雷思分析美国经济性质的方法来解释里根经济学的一些谬误。里根经济学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首先是供应学派经济学。它主张,为了使经济健康发展,首先要把美国的企业,尤其是大公司的企业,从假定“过度”的税收和政府规章中解放出来,并通过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发展最快、地位最显赫的一门学科。这不仅因为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着突出作用或影响,而且由于经济学主流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越来越“数学化”、“程式化”、“规范化”,使经济学越来越具有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传统上,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学派几乎是水火不容的。美国学者W.杜格和H.舒曼的《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学派的比较》一文则通过用一种“开放的思想”来研究这两个学派而揭示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现在二者是“一致”的。其中最明显的“汇合点”有...  相似文献   

17.
早期经济人类学研究郑海燕经济人类学是近一二十年来发展得比较快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作为主要在人类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基础上形成的新学科,它在人们制定和实施各种发展计划和应付各种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经济人...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假说一直是西方教科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经济行为公设。然而,在近期西方学者重建经济学的尝试中,这一假说遭到猛烈的攻击,由此而引起一场“经济人”是否是一种合理假说的大辩论。本文试图对这种争论的起因和争论的内容作一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语言学的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或称“人类学的语言学”)有时也称“人类语言学”,但是有些学者认为,anthropologicallingustics这一术语实际上指的是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类的文化模式及文化信仰的角度研究语言变异及语言使用,强调的是人类学和语言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人类和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一、“两权”完全分离会导至所有制性质发生变更所谓“两权”完全分离,就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完全放弃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及支配等权利;而经营者在此期间则享有完全的、独立的经营权,不受其所有者的任何干预。完全分离最终导致所有制性质变更的现象,最早发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氏族公社最初根据当时生产的需要,把共同所有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分配给原始家庭,让其占有和使用。后来由于公社职能的逐渐削弱和丧失,土地经营权职能的不断强化和长期化,“两权”有限度分离演变为完全分离,最后原始公社公有制趋于瓦解。氏族公有制经由“两权”分离导致所有制性质变更,是有其社会经济条件的。第一,一夫一妻制为基础的个体家庭成了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人类在蒙昧时代和野蛮低级阶段,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产品不丰裕,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