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来自国资委消息,今年的国企改革试点方案出台,涉及四项改革内容:一是中央企业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二是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三是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四是向中央企业派驻纪检组试点。为抓好试点,国资委成立了四  相似文献   

4.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界目前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成功与否,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命运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创新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二、培育发展资本市场;三、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我们在妇女解放问题中,一直用一种肤浅的理论观点看待妇女解放问题。现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解决或已基本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近几年来,尤其是从1988年开始,随着优胜劣汰、平等竞争机制的出现,妇女参政、妇女就业等问题出现了危机,它震  相似文献   

6.
雷义 《东西南北》2010,(2):43-43
2008年,在美国费城的沃顿印度论坛上,印度前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演讲的题目是《领导怎样处理失误》。 在演讲中,卡拉姆说了一个故事1973年,我有幸成为印度卫星运载火箭项目的总指挥。我们的任务是在1980年之前,将罗西尼号卫星成功送入轨道。到了1979年8月,我想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作为总指挥,我去控制中心来指导整个发射过程。计算机开始了各种技术指标的安检,一分钟后,  相似文献   

7.
生产责任制的出现与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论》第2卷,第44页)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经济时期)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行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各自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工人和他的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战略失误论尹湘兵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戊戌变法的策略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变法策略的失误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是很有启迪性的见解。但本人则进一步认为,变法战略上的失误才是导致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一、对“变法策略的讨论”的讨论孔祥吉先生认为戊戌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还要继续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和重建银企关系,以彻底解决国企的负债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20年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障碍明显,从实践中遇到了五难:政企不分,国企难“活”;包袱太重,国企难“改”;担心影响主体地位,国企难“退”;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国企难“卖”;民营经济比重太小,国企难“转”。  相似文献   

13.
十五大之后,全国各地积极落实中央精神,掀起了国企改革的新高潮。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在对股份制形式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之一:实行股份制改革,一哄而起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个重要的论述,肯定了股份制实现形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必然会大大推动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从改革的实践看,实行股份制改革确实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明确资产…  相似文献   

14.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我国政府采用过多种手段进行改革 ,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 ,理论界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 ,长沙市的“两层置换”产权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 ,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资本市场应在股份制改造、多种形式的融资、公有股的流通、投资银行体制、产权交易市场诸多方面不断完善与健全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发展经济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即自由市场是否相对优于国家干预。主张干预的学者认为,他们借助市场经济模型进行分析,是以“市场失败”为依据加以慎重考虑的,即市场经济在资源利用上不可能达到预期的产出;而自由市场的倡导者则汇集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采用的各种错误构想和生产对策导致其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一系列惊人事例。当然这种争论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市场失败”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表面上看,政府存在严重的失误,一些鼓吹“政府失误”  相似文献   

17.
程恩富 《探求》2005,(5):63-64
本文对郎咸平提出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认为对国有企业,应予以特别的扶植,促其加快发展,而不能采取“国退私进”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有人也许觉得奇怪,这是一个什么命题?也许对那些根本就不了解国企实际运行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振振有词,国企改革当然要有人,没人怎么能改革?也正是这些高高在上抓着一些资料就胡乱发一通言论的人,做起文章来最轻松,他们可以不负责任地东摘一些西抄一点,硬凑起一篇文章,这也算是研究成栗?或许只是冲着关系或稿酬而已吧!但是,在国企改革中,确实存在着只见“物”不见“人”的研究倾向:一段时期以来,强调产权的多,在权责上做文章的多,化精力研究政企分开的多,而在“管理科学”方面动脑筋的少。这其实是只强调“硬”件,而忽…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刷。我国国企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历程,虽成果显著,但不尽如人意。对此理论界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国企改革的症结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陈旧和不适应。因此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十分必要。笔者观点是:(1)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我国大企业的改革之路应是以大化小,分拆上市。(2)化解国企债务还需继续搞活资本市场,当前网络概念带来的“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发展。知识经济带来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改变。(3)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鼓励外资介入国企改革。经济的全球化已使企业无国籍之分,这种不可抵挡之势不仅需要我们较快、较好地适应。而且更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争取。  相似文献   

20.
东北国企改革中的文化阻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国有企业肩负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任,对全国国企改革的成功也具有战略意义.以往以产权改革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思路的改革路径,没有完全改变东北国有企业的窘境.究其根源,是长期受地域文化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影响,东北国企人员形成了封闭而非开放、退隐而非进取、虚名而非实利的文化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东北国企进一步发展的阻滞.企业文化的转型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前两种路径的不足,化解阻滞,作为一种内部回应,成为东北国企改革成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