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叙事剧,"闻离效果"是其叙事剧理论的重要构成,而中国戏曲在"间离效果"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四川好人>为例,分析了其中的中国戏曲元素以及间离效果的形成.并指出:布莱希特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戏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的布莱希特戏剧──兼评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梁洪杰1958年,黄佐临先生首次把布莱希特戏剧介绍到中国舞台上——排演《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时的情景是令人悲观的,连黄老本人都自嘲是布氏的间离效果把观众都“间离”到剧场外边去了。事隔20年之后,黄...  相似文献   

3.
史凤云 《社科纵横》2006,(11):103-104
汤显祖在以“情”为核心的戏曲创作中,实践了其“意趣神色”的戏剧观。他主张“情”作为戏剧真正之内涵,统帅着整个戏剧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段;强调戏剧创作应注重立意深刻、富有机趣,同时要有神韵气质和本色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陈建娜 《浙江学刊》2006,(6):97-102
本论文从“假定与真实”、“扮演与制作”、“旁观者与隐身人”这三个角度区分了戏剧与电影,重新确认了戏剧与电影各自的艺术特征。这三次比较,实际上也是对戏剧与电影在本质、艺术形式和艺术欣赏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探索性戏剧的舞台语汇及其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与“五四”时期的现代主义戏剧相比,新时期探索性戏剧更注重舞台的审美效果。纵观8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现代派为主的实验剧作,一个普遍性的特征是“间离效果”在剧本和舞台表现上都得到了重视。现代派戏剧以哲理性、思辨性见长,而能充分调动观众思考能力,增强观众审...  相似文献   

6.
生之堕落与死之庄严──《老妇还乡》浅析王鸿雁《老妇还乡》是瑞士德语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FriedrichDurrenmatt)的戏剧力作。迪伦马特在西方评论界被称为“布莱希特死后最重要的德语戏剧天才”,人们把戏剧大师布莱希特拉来与他参照对比,足...  相似文献   

7.
历代曲论家都很少注意到观众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本文正是通过李渔对戏剧娱乐性的强调来阐明他对观众的充分注意和高度重视 ,从而说明李渔深刻地把握了戏剧这种艺术样式的审美特性 ,他是真正把戏剧作为职业、把观众当作上帝的第一人 ,是最具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的封建文人。  相似文献   

8.
贺征 《社科纵横》2005,20(1):132-133
“摹仿说”是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核心 ,本文主要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摹仿的对象以及艺术对现实的反作用等方面对“摹仿说”进行了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被人一再提到却又不曾有过深入探讨的问题:夏衍话剧创作中所呈现的戏剧思维特征与他所受的电影艺术的滋养有关。众所周知,三十年代初;夏衍受命投身艺术界,首先涉足的就是“荒凉而又荆棘众生的电影园地”。他也是我国电影史上最早创作较完备的文学剧本形式的电影脚本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第一部电影剧作《狂流》于1933年3月在上海首映。在此后的两年间,他创作和与人合作了多部电影剧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春蚕》、《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的儿女》、《压岁钱》、《自由神》、《女儿经》。夏  相似文献   

10.
一茅盾在青少年时期,除了阅读大量的经史子集外,对中国的戏曲、弹词也有浓厚的兴趣,并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踏进文学的门槛后,他就大力介绍外国的著名戏剧作品和作家,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年,先后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一系列文章,介绍了萧伯纳、易卜生、高尔基、契诃夫等世界著名作家的戏剧活动和剧作,介绍了从古希腊到近代的戏剧发展史和现代戏剧的各种流派。在这些文章中,不仅看出茅盾早期对戏剧艺术已经有广泛的了解和一定的造诣,而且初步表明了茅盾“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戏剧观。他认为“近代文学,是现代人生的反映,而戏剧又是近代文学的中心点,所以欲研究近代文学,竟不可不研究戏剧。”在茅盾看来,戏剧之所以成为“中心点”,是因为戏剧是人生更为直接的反映。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近年来有人认为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动物性、潜意识是艺术的主体意识核心部分,并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文艺学理论“力不从心的”补充等观点,引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抽象的高级意识才能构成艺术的主体意识等有关方面的论述,剖析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的本质,即“梦幻意识”、“病态意识”、“过失意识”和“鬼怪意识”,是混沌的不清醒的、本能的脑世界。作者指出,把马克思的艺术主体意识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混为一谈,显然是不甚了解弗洛伊德,根本没有对马克思的艺术主体意识作过认真的研究,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鲁贞银 《浙江学刊》2003,2(2):84-91
胡风创作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于对象所起的积极作用。作为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主观战斗精神”概念的形成与胡风对鲁迅的人生和文艺实践的解读密切相关。胡风着重从“主观(心)”、从伦理层面(主观和心的发扬)接近鲁迅,在鲁迅身上深切感受到强烈的主体意识,并把这些作为鲁迅传统的核心基点,从中整合出一种精神力量,纳入到自己的艺术与人生一元化的整体艺术观之中,认为作家只要拥有战斗的主观精神,就能够通过艺术来追求人生的完美,进而构建起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继承和推进了“五四”的思想主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范围。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农村女性形象,往往是以息事宁人、与人为善、规矩信实,以德报怨、甘居人下、煦煦无愠色一类表现给人直感的。她们这种与人世无争,绝少分甘的“超度”状态,通常会令人产生一种偏颇和诧异,认为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只是一群忍气吞声、惩忿窒欲、逆来顺受、唾面自干、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面塑像。其实不然!这是对当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人生价值方面的最大错觉和误解。在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14.
杨向荣  姜文君 《探求》2009,(3):72-75,79
在詹姆逊的语境中,“文学性”和“陌生化”使俄国形式主义不但排斥内容,而且将一切内容视为形式的投射,由此造成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表述的混乱。在将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概念与布莱希特“陌生化”概念比较的基础上,詹姆逊认为,布莱希特“陌生化”的起点就是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终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世纪30年代思想的转折,海德格尔对“命运”、“天命”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此获得的规定则显现并发展在他关于艺术、科技、语言及人的论述中:他的艺术之思表明艺术乃是天命得以展示之所;他的科技之思表明科技乃解蔽的天命;他的语言之思表明语言能为人带来天命的消息;他对人的思考表明人乃是澄明的天命。  相似文献   

16.
论“共鸣”的美学特征赵连元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历来是文艺理论中争议较大,且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尤其是在“文革”中,“共鸣”曾被当作全民文艺的来源而倍受挞伐。这样,就使这一本来就十分复杂的问题更加讳莫如深了。其实,“共鸣”问题并不神秘,它是文艺欣...  相似文献   

17.
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升从“情场”视界、“情缘”焦点、“情至”本旨出发,在《长生殿》中对李杨故事加以情化、净化、理想化艺术处理,借以表现情感的解放和自由。洪升强调戏剧“言情”、“擅场”,于“情在写真”基础上求奇出新,力求创造格调高雅的情感诗化意境;他通过“情悔”描写否定情欲的放纵主义,主张克服情感异化而达到情感净化和自我完善境界,对当时由雅到俗、从情到欲类学趋向是有力的反拨;他还把生死相许这种情感郁结点作为戏剧创作的艺术肯綮和构思关键,用以揭示情感本体的超越力量和情感追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白丝带>——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迈克尔·哈内克 这是部黑白片,故事发生在一战前的德国小山村,虐童事件引发了不同地位村民之间的相互敌视,乃至于暴力升级,都引发我们对于人性的思考.该片可谓"哈内克风格"的集大成者,德国大师显然把他的性恶论上升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新层次上,他对于暴力、猜忌的深刻阐述和对戏剧情节的处理,他精炼的电影语言和对各种电影手段的娴熟技巧,都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9.
赖勤芳 《阅江学刊》2011,3(6):141-145
当代电影中经常运用金鱼意象。金鱼本是一种由鲫鱼变异而来且观赏性很高的特殊鱼种,但在电影中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金鱼在电影中具有不同的出现方式,“看”金鱼成为一个关联多重关系的视觉性事件。金鱼在电影中又承担不同的审美功用,形成了衬托、暗示、隐喻等不同的修辞形式。尽管金鱼产于中国,但如今已出现在不同国度的电影中。我们可以从金鱼意象中体会到东西方人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孙琪 《学术交流》2006,(9):145-148
台港新儒学代表人物徐复观乃明确标举“中国艺术精神”之第一人,而美学大师宗白华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阐释过这一美学命题。徐氏从儒道两大思想系统出发,偏重于艺术精神主体心的揭示,认为中国艺术精神以庄子之“道”为精髓和根本,最终落实在传统山水画上。徐氏由出发点的“全”到结论的“偏”皆因其将艺术精神纯而又纯化了;宗氏从诸艺术门类的并列研究出发,于会通处提炼精神,认为舞蹈精神乃中国艺术精神的表现,“道、舞、空白”则是中国艺术精神得以表现的空间。由于二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个性、学养皆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徐氏和宗氏贯通古今中西的探索,为我们开辟了一种中西美学比较的阐释方法以及对古典进行现代转换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