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一个美国人从丽江的来稿文/岑献青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收到了纳西族作者晓龄寄来的几张照片,全是她家乡云南丽江的风景照片。照片上的丽江以一种自然、动人的美让我惊异不已。如果不是一个非常喜爱这块土地的人,是不可能把照片拍得如此美丽的。晓龄告诉我,照片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陈新 《民族论坛》2003,(8):17-18
对云南丽江仰慕已久,但近日记者专程前往丽江,却是为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就是云南丽江大研纳西古乐的发掘人、被称为音乐鬼才的宣科老先生。先生在年近六旬时因一篇反传统的论文而被英国牛津大学破格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丽江怪人的恐惧乐源说震动乐坛“有人说您老是丽江音乐鬼才,是这样吗?!”因为事先有约,虽然宣科忙得一塌糊涂,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你这句话有两个错误!”记者话音未落,宣科即刻严肃地纠正道,“首先,你说我是‘丽江音乐鬼才’不正确!正确的说法应该去掉‘丽江’二字!因为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宣…  相似文献   

3.
丽江     
《中国民族》2008,(11):67-67
1997年12月4日,从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的丽江,以整体保护的形式成功申报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丽江腹地的“三江并流”随后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8月,“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这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小城,成为国内唯一拥有3项世界遗产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法国人Joele(中文名叫柔爱勒)是个化工工程师,法国布列塔尼省人。他曾在美国、俄国、日本、非洲工作,并游历过欧洲许多国家。两年前他与他的中国夫人来丽江旅游,并在丽江古城的西河岸边开了一个餐吧,名字叫做“小巴黎”。52岁的柔爱勒说他至少要在丽江再住十年。是什么使得这位走南闯北,不改法国男人优雅风度的工程师,爱上了中国的一个千年古城?在柔爱勒的眼里,丽江的魅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丽江启示录──从丽江现象到丽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18日,在丽江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上, 与会 代表一致通过──创建一个指导文化遗产旅游在市区级发展的模式与方法,并把这些模式命 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可持续性文化旅游发展丽江合作模式”。这一合作模式将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成工作文件,供政府、遗产地管理者和旅游开发商使用。丽江模式的诞生,标志着亚太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始进入双赢格局,步入可持 续发展的新时期。它昭示着,丽江古城的明天将更加美好。走向世界遗产之路丽江古城是美丽而独特的,在世界上再…  相似文献   

6.
玉龙雪山作证来自丽江地震灾区的报告图·文/孙官生韩英张信大震突发古城罹难地震是在猝然之间发生的。2月3日19时左右,一切都和平常一样,一切都显得宁静、祥和,丽江大多数人刚吃过晚饭……突然一声轰然巨响,山摇地动,电灯突然熄灭。大地在剧烈扭动、颠簸。顷刻...  相似文献   

7.
细说丽江     
细说丽江:第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杨一奔李德静李锡摄影/桑吉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至今没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4年10月,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宣布,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995年6月,中国正...  相似文献   

8.
一、封建领王制度下的母系家庭1.概述:纳西族约有十六万人,其中十五万五千人聚居在云南省丽江专区境内。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其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丽江专区内的丽江、维西、永胜和中旬等县的纳西族,解放前已发展到封建社会晚期阶段,并已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在宁蒗及其  相似文献   

9.
丽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沙蠡是丽江“五大怪”之一。去丽江看沙蠡,便有许多新奇的感觉,好比沙蠡请我们吃的虫子,怪怪的,但那味道很叫人难忘。要说丽江最引人入胜的,是跟随着人的脚步而弯曲流动的水。那水自雪山流下,冰凉洁净,清清地顺着石渠绕来绕去,在丽江的古城、城郊的束河古镇,还有沙蠡的家乡白沙都有。水里流动着一群群鱼儿,有青鱼也有红鱼,因那水的清秀,便显出鱼儿也格外的俊美,苗条地扭动着身子,一点儿也不胆怯人的走近。就因为这水,让人仿佛是走在了江南的小镇上,可水的两旁却有穿着“披星戴月”背褂的纳西姑娘,使劲地唱着歌,黑黑的…  相似文献   

10.
清初,滇西北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康熙年间丽江木氏土司对中甸等地的控制权进行了近40年(1682-1720)的争夺。“中甸之争”涉及云南、四川、和硕特蒙古、丽江木氏土司等多方势力,并一直延续到丽江改土归流前夕,与丽江改土归流有重要联系。中甸的战略地位以及“中甸之争”是丽江改土归流的内因,罗卜藏丹津叛乱是外因,“中甸之争”的影响是高其倬奏请清政府丽江改土归流的直接理由,而土民控诉、请求改土归流则是丽江改土归流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1.
丽江古城的文化景观及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朴、安谧、平和、悠然的丽江古城,位于我国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丽江这个以四方街为代表的“大研镇”,坐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云贵高原台地上,总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居民中57.5%为纳西族。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正式批准丽江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丽江是一座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丽江的水     
在丽江,正是因为水,才有了丽江古城的独特,有了丽江古城的灵气。丽江的水像丽江的天空一样一尘不染,一路欢歌的玉泉水从象山脚下流进古城一分为三,三分为九,九九八十一支流,塑造了“家家小桥流水,户户杨柳拂风”的丽江古城。古城人有了水的灵秀,把水的用处发挥到了极致,所谓“三眼井”的第一眼食用,第二眼洗菜淘米,第三眼洗衣服。对你来说太复杂了,这种理想的用水模式,不是一两天能建立的。至于“清水洗古城”的美景得看你的机缘了,也许你闻所未闻,因为很多见多识广的外国人都称:丽江古城有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用清水洗街的城市。丽江古城的水…  相似文献   

13.
丽江古城四方街陈果(纳西族十二岁)石牌坊、五凤楼,盘绕在小城四周群山中的玉峰、文峰等五大寺,都是丽江城赫赫有名的游览圣地。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古城的“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千百年来赶集的地方。如今,新街的建设,已取代了四方街的一部分,但直到目前...  相似文献   

14.
·哭倒众人的艺术节· 1999年10月16日,是纳西人百年未遇的大喜之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即将在纳西族聚集地──云南丽江古城体育场拉开帷幕。纳西族从全世界四面八方来到古城。然而,天公却不大作美,一大清早,古城上空就被乌云笼罩,雨水不断。 下午2点半,当主持人宣布艺术节正式开幕后,黑乎乎的乌云却突然闪出一个洞口,太阳从里面钻出来,像探照灯一样好向露天体育场。会场上空的雨丝一下缩了回去,而会场四周的雨水却还在下着。会场一片唏嘘。 一幅长达180米,宽9米的巨型画卷《世纪图》,从狮子山顶…  相似文献   

15.
东马经千卷已译出等文摘十则千卷东巴古籍翻译完毕近千卷东巴古籍约4000万字的翻译文稿,装满了整整3个两米高的大型保险柜。这是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学者和东巴老先生13年辛勤努力的重大成果。东巴古籍是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的先民们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经书,目...  相似文献   

16.
丽江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丽江壁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还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和文化内涵。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文旅融合概念,丽江壁画的文创开发成为未来展示丽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丽江壁画文创开发的探索,分析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及如何将丽江壁画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创设计形式相匹配。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壁画文创产品的创意和吸引力,旨在为丽江壁画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壁画研究与推广过程中,除了继续加大对丽江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外,还需发展出更多创新且具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以推动丽江壁画艺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座活着的古城兔年春节,利用七八天的假期,下了个决心,携家人赴云南丽江实施了梦寐已久的秘境之旅。游丽江,这可是一次令人刻骨铭心、感慨万千的旅行!丽江进出4天,临别时当地人问我如何看待这方土地,我的回答是:我到过中国几乎所有名胜古迹旅游胜地,我亦到过国外不少地方,比较而言,我认为丽江的旅游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何以见得?理由是,这里5大旅游资源并存:有长年不化的雪山,一望无涯的原始森林,清渠环绕的小镇古城,风情万端的纳西民俗,神秘悠久的东巴文化。固然,要到雪山森林,中国东北长白山、新疆天池…  相似文献   

18.
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有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山城,她倚玉龙雪山,卧金沙怀抱,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她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几十万纳西族聚居的地方。到过丽江的人,无不为这里的秀丽景象迷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一妻多夫制婚姻家庭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亚纳西族自治乡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一个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乡共有592户,4291人,其中纳西族有2490人,占总人口的59%,是该乡的主体民族。 俄亚大村是俄亚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有1060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除一名当赘婿的藏人外,全是纳西族,占全乡纳西族总人口的42%。传说俄亚大村建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他们隶属丽江土司管辖。清朝雍正初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后,划归木里宣慰司管辖。木里土司为了有效地控制俄亚纳西族,授予其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正在攻读博士后的纳西族学者自庚胜,一手策划了将于10月15日在云南丽江举办的“’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不久前,他与几位主要组织者一起割破手指喝下血酒以盟誓──定要办好此次艺术节。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这位希望在世纪之交对纳西族传统文化作百年回顾的学者──白皮肤是十分自豪地说这句话的。他说,这次活动从策划筹备到正式举办,前后只花费3个月的时间,而一般情况下筹备像这样规模的活动需要一二年。想起以往他为丽江、为纳西族所做的一切,相信此举所带来的收益将是空前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