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近接到《书屋》转来的南京大学中文系寄我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诗话之十三:父母》,一篇是南柯子先生的《孝道,儒家最残忍的伦理道德》,这两篇文章标明分别发表在南京大学《小百合》中文系版上(日期分别是2006年9月28日和2007年1月30日)。之前,《小百合》我从未读过,谁把文章寄给我的也没有注明,  相似文献   

2.
最近接到《书屋》转来的南京大学中文系寄我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诗话之十三:父母》,一篇是南柯子先生的《孝道,儒家最残忍的伦理道德》,这两篇文章标明分别发表在南京大学《小百合》中文系版上(日期分别是2006年9月28日和2007年1月30日).  相似文献   

3.
胡晓明 《中国学术》2003,4(1):276-290
冈村繁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在六朝文学等领域长期耕耘,成果极丰。最近,上海正陆续出版《冈村繁全集》1,其中,《陶渊明李白新论》(《全集》第四卷,陆晓光、笠征译)在日本是颇有影响的著作2,这次在大陆首次出版,倘  相似文献   

4.
《苍霞草全集》是晚明叶向高的一部诗文集,天启间刻本,由于内容涉及建州史事,在清初修《四库全书》时列为查禁销毁之书,世之传本极少。谢国侦先生在撰述《增订晚明史籍考})时,只查阅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善本书目中伊《续纶扉奏草》十四卷,《后纶扉尺续》十卷”,系全集的零本。谢先生叹息道:“古籍沦亡,考史者无微,可胜法叹!”①但实际上国内图书馆仍有珍稀藏本,福建师大图书馆即藏有一部。近年来,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为抢救地方珍稀古籍文献,编辑《福建丛书》,《苍霞草全集》被列为《丛书》第一辑第二种,由杨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根…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4,(2)
<正>2009年,鉴于《杜甫全集校注》是山东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必须有始有终地完成,在时任校长徐显明推动下,遂先后提出了"山东大学关于完成《杜甫全集校注》的意见"和"山东大学《杜甫全集校注》终审统稿工作方案",重新启动"校注"工作。经山东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杜甫全集校注》组成员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确定《杜甫全集校注》后期工作,由"山东大学《杜甫全集校注》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由山东大学《杜甫全集校注》组成员承担,张忠纲任全书终审统稿人。此后,《杜甫全集校注》在已有基础上顺利启动。在山东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并力支持下,项目组诸成员全力以赴,校注工作进展甚速。张忠纲结合近年杜诗研究的新进展,对汇集的初稿逐卷剔厘补订,详加审改。又经五年努力,《杜甫全集校注》终克告竣,《杜甫全集校注》共分诗二十卷,文赋二卷,附录五卷。编撰过程中严格统一体例,统一要求,分工撰写。《杜甫全集校注》采用编年体例,又因杜甫传世之作,以诗为主,故诗、文分编而先诗后文。诗之编年、主要参照注杜全集最晚出本,即清人杨伦《杜诗镜铨》。对《镜铨》编次有异议者,则参伍他本而调整之。  相似文献   

6.
自拙编《袁枚全集》问世后,学界不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笔者除了已发现袁枚《乾隆庚午、辛未、壬申手稿》、手抄稿《记游册(日记)》外,又发现了一些袁枚零散集外诗文,并陆续公布过。兹再公布新发现的九通袁枚集外尺牍,以弥补《袁枚全集》的不足,并作为《袁枚全集新编》的增添内容以飨读者,推动袁枚研究向前发展。这九篇新发现的集外尺牍分别为:《与树堂书》、《与鳌公书》、《与胡书巢书》、《与璞斋三世兄书》、《谢奇丽川方伯赐裘》、《贺李香林河帅调河东》、《答赵味辛》、《与汪顺哉世妹》、《与晓园太守书》。  相似文献   

7.
新版《鲁迅全集》,在有关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员的注释时,都有一个明显的误注,都把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误写作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如: 十二卷P.609:李桦,广东番禺人,当时在广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十三卷P.27:张影,广东开平人,当时是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学生。十三卷P.26:赖少其,广东陆丰人,当时是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载《屈大均全集》整理出版过程及出版全集的意义。从整理到出版长达13年之久,但终使一部湮没200多年的文化巨著得以问世。作者参与整理出版全过程,并对《翁山诗外》校点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9.
新版《鲁迅全集》日记人物注释在许寿裳夫人陶伯勤名下,出现凡六次,其中五次因《鲁迅日记》明言“季市夫人”,故归入陶伯勤名下,完全正确,唯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三日《鲁迅日记》所记:“得季市信并还陶女士医药费十六元。”之陶女士非陶伯勤。鲁迅在书信、日记中称长辈和并辈朋友的妻子,不以女士、小姐相称,都是以夫人、太太称呼,  相似文献   

10.
鲍国华 《东岳论丛》2024,(3):42-47+191
作为鲁迅的第一部创作小说集,《呐喊》收录于迄今出版的不同版本《鲁迅全集》之中,但各版本《鲁迅全集》对《呐喊》的文本进行了相异的处理,体现在校勘、标点和注释之上。在《鲁迅全集》的编校过程中,《呐喊》的文本和注释形态既受到不同编辑理念的影响,又遭遇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该书的编校注释彰显出中国现当代出版史的若干问题。各版本《鲁迅全集》对《呐喊》的不同处理,折射出鲁迅作品出版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1.
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编纂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语境,尤其在注释体例方面,以何种体例注释成为全集编纂的首要问题。1977年12月,鲁迅著作编辑室在林默涵的主持下向负责《鲁迅全集》编纂工作的胡乔木递交了一份请示报告,详细陈述了注释体例的原则要求,由此打开了全集编纂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请示报告所呈现的内容,不仅细节性地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历史语境的转变,也折射了以《鲁迅全集》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全集编纂的基本范式,具有重要价值与特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湘文库的《陶澍全集》是我国第一部基本上名副其实的《陶澍全集》。本文概述了陶澍著作刻印和整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寅初全集》共15卷,收辑马寅初专著13部(含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文章或讲演641篇以及部分书信、日记,计571万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马寅初全集》第8卷豁然开着的“三个大天窗”和第15卷附录“《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但也因此遭到许多批评和责难,并有学者在批评之外加以补正.有礼阳撰《马寅初集外佚文及其他》,栽于《博览群书》2001年11期;郝田虎撰《简评<马寅初全集>编辑之缺失》,2002年11月发于网上;孙大权撰《<马寅初全集>补正》,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笔者感动之余,就所了解的谈谈《马寅初全集》文献佚阙状况及其原因,就正于学界,并假此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相似文献   

14.
《屈大均全集》前言欧初王贵忱屈大均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诗名尤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整理出版《屈大均全集》,是国家古籍整理规划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着手收集屈大均著作早期版本及有关资料。经过两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华峰屹立亘今古──《谢叠山全集校注》读后胡迎建,易宗礼今年是宋元之际节士、爱国诗人谢枋得诞生720周年,适值《谢叠山全集校注》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为江西先贤的研究增加了珍贵的资料,很可值得庆贺。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弋阳县人...  相似文献   

16.
《鲁迅之世界全集》*序言〔法国〕米歇尔·鲁阿顾忆林译王伟君女士与裘沙先生多年来一直在为鲁迅的著作配制插图。在他们的作品集《鲁迅之世界全集》终于将问世之际,他们请我为作品集作序,我接受了。这三卷本的作品集奉献给人们的是一份取之不尽,永远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则皆然”》这篇杂文以“尊古”署名发表于1921年11月3日的《晨报副刊》上,后来收入唐弢同志编的《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但1956—195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中却未收入此文;近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征求意见本)中也未将此文收入。我认为《“则皆然”》应是鲁迅佚文,应当收入新版的《鲁迅全集》中去。这篇佚文为:  相似文献   

18.
张伯海先生     
张伯海先生,1932年生,祖籍山东掖县。1956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在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师从刘伟溪教授进修中国现代文学。1958年起参加教学卜作,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等课。结合教学、科研丁作,曾撰写并发表评述鲁迅、翟秋白、曹高、叶紧等现代作家作品的论文多篇。1975年,配合刘洋溪、孙昌熙、韩长经教授注释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此任务是国家规划出版的新版《鲁迅全集》的一部分。1976年被借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参加新版《鲁迅全集》全自编注厂作,并承担全集第5卷编注等具体任…  相似文献   

19.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斯大林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中,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公式”而首次提出来的。 斯大林在讲“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时候,使用的俄文是“ ”(参阅《斯大林全集》俄文版第十三卷、《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俄文版)这句话是完整的句子,但是不完全句。根据逻辑和俄语语法,这句话如果把省略的句子成份恢复过来,将是:。如果把这句话译成中文,它的完整的意思是:社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要求他劳动,又根据每个人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20.
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的《王国维全集》20卷,2010年9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联袂出版新版《王国维全集》在文献上大幅超出此前各种版本的王国维全集,并注重文字校订、版本考辩,融入了编辑者大量的学术创造. “全集”为全面推进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