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81—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中国高额外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变动与通过膨胀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加大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既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同时也提高了货币乘数,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而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利用2000年到2011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探索外汇储备对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并提出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来,通货膨胀趋势日显,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联性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通货膨胀时期与此次通货膨胀时期作为两个时间段,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相关分析的方法,来阐明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的货币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已达万亿以上,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已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分析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说明外汇储备大量持有可能的弊端,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3-2007年CPI和外汇储备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说明:无论长短期通货膨胀对外汇储备都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在短期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把通货膨胀归结为一种货币现象,即流通领域中的货币超过了商品流通需要量。可为什么会发生货币的过量供给?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四轮通货膨胀的连贯考察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固然突出地表现于流通领域,然而其发生根据却是在中国的社会再生产运动之中,其两个深层原因:一是农业生产对通货膨胀的基础性制约;二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惯性推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通货膨胀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通货膨胀理论所谈的"温和型的通货膨胀',它的产生是由货币因素和制度因素综合决定的,它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助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应着重从制度因素考虑,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货币政策上,要用利率杠杆来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这样才能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近年我国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中央将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作为首要任务。寻其通货膨胀原因,概括而言是由于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政策性调价和市场管理不严、体制转轨等多种  相似文献   

9.
论通货膨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通常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不考虑通货膨胀,本文从理论和决策方法上探讨了通货膨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1994年汇率并轨和2005年的汇率改革后,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近些年来,其规模可谓是突飞进。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状况及特点,分析持续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自2001年以来,我国官方外汇储备持续迅猛增加,出现了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理论界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与主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国际性金融深化这一发展趋势,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已不可避免。因此,为避免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外汇储备规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汇储备阶段性增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成长特征,整个增长过程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根据外汇储备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际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外汇储备阶段性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经常项目及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是造成外汇储备阶段性增长的直接原因,而造成这两个项目差额的原因又是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截至 2003年 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高达 3 464. 76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对一个人均GDP刚过 1 000美元、资金极为稀缺的国家,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外汇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中央银行面临着对内长期通货膨胀、对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实施意愿性结售汇制度,重视引进外资的质量,完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主要国家经济衰退,其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连续降低利率。从2002年7月起,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持续、大幅贬值。2003年,主要货币利率下调到近50年最低。2004年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开始加息;2004年12月,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跌至历史低谷。2005年主要国家相继提高利率;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发生逆转,美元大幅反弹一路走强;欧元和日元持续走弱。2006年主要国家将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继续谨慎、小幅加息;2006年国际外汇市场将保持目前格局:美元维持强势,欧元继续走弱,日元逐步回稳。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考察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尤其自2002年以后呈现超速增长态势.根据国际上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我国外汇储备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量来说,都已超出国际公认的常规标准.分析了我国这种高额外汇储备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不利于宏观经济平衡,增大了储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提出了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边境地区与朝鲜的经济贸易合作不仅是辽宁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分析了中朝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和优势,对双方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双方贸易秩序管理,建立贸易信息平台,广泛开展多方式、多层次的经贸合作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外贸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长期以来被作为促进出口的政策性工具,这造成出口企业过于依赖汇率而疏于产品质量.从人民币向可自由兑换货币发展的目标来看,汇率制度必须逐步改革.汇率制度的改革将使汇率水平由市场决定的程度越来越大,汇率不可能成为长期促进出口的政策性工具,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只能依靠企业的内在实力.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内在实力,不仅要利用传统优势,更要注重后天优势的培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要看到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可获得性,选择具有前瞻性的动态比较优势对外贸易战略,使我国持续不断地拥有在外贸中能赖以获利的比较优势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以及目前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拥有4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传统研究的结论来看,似乎显得太多了,但是,对于处在开放经济环境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讲,外汇储备的规模还受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不是太大了,我们应该拥有极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尽管持有现有规模的外汇储备会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但是相对于内外经济失衡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而遭受外部冲击后再进行经济调整的代价而言,这种机会成本是小得多的。   相似文献   

20.
引起我国通胀的原因诸多,但顺差过多,央行购回美元投放基础货币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人民币主动适度升值是减少顺差、缓解通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