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她一生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均以女主人公的婚恋为主题,以她们进入婚姻殿堂为结局。文章认为看似浪漫的故事却掩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女性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等。而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进而反映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是女性人才资源构成的核心部分。女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影响和制约着她们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通过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她们的思想素质水平,就应首先从社会、学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着手,认真分析当前女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系列变革,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转向了"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女大学就业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这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热词通常围绕社会日常生活和社会重大事件、热点话题展开,是社会人以网络主体身份在网络中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的频率较高的词汇,具有时代性﹑丰富性﹑互动性﹑新颖性﹑多样性﹑简明性和风趣性等特征;网络热词映照了当下网民的种种心态,如矛盾﹑冷漠﹑忧虑﹑调侃﹑猎奇﹑掩饰等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某高校女大学生的经期保健、妇科检查、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避孕知识掌握等方面调查,发现她们对于生殖健康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掌握尚欠缺.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角色期望和医疗保健因素等,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播教育、自助小组同伴教育,建立女大学生保健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的专业服务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其内在消极而强烈的需要与不良的心理反应是导致犯罪行为的根本原因.要从社会、个体两方面着手,通过消除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结构,帮助她们实现自我的内在控制与外在的社会控制之间的平衡,促进她们人格的完善,以达到预防她们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女大学生 ,面对当前的学习、将来的就业竞争、建立家庭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主要是 :学习中的“高分低能”,使她们既自慰又自卑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使她们既恐惧失败 ,又害怕成功 ;分配制度的改革 ,使她们的主体意识觉醒 ,但又对前途感到迷茫。正确认识、及时调适她们的心理困扰 ,将有利于她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针对其成因 ,目前应主要做好教育调控、社会调控、自我调控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浙江经济发达的绍兴县等地,形成了女企业家群体,她们在当地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她们的产生发展、所掌管企业的经营特色、社会价值观念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她们所面临的压力,力求呈现出她们作为中小城镇女企业家不同于大中城市女企业家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女私营企业家的地位认知(包括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女私营企业家的经济地位有显著性影响,但对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没有显著性影响;个人收入对女私营企业家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显著作用,但对女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没有影响。在综合模型中,文化程度对女私营企业家的地位评价(包括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没有显著性影响;个人年薪和企业地位是决定女私营企业家综合地位评价的基本变量。总之,女私营企业家的地位认知与她们的教育程度不相关,但与她们的先附性因素(如家庭出身、丈夫职业等)和企业经营绩效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军医大学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问卷和座谈等方式,调查在道德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多元化阶段,军医大学女研究生从道德和行为认知方式上如何看待爱情、婚姻和家庭选择的变化.结果显示,军医大学女研究生爱情观中功利色彩较少、注重情感质量,追求真爱;绝大多数对"婚外恋情"给予否定.显示出了军校高层知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发展趋势.但调查中也反映出她们主导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及在这种趋势变化过程中的矛盾心态,同时受 "爱情至上"等观念的影响,还存在一定忽略道德和法律倾向.坚持以人为本,不懈努力加强对研究生正确婚恋观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文学成就卓著,以沈宜修为中心,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为旁衍的女性创作尤令人惊叹.得益于家藏典籍、诗学为主的闺阁教育、群居切磋的家庭氛围以及生活空间的拓展,叶氏女性学殖深厚,视野开阔,娴于用典.她们常选择富于技巧性的文体以述怀,比如连环、回文等.沈宜修、叶小鸾以身体为书写对象所作的艳体连珠,彰显出她们对于女性美的妙赏.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她们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并成为推动男女平等、共创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呈现出的诸多不适与高等院校在女性教育方面的滞后,不能满足女大学生全面成长有着一定的关系,高等教育必须努力探索针对女大学生终身发展的新途径,只要我们为女大学生成才拓展宽广的教育空间,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必将获得新的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当代女大学生理性婚恋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理性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她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本文主要从女大学生恋爱的普遍现象和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出发,探析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高校教育工...  相似文献   

14.
贫困女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在就业难问题上,既有普遍层面上的特征,更有特殊层面上的因素。文章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几大突出问题、就业难而产生的社会负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指出学校要重视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帮助她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贫困女大学生应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全社会都要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时代是人们的人际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针对女大学生在选择友伴时的看重因素,对不同高校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她们在选择友伴时更为看重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内在品质,而不太看重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穿着打扮、身材长相、经济条件等外在因素。同时,她们对友伴的选择标准存在年级、专业、生源地的差异,而独生与否不存在明显差异。从高校育人职能视角,建议加强对女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她们优化人际交往认知、提高综合素质,为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氛围和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比较不同学习成绩评价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同时为丰富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实证性支持,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理论构建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529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由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等四个因素构成。可见,本研究所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总问卷及各因子上的信﹑效度均良好,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翻译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大批杰出的女性翻译家活跃在翻译领域.她们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在翻译方法上,她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忠实流畅;在翻译风格上,她们温婉、细腻、多样.她们都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教养是她们成就的基础,优秀的创作才能丰富了她们的翻译技巧.尽管她们在翻译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依然是边缘化的,她们应该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托克维尔认为,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民主在到处摧毁各个角落的不平等,然而美国人明智地保留了男女之间天然的不平等.美国妇女年轻时纵情享乐,独立自主,少有束缚;婚后却自愿地约束自己,服从丈夫和家庭.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主要在于美国社会的清教教义对于美国妇女灵魂的教导,以及她们在少女时期所受的教育.宗教和理性在她们的头脑和婚姻生活中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托克维尔看来,美国妇女对于自由有着正确的理解,正是她们创造了美国的民情.他运用民主自由主义分析和评价了美国的妇女地位这一具体社会问题,并高度颂扬了美国妇女的美德和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大学的不断扩招,女大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由于新的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的凸现,在校女大学生正面临来自社会和自身的潜在威胁.文章提出了女大学生防护教育的课题,分析了当前女大学生防护教育的现状并阐述了加强此种教育的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部分。不同群体因所处的位置各异 ,势必形成不同的幸福观 ,女大学生也不例外。研究她们的幸福观对于高校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加强对她们的人生观教育和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基于此 ,通过对重庆市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统计调查研究 ,揭示女大学生的幸福观现状 ,指出其存在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