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重要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与军事家 ,其著作为《墨子》。本文尝试对于《墨子》书的各篇章的成书时间和作者进行区分与界定 ;并对《墨子》的研究价值作一探讨与阐发。研究《墨子》对当今的现代化事业具有广泛持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墨子人格精神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人格特征的分析,没有深入地探寻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缺乏理论根据。从人格精神的角度分析墨子思想,挖掘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根据,以此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是:贵义是墨子人格精神的核心;天志是墨子人格精神的终极依据;兼爱是墨子人格精神的道德总纲领;重利是墨子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墨子人格精神正是通过内在的贵义尊天的精神与外在兼相爱、交相利的品质彰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墨子人格精神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人格特征的分析,没有深入地探寻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缺乏理论根据.从人格精神的角度分析墨子思想,挖掘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根据,以此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是:贵义是墨子人格精神的核心;天志是墨子人格精神的终极依据;兼爱是墨子人格精神的道德总纲领;重利是墨子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墨子人格精神正是通过内在的贵义尊天的精神与外在兼相爱、交相利的品质彰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生卒时间在学术界历来有争议 ,应该搞清楚 ;墨儒两家的关系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依据《墨子》涉及到的有关事件以及与墨子有交往的人物年龄记载 ,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 4 68年 ,卒于公元前 3 87年。墨子一生 ,对儒家的礼乐、等级、宿命论等思想多有批判 ,体现了墨家的进步之处。但墨子对儒家的义利观、儒家思想对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以及孔子个人品质等方面的批判也有不公正之处 ,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墨子人格精神的研究,学术界侧重于墨子人格特征的研究,对墨子人格精神的思想渊源考察不够.墨子的人格精神是出自于多元化的思想基础:其源于尧舜禹之道、源于清庙之守、源于地域文化、源于实践而独创,通过探究墨子人格精神的多元化思想渊源,为墨子人格精神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6.
戊戌政变之前,康有为的学术重心是考辨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术源流”,墨子与其他先秦诸子一样被纳入研究视野.康有为关注墨子是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名义下进行的,目的是证明“百家皆孔子之学”.由于墨子是春秋时人,康有为不仅要让他成为战国人,而且要像对待其他先秦诸子那样界定墨子与孔子的关系.这使墨子的位次排列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于是,既不让墨子在孔子后学中占据显赫位置,又不让墨子失去与孔子争教的资格,成为康有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极为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与军事工程师。墨子的军事思想十分丰富,墨子的“非攻”、“救守”、“出诛”、军事战略、国防战略、国际关系、孙子与墨子军事思想比较研究等军事思想,对现代国防建设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墨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典籍。在文学史上,《墨子》以其突出的逻辑性和语言质朴著称。拟对《墨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期丰富《墨子》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华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墨子》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代表作之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选择《墨子》的英译为语料,通过对《墨子》英译进行历时和共时描述性研究,找出影响其英译的各种因素,以期总结《墨子》英译历史过程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墨子》是墨翟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集录。《墨子》一书虽然旨在反映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政治、社会主张,但以今天的小说观念观照《墨子》全书,其中的寓言故事、志怪传说、叙事写人等方面均与后世的小说文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墨子》与小说文体的关系,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小说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白与海     
有着海般壮阔的功业之心和博大艺术情怀的李白,一生对大海情有独钟,在踏遍大半个中国的漫游足迹中,不乏朝向海的旅程。现以时间为线索,纵向地考论他在开元中期、末期以及天宝末年三次朝向海边的漫游事迹及其有关意象,揭示其建功立业的人生设计中由文治到武功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2.
林纾与台湾     
近代福建名人林纾曾先后三次到过台湾,台湾的经历给林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梳理林纾的寓台经历和其涉及台湾的文献资料,除了对林纾生平事迹的考证有一定价值外,其中也包含着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花卉     
鲁迅青少年时代买花书,绘花谱,种花,养花,后来在作品中描写花,借花抒情,以及编辑出版与花卉有关的书籍,表现了鲁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鲁迅的花卉情缘,显示了鲁迅紧张、辛劳的战斗生涯的一个小小的侧面.  相似文献   

14.
杨维桢研究在新世纪10年有了更进一步发展。与20世纪相比,杨维桢的交游研究、文学思想研究、诗文研究、书画及其相关研究数量大增。其中,对杨维桢思想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就最高,诗文研究成果最多,但总体而言,重复研究居多,创新之点偏少,尤其铁崖古乐府研究出现困境,对杨维桢创作不足之处的研究偏少。  相似文献   

15.
在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的形成过程中,意象派只是作为一个重要背景起作用;在他的文学革命主张形成之后,意象派对他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影响则十分明显,只是这种影响是建立在他对意象派的曲解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尤袤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文章在当时也很有影响。但其诗文在其身后却散佚太多,以致声名日小,甚至于渐难以匹配"四大诗人"之盛名。其文集流传情况直接关乎他的声名、影响及文学史地位,考察尤袤文集各时期的刻本、抄本和排印本等各种版本形态,对其诗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祖不是专门的教育家,也没有系统阐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著作。但从汤显祖漫长的求学生涯、创办三所书院、与门生弟子讲学论道、对宜伶进行艺术教育、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方面,仍可以探寻汤显祖的教育思想。汤显祖教育思想的特色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上。  相似文献   

18.
孟称舜戏曲深受汤显祖的影响 ,前期剧作和“传情”理论表现出对“至情”的赞颂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作为生活在明清易代时期的落魄文人 ,他又与那个时代和环境紧密相连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传情理论和戏曲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以“诚”为主体 ,他“情正”与“言道”结合的“言情”倾向 ,是他的特色 ,也是他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金元之际的文雄和社会、文化活动家元好问,倚借良好的父兄渊源、师友讲习,全面接受了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价值观念体系。政治、社会价值观是其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元好问的政治、社会价值观主要包括强调君权的绝对性、以民为本、仁政爱民、坚持多民族大一统的政权理念等内容。这些思想尤为集中、突出地体现在他的碑志文创作中。通过碑志文,元好问表达了自己在政治道德方面的忠君观念、社会理念方面的民本观念、治国方略方面的德政观念和民族关系方面的华夷同一观念。  相似文献   

20.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大儒,他在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以人品气节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颂。由于家乡漳州的朱子文化氛围以及父亲对朱子的崇敬,黄道周早年受到朱子学的很大影响,这使他终生都对朱子非常尊敬。但黄道周身处明末的复杂思想格局,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朱子学学者,由于他对朱子甚至宋明儒在一些根本问题上都有过尖锐的批评,黄道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宋明理学的藩篱,成为一位兼具汉宋风格又有突出特色的独立思想家。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归到诸儒学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