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儿 《领导文萃》2006,(11):148-151
从别人看我们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那种把“真诚对待别人”看作宝贵财富的工作环境里。但是了解别人是怎么看你的,的确很重要。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在楼道里碰到同事,他们会不会上来跟我亲热地聊两句?如果你正在等电梯,或是刚从外面办事回来,或许行色匆匆,或许正在思考问题,这时候你的同事,市场部的小K出现了。“嗨,哥们!”他这么称呼你,还用力拍了拍你的肩膀,好像他一个人在沙漠里走了两年,终于看到了人类似的。是的,他真的很高兴见到你,因为每次跟你聊天,哪怕就是几句话,都能触及他人性中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正>如何应对难缠的人生活之中,我们谁都避免不了遇上难缠的人。也许是你以前的伴侣、你的同事或者家人,他们也许是恶霸、控制狂或受虐狂。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这些人呢?1.清楚自己的敏感区。花点时间,找出真正惹急你的是哪些事情。当交谈危险地滑向你的敏感症结区,你可以试试深呼吸,暂时离开,或避开这个话题,或者任意综合以上三招。2.使用"终结"词句。如果你正在和一个难缠的人交谈,且你很想马上终结谈话,可以  相似文献   

3.
邱明正 《经理人》2004,(12):6-6
美国迪斯尼公司在香港筹建迪斯尼乐园,已经接近完成,预计于2005年正式运营。该公司执行长(CEO)艾斯纳常对部属说:“不要跟我讲你的专业,你的这个那个。只要Show me the money(把钱变出来给我看)。”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多年来到国内投资设厂产销各种食品。该公司的董事长高清愿先生说:“企业不赚钱是一种罪恶,让企业不赚钱的员工都是罪人。”员工在企业服务,必须努力为企业创造绩效,并由此获得个人晋升。但是,绩效真的能决定个人晋升吗?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3,(12):97-98
不要以为行业头号公司一定会在创新的竞赛中一路领先,他们也有落伍的时候。不过他们却有可能弄些“歪门邪道”,以把创新者置于死地。如果你是聪明的创新者,就一定会把自己的创新战略转化为自己的生存和竞争优势,抑或干脆就采取防御者姿势,不要跟行业第一的公司对着干。不论采取何种战略,都一定要有合适的方法,把你的战  相似文献   

5.
如果不能把产品信息传递给购买人群的话,开发出再好的新产品也毫无意义。你必须告诉人们:“嘿,我来了”,然后给他们一个关注你的理由。同样道理,当你准备启动一项重大的个人项目时,也应该遵循同样的逻辑。别忘了,你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如果不发起一轮宣传攻势的话,你觉得你的同事们会买账吗?  相似文献   

6.
中原 《经营管理者》2006,(11):42-42
<正>一般来说,在事业上最大的战役,其实是你致力要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也就是知道如何去塑造你自己的“个人品牌”。别老想着我我我一般人大概都很难避免从自我利益的角度来看待职场。但要想打造能助你成功的个人品牌,你得转移这种自我中心倾向,力求尊重自己和身旁的其它人。换句  相似文献   

7.
驴子与狗     
或许身为驴子或狗各有命定。但管理都却是那个可以改变结局的人,何不让驴子安心干活,让狗儿安份看家,各司其职。学会对自己负责,各自做他们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或许,在1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当出版家阿尔伯特&#183;哈伯特受到儿子的启发,认同了真正的英雄是罗文中尉,一挥而就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这部“挖掘到纯正的黄金”的力著,并由此热销、倍受推崇的时候,相信所有的组织,无论是企业、机关的管理者还是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这部作品的警示,也拥有忠诚、主动性、责任感和追求卓越、选择完美的品质。但是,如何找到能够“送信的人”,抑或说如何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送信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绝大多数的人际关系是硬的,只有少数是软的。软与硬主要是指打交道时心的状态。心硬有心硬的必要。如果心不硬,在与大多数人打交道时就无法过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应酬还是煲电话粥。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有各自的烦恼和关注,每个人跟你聊十分钟,你的时间就少了几个小时,你生命就耗费了不少精力。心软也有心软的理由。如果心不软就没有快乐,而人只能把心软的时刻保留给自己精选的人。与多数人的关系是痛苦的,与少数人的关系才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群众工作真难做,你跟他讲大道理,他咋也听不进去.”时下,一些基层干部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抱怨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认为群众很刁蛮、很难缠,总觉得自己工作做了不少,道理讲了一通,群众听不进去是群众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唐骏 《领导文萃》2007,(9):141-145
现在坐在这里的每个人可能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在这种竞争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我没有办法给你答案。但我可以给你一些唐示,这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相似文献   

12.
同事混水摸鱼而加重工作的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比较年轻的员工身上,因为他们通常比较不会变通,所以 很容易就被爱混水摸鱼的老同事欺负。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但如果你身为下手,却不敢向上手催讨,就表示你没有责任感,到头来, 工作没有完成,老板还是会责怪你。 订出时间表,不断跟催。其实人有一种惯性,如果你一直提醒他,他就会把你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如果你不  相似文献   

13.
智珠     
人人都晓得要改变环境,就是不一定晓得要改变心境。郑辛遥图/文波斯国王大流士曾捎信给哲人赫拉克利特,表示“希望享受你的教导和希腊文化。请你尽快到我的宫廷来见我。在我的宫廷里,保你一切方便自如,生活富足。”赫拉克利特回答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所有渺小的东西,我不能到波斯去。”要满足于渺小,如果那个渺小是专属于我们的心灵的话。韦尔乔/图王玉北/文智珠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一个美丽的幌子。或者说,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以人作为赚钱的根本手段”——你把员工真正当做人来对待,他们才会真正为企业卖命;你把客户真正当作人来对待,他们才会愉快地购买你的产品——就这么简单。但知易行难。老板你真心对待员工,但员工是否真心对待你?类似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如何掌握,要跟非常具体的情况联系起来,所谓要走到哪个山说哪个山的话,哪儿黑了哪儿歇。  相似文献   

15.
<正>同事混水摸鱼而加重工作的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比较年轻的员工身上,因为他们通常比较不会变通,所以 很容易就被爱混水摸鱼的老同事欺负。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但如果你身为下手,却不敢向上手催讨,就表示你没有责任感,到头来, 工作没有完成,老板还是会责怪你。 订出时间表,不断跟催。其实人有一种惯性,如果你一直提醒他,他就会把你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如果你不  相似文献   

16.
说到职场的人气,我的理解是它不是个人缘的概念。如果你整日里与同事嘻嘻哈哈,好好是是的,那只能逐渐地融入他们的队伍之中,慢慢地失去了自我个性,成为与他们一样的人。所谓的“人气”就是要你表现出你的领袖才能和王者之气,成为在“人民群众”中有号召力与影响力的人物。无论是领袖也好,或是什么“老总”也好,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这就有个竞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你认为上司对你不公平时,千万不要去跟上司讲理,你看那个“理”的左边是个啥字,理永远在上司的那一边。到上司那里去打同事的小报告,其直接恶果有二:其一,上司一定会从心里把你当成小人看;其二,他将从此一直担心你以同样的方式向他的上司打他的小报告。一次没把工作做好,下一次还可弥补;得罪上司一次,可能永远改变不了上司对你的看法,尤其是他(她)对你的偏见。  相似文献   

18.
田梦 《领导文萃》2007,(9):155-155
问题159: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生了重病,要请医生。他母亲说:“东村有先生,开方医过的人病都好了,请他来看?”李渔摇手。他的妻子又说:“西村有个先生.只要他开处方、撮药,个个医好。”李渔又摇手。母亲急了:“难道你让镇上那个一年里治死几个人的先生来?”李渔点头。这使妻母二人大为不解,但拗不过李渔,还是把那个治死人的先生请了来。李渔的病便让他给治好了。  相似文献   

19.
“我仅是一个教书匠,恐怕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供你采访。”端木教授一见面就如此谦虚地说。我轻声回答他:“端木老师,我是代表读者来向您请教问题的,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你是从广西来的,我个人和中山大学跟广西的关系都很密切。五十年代我们就有不少好学生来自广西,后来又回到广西工作。  相似文献   

20.
河之洲     
甘茂出使齐国,走到一条大河边,他无法向前,只好求助于船夫。船夫见甘茂一副文人打扮,便问:“你过河去干什么?”甘茂说:“我奉国王之命出使齐国。”船夫指着河水说:“连这条河流你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你怎么能完成出使齐国的任务呢?”甘茂反驳说:“世间万物,各有所能。比方说,骏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叫它去捕捉老鼠,那它肯定不如一只小猫;宝剑削铁如泥,可是如果用它来劈砍木柴,那它肯定不如一把斧头。就像你我,要说在江河上行船划桨,我的确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你能跟我比吗?”船夫听了甘茂一席话,顿时无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