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激励这个概念用于企业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之魂、师者之师。在学校管理活动中,中小学校长作为管理的主体,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这是学校管理之核心问题。同时,中小学校长又是管理的客体,其积极性由谁去激励、如何激励,才能使其活动处于一种能动、活跃的动力状态,这不仅是中小学校长关心、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认为要激励中小学校长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应遵循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充分重视并善于运用各种激励因素。一、针对心理特点,满足合理需要需要是…  相似文献   

3.
经济激励是学校的一项管理策略,更是一门管理艺术。在学校管理中,合理运用经济激励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对策,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世纪初期,人们就开始关注于研究如何调动组织中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并沿着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种研究思路基于“经济人假设”,形成了近年来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模型;另一种思路则打破了“经济人假设”,开始研究人的本性,形成了各种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进入新世纪,流程再造、团队管理、知识管理、人本管理等管理方法和哲学的兴起将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新环境下,激励理论研究将呈现什么趋势?本文最后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浅谈民族高校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者要想取得管理的最佳效益,就必须运用科学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处于最佳的组合状态。在对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过程中,作好对教职工的管理工作,应该是这一工作的重点,而激励问题则是搞好对教职工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高校管理者不仅在思想方法上要树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激励意识。所谓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运用各种激励理论、方法,激发人的工作动机。高校管理工作中所以要重视对教职工的激励问题,原因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益、效率,都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者就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现结合几种激励理论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师资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激励机制作为一种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个体心理需求、动机和目标,增强个体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同实现个体自身心理目标和组织目标的有效管理方法,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在高校师资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要了解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观,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激励目标;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创造公平的激励环境,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估体系;营造师生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使全体教师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和高校教学质量,实现教师自身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人本管理中的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好馆员工作,调动馆员积极性.而要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就不能不了解和掌握激励的原则、方法及其艺术,并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校管理进行分析,认为,1.正确理解高校管理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高校管理水平关系着高校的定位,决定着教育质量和效益,制约着深化改革的程度与成效;2.增强学校的内聚力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提高管理者的人格形象,形成群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注重情感因素等方面来增强内聚力。要认识调动人的积极性在高校管理中的特殊重要性,把握教职工的需要结构与特点,实行物质和精神的全面激励,要强调精神激励的独特作用;3.提高管理者素质是改进高校管理的关键因素。高校领导应努力从“教师+干部”的要求向“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转变  相似文献   

9.
"目标管理"决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诸多缺陷.但是,"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方法,它调动了组织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因而能鼓舞士气,极大地激励组织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具有很好的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0.
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励 ,通常指调动人的积极性。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是调动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积极性的主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杠杆。文章就激励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人的行为中,总有一种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其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是优势动机.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组织中成员的优势动机,并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手段或措施就是激励.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以促进个体有效地完成目标的心理过程.将激励一词用在管理上,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表扬是一种对他人积极肯定的评价,它是一种精神激励方法,其主要的心理机制就在于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表扬有许多具体的功能,如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树立典型,教育群众;弘扬正气,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行为导向,统一群体意志;鼓励后进,增加自信;感情润滑,调整干群关系等。所以说表扬不仅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更是一门艺术。能否  相似文献   

13.
<正> 现代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要知人善任、用人之长,使人适其位、人尽其才,同时还要因人施教,实施有效的激励.要做到这一些,就要根据个性差异规律去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14.
激励是管理的一种行为。任何一个组织要提高其内部的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激励的手段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本文就中西方对这一理论的应用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借鉴西方这一管理行为模式在我国医院管理实践中加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激励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的行为需要有效地激励 ,有效地激励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不同的激励理论分别针对人性、需要、动机、目标和结果等方面对人的行为做出了分析和解释 ,各种激励理论都有其贡献和相对的局限性。作者对激励理论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了划分 ,然后对几种典型的激励理论从研究内容、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所研究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 :需要得到满足不一定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实施一项激励不一定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调动积极性主要是调动公平者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强化控制人的一些行为等几点看法。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激励理论 ,调动不同个体的积极性 ,调整个体的行为 ,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取得发展,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正确运用激励策略,用各种激励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 ,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 ,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 ,根据实际情况 ,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 ,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 ,改变思维方式 ,建立起适合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管理的重心在于对人的科学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管理的本质是激励、引导人们去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管理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动和运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企业如果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依靠广大群众办企业的方针,并根据人的思想、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和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个企业必将不断地增强活力与竞争力.本文就人本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调动校企管理者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对校企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激励是必要的,需要构建高层管理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中,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激励功能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校园群体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利益分配不均,激励方式单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理和灵活地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和调动校园群体活动的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