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中日学者所编《日清会话辞典》为依据,探讨清末北京官话常用词系统中的中日同形汉字词问题,从来源、结构、中日词义理解对应关系角度归纳《日清会话辞典》常用词系统中日同形汉字词类型,我们可以发现《日清会话辞典》中日同形汉字词对清末北京官话常用词考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日清会话辞典》和《普通话三千常用词》中日同形汉字词进行比较,梳理出80多年来的变迁线索,对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汉语普通话常用词演变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刘悦 《兰州学刊》2011,(12):127-130
东巴文中存在着大量同形字。这些同形字的产生原因、结构方式、发展结果都不尽相同。对东巴文同形字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索东巴文乃至早期文字的原始属性及其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辽陵帝后哀册出土以来,五十余年间契丹文字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一九七七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发表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从识读汉语借词入手,拟定了百余原字的读音,将契丹小字研究从推断文义的阶段,推进到了辨识读音的阶段。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笔者则从字源与契丹语词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因为契丹文字原以汉字为本创制,所以,认定所本之汉字,对于了解文义与读音,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大字有皇帝二字,显系汉语借词,其读音与意义,均与汉字相同。又如小字有百  相似文献   

4.
利用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研究汉语上古音都应该注意其中的文字问题,如同源字、形声字、同形字、同义换读、讹混、俗字、错别字、异体字等。文字学理论已经较为成熟,将一些文字学理论和概念运用于古音研究,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牛振 《北方论丛》2016,(4):49-54
清末元素用字同形异用现象,是译者根据各自对元素的认识与自定的翻译原则分头翻译造成的.至民国初年,元素用字逐渐统一,其同形异用现象被消除.元素用字选用的结果既符合化学元素译名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受制于汉字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考察元素用字同形异用现象,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元素词的汉化路径特殊;(2)新造元素用字的构造方式异于传统的形声造字法;(3)民国初年,出版机构开始对社会通用语言文字面貌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结论对汉字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苏影 《殷都学刊》2013,34(2):86-88
山东沂水春秋古墓新出铜盂铭“盂”的上字“滥”,与《说文》表泛滥义之“滥”同形.本文从字形源流关系上证明这个形体是表“监”之本义“以水照影”之义,并从汉字历史发展角度说明它是“监”的繁化异体.从辞例和形制上推测“滥盂”是一种专门用于照影用的水盆,相当于春秋晚期出现的“鉴”.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汉字的时候有人往往将同根字与同源字混为一谈,其实同根字与同源字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为了更科学地认识汉字,我们有必要澄清同根字与同源字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汉字研究自古及今,都有很丰富的成果,但至今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独立学科,原因很多。首先,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参照西方建立,西方因为没有发达的文字学而使文字学成为语言学的依附,汉语言文字也就没有了汉字学;第二,西方学者对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字缺少深入的研究,表意字的独特性被蔑视,汉字研究被孤立;第三,汉字研究自身存在诸多问题。汉字学的确立和走向世界,必须在深入研究汉字本体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表意字的优点和不足,理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构建符合实际的学术体系,克服汉字研究中研究对象人为割裂、阐释任意等等不足。在汉语热的当今世界,汉字应当是文化多样化的一极而不是交流的障碍,汉字学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在国际学术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汉字思维是凝结在汉字中的先人造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基于"汉字的两象思维",汪曾祺也提出了语言形象性还应当包括"语言的唤起形象性".汉文学语言的词语、句子甚至语段等层面上体现汉字"并置美学原则".在汉字字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汉文学语言要有音乐美,要悦耳.  相似文献   

10.
王坚 《中文信息》1994,(1):22-23
当前国内流行的汉字操作系统和字处理软件,几乎都没有提供合适的汉字排序手段,通常只能按区位对3755个一级汉字依拼音排序,给广大用户造成极大不便。 对汉字排序来说,编制一个科学的对照表极为重要。以适用于汉字笔画字顺排序的为例,其结构多为:某字、该字笔画数,(或加:首二笔笔顺信息)。此种对照表仅适用于单个汉字的笔画字顺查询,不能满足要求严格的  相似文献   

11.
李蕊 《学术探索》2012,(11):134-137
汉语和日语中有不少同形词。这些汉日同形词中有一部分是在两千多年前汉字传入日本时保留下来的;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在吸收西方文化时,使用汉字造出来的新译词,而后又被引入汉语中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国制造出来的新译词,被日语吸收过去的。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的联系尤为紧密,但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日汉同形词的词义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日文同形词是我们学习日语的一大难点。只看到意思相同,而忽视中日文不同点的误用例屡见不鲜。可以从表记、含义、褒贬色彩、词性、语感强弱以及语相六个方面叙述中日文同形词的不同点。全面掌握中日文同形词的类型,不但有助于日语学习,对日汉词汇的比较研究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存在易导致学习者产生误解和误用。依据同形词中的同形异义词的典型误用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文化的映射,汉字与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本文从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入手,简要分析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对汉字文化习得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学的汉字学应该是对汉字本体即字形的研究.辨证唯物主义系统论的提出与发展,为汉字构形学的创建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在共时历史层而的汉字总体,有自己的构形元素,这些元素有自己的组合层次与组合模式;汉字的个体字符是互相关联的、内部呈有序性的符号系统.汉字构形学为各个历史层而上汉字构形系统的描写和历时层而上汉字构形不同系统的比较服务,为之建立基础的理论与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之林中独一无二的见形见音见意的文字,20世纪考古资料的大发现,学者们掀起了探索中国文字起源的热潮。在20世纪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论说中,至少有8000多年说,6000——7000年说、4000多年说和3000多年说等多种不同论断。殷代文字肯定不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中国文字的源头可上溯到夏王朝时期即考古学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大汶口陶文、丁公陶文和景阳岗陶文等,只是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17.
文字发展求区别、求表达的特性是分化字产生的重要原因,要实现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间的协调统一,汉字常常通过分化字来调节二者的矛盾。从汉字的记录职能来看,在文字发展定律的影响下,分化字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为分别广义而成的分化字,为分别本义与引申义而成的分化字,为分别本义与假借用法而成的分化字。此外,文字发展定律伴随着分化字始终,既凸显分化的规律,又优化分化的结果,同时也通过大量分化而来的形声字提升了汉字整体的系统性,更加完善了其记录汉语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化是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的内在原因,小说作者在框架结构、人物设置和情节设计上多采用八股文的文法,使得才子佳人小说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现象。这一现象启示我们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时要充分注意其与中国文章传统的关系,避免单一使用西方小说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汉语词义的外部表现形式,词义是汉字形体具体体现的内容。词义的发展会推动汉字字形的发展。字形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形体的分化,这种分化同时又是汉字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发展。汉字字形分化有异体字分工和造分化字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