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当今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突显,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入手以石狮市厝仔村为例,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人与环境的矛盾问题,为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宏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科  相似文献   

3.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又是人类主要生存环境要素之一。如果我们忽视它们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便会导致有关环境与生态条件的急剧恶化,将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东湖公园人工湖水污染治理问题及深圳水库有关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藏自治区近年来认真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西藏国土资源厅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自2006年以来,对新建矿山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明确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证时,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承担因采矿而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与恢复责任,预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收益"的原  相似文献   

5.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殷威 《现代妇女》2014,(4):108-108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近些年一些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治理雾霾天气既需要对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亦需要通过环境行政法规对于其产生原因进行规范和治理。从而有效引导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校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融合相处,需要有个安定有序的学习环境,需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要提高思想素质,必须抓好法制教育。2004年,马家爵事件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北方城市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提出了"与水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就技工教育系统来说,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就外部环境来说,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特色独具,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的自知之明,以彰显超验精神和终极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类同根同源,理应爱人如己,以彰显普善和博爱精神;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1.
李钢 《公关世界》2010,(6):55-56
人在职场,作为下属难免要与上司朝夕相处,但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觉,即很难与上司接近,难以像朋友之间那样和谐相处。其实,与上司相处同我们平日里“处朋友”、“处对象”一样,“处对象”自然有“恋爱心经”,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地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并融为一体。本文根据复合生态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并以重庆市武隆县为实证分析对象,分别对该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评价,从而得出武隆县旅游生态环境的整体现状。  相似文献   

13.
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特色独具,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的自知之明,以彰显超验精神和终极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类同根同源,理应爱人如己,以彰显普善和博爱精神;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为与人交往煞费苦心,可却毫无起色,依旧被烦恼所困扰,这时你不妨──人生在世,总要与外界打交道,总要与人相处.即使家庭内部夫妻亲人之间,也需要不断调适,相处才会更有情味。社会中的人,天长日久,相对便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交往与相处的方式。商品经济,又使人际关系纷坛万状。观念更新也促进了交往方式的变革。假如你学会了换一种方式与人相处,换一种姿态或角色面对社会,追求和谐与新意,就会拥有更多的友情,使事业和家庭都获得新的成功。一、换一种方式与恋人爱人相处恋人与夫妻是相处时间最多感情交流也最多的交际单元…  相似文献   

15.
大观村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布依人阿磊一家袓袓辈辈扎根在这里,也因此更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邻水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山区,有名的"三山两槽"是县境地势的显著特征。这些高山峡谷、河湖沟岔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隐患给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部分山石受到拉动滑脱,形成强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又由于近期四川东部特大暴雨频发,部分隐患爆发为地质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如何及时有效地加强地质灾害避险防治,成为地处华蓥山腹地的邻水县国土资源局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采取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积极实施三江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使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目前这一地区已经出现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草地退化趋势减缓、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多、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8.
王博民 《现代妇女》2014,(6):274-274
会计环境论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会计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人和事物周围情况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人必须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相处才能保持自身的平衡。本文对会计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主客观两大角度展开。客观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环境等因素。主观方面包括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手段和方法、会计模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希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并从这种和谐中汲取难能可贵的友情作为自己生活与事业的支撑点,更强有力地立足于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性格相同或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定式趋于一致,但人的性格是多层面的,正所谓“千人千面”,所以,倘若你想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就不要强求他人性格与自己相似,更不要试图改变他人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可以改变信仰,但性格却难以改变。其高明之举乃是求大同存小异,实施性格互补。即使做不到性格互补,也要因人而异,讲求人际交往艺术,这…  相似文献   

20.
聚焦资源关注环境讲述生活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创刊于1985年(原刊名《国土经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9/P,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22X,国内外公开发行。《资源与人居环境》是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辨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要宏扬善待地球、合理开发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