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开放的大潮涌向世界每一个角落.面对这大潮,理论家在积极探索. 当代西方著名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波普尔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两种基本状态,即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我国理论界对社会的开放问题也做了许多研究,但大都从历史经验上、具体环节上论证我党开放政策的合理性.这无疑是必要的,但这只是开放问题的元素论、原子论.为了克服开放的理论研究这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更深刻说明社会发展的动因和客观规律,有必要从哲学理论高度把社会开放作为历  相似文献   

2.
<正>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通过对东方落后国家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现实社会状况及其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未来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的学说和理论。马克思以他五十年代形成的社会形态发展理论为武器,具体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它在社会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社会心理的涵义、内容及其本质特征作一初步探讨。社会心理的涵义什么是社会心理?如何规定社会心理范畴?对此问题我国学术界很少讨论。国内有些论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把社会心理看作是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并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全部的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都包含于社会心理之中。这不仅扩大了社会心理的内涵,而且也不符合经典作家的原意。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对社会心理作过专门论述,甚至没有直接使用过“社会心理”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提出社会心理范畴,并论述了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范畴在我国学术界过去很少讨论。现在,由于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迫切需要,这一问题引起广泛注意。什么是“社会心理”,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不少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愿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研究改革的哲学内涵,从五个方面诠释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改革的哲学内涵:其一,从理论依据和社会根源看,改革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其二,从社会性质与变革对象看,改革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具体制度或具体做法的主动变革.其三,从运动状态与变化形式看,改革是社会量变与部分质变.其四,从社会主体与实践要求看,改革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内容与基本形式之一.其五,从理论体系与逻辑结构看,改革是与革命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范畴,两者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社会矛盾范畴,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云峰 《江汉论坛》2003,1(4):65-69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建立起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理解社会物质生产的?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多重矛盾的思想,提出完整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物质生产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关系,以及完整把握社会物质生产范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也许是今天人们使用最频繁的一个概念,这一现象表明,风行于国内外的改革潮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改革”这一概念及其理论问题尚未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重视。以往的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没有论述“社会改革”问题,甚至不见“改革”的字眼。有的只是在论述“社会革命”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正> 信念,不仅是伦理学、社会学、宗教中所探讨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和心理学范畴.本文试图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范畴,从真假、善恶(利害)、美丑三个层面来揭示其本质.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信念作为主体性结构的一个要素,是在认识——实践中形成,并又反作用于认识和实践的.因此,信念既与客体本质属性不可分,又与主  相似文献   

9.
现在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以智取胜的历史阶段。因此,很有必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智力的实质及其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作一番理论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觉性,推进文明的发展。智力的实质及其对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据笔者的初步研究,似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规定或要点。 (一) 智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理性思维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控制调节实践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剩余价值范畴?这是学术界正在讨论的一个理论问题。一些同志认为,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剩余价值作为剩余劳动的物化形态,伴同剩余劳动的产生而产生,随同剩余劳动的存在而存在”。(《学术研究》1981年第四期第75页)另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剩余价值这个经济范畴。“剩余价值范畴是以劳动力变成商品为前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既然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而剩余价值就应毫无疑问也是资本主义的特有”。(同上,第76页)我认为,否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  相似文献   

11.
社会精神生产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马克思阐明的“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国内绝大多数哲学教材,都没有把精神生产作为独立的范畴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即使提到精神生产概念,也都未能将之置于应有的高度展开阐述.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任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更加需要结合、协调发展.因此,深入地、系统地研究精神生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精神生产的涵义、本质和主要特点诸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12.
《晋阳学刊》开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讨论,引起了哲学界许多同志的关注。从讨论的情况看,大家基本上同意把社会改革范畴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我赞同这种观点。本文准备用一般系统论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从研究社会矛盾系统的结构入手,具体考察社会改革范畴。一般系统论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认为,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顺序,而功能则是指系统的结构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系统的功能对系统的结构有依赖性。这表现在,组成系统结构的要素不同,系统的功能也不同;组成系统结构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本体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是其表达。它是在对近代哲学中唯心论和旧唯物论、德国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扬弃中产生的。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客观现实性、客观实在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经常注意提炼新的范畴是发展辩证思维的要求。同时,范畴的精确和丰富更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没有范畴就无法思维。因此,把内涵与外延作为哲学范畴考察是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改革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的理论工作必须对此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和总结。本刊近两年以来开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讨论,就是试图作出这种概括的尝试。这一讨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当前的改革是必要的,因而得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日趋活跃,各种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和认识论的研究方面,大量鲜为人知的新范畴、新概念和新的理论观点被不断提出。在此,笔者拟就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一些不甚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学术界进一步的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范畴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幸福观的根本立足点是社会而不是个人,是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幸福感与幸福观的关系、创造与享有的关系、个人全面发展与幸福人生的关系、自己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关系、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幸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 “社会”概念的现有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什么叫社会?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写道:“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简言之,社会就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体。不难发现,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社会”,实际上只相当于“社会经济形态”的意思,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概念。但是,罗森塔尔等人在编写《简明哲学辞典》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对  相似文献   

19.
“生活之树常青。”要使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理论。因此,基于以下理由,笔者以为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围家”范畴。 1)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国家问题的认识,主要是在对资产阶级以及其它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批判性分析中形成。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实践,深化对“国家”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范畴。  相似文献   

20.
王丽娟  刘同舫 《天府新论》2011,(5):22-26,45
马克思对精神生产力的认识有一个从萌芽阶段到深化阶段再到成熟阶段的逻辑形成与发展过程;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思想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精神生产力始终贯穿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与时代相伴生的永恒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