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对江西餐饮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系统阐述了以打造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促进江西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提出振兴江西餐饮业要凝炼赣鄱生态饮食文化特色,通过强化赣鄱生态饮食的区域共性创出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的市场个性;要努力发掘赣鄱饮食的绿色健康价值,赋予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要借"环鄱生态经济建设"舞台丰富和彰显赣鄱生态饮食文化的品牌内涵;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系统规划实施"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工程",对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进行系统建设和持久推广.  相似文献   

2.
林庆 《学术探索》2008,(5):128-131
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进程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是一项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因为无论在政治和社会制度,还是哲学、伦理和艺术层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都富含着"生态智慧".而这些生态智慧在思维方式、方法论及其样本意义上客观地构成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培养基.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孵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祝伟 《理论界》2009,(7):14-15
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为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5.
耿超 《理论界》2013,(12):80-8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为此,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科技理性主义”价值观、有效规避“有组织风险”、实现以生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式,是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态民主政治、重新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性社会;“发展”、“良序”与“正义”作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原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建构原则。  相似文献   

7.
政府生态问责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的政府生态问责制起步阶段的生态责任难以判断、执行阶段的生态法律缺失、处理阶段的生态问责不到位,从而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陷入困境。因此,转变政府生态问责方式、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官员退出机制成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统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从传统科技文化转向生态科技文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4):252-256
鄱阳湖地域各种文化的互相影响,相辅相成,鄱湖渔歌作为典型代表,音乐旋法特点、调式特点、结构特点以及歌词特点等均深受赣鄱文化的影响,以水文化为核心。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渔歌艺术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渔歌音乐展现了当地渔民在特殊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深刻反映其自然、人文与音乐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36-39
倡导与构建生态文明,对于人在发展中实现自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由人的问题引发,最终指向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应该扬弃自我中心主义,不断超越自身并构建有机整体的自我观及自我实现观。只有在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维度深刻检视并转变自我的实践方式,才能在构建文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并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1.
宋浩成 《齐鲁学刊》2020,(3):155-160
20世纪20年代前期,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人因为教育与文学的共同追求汇聚于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他们结庐于白马湖畔,彼此情投意合,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现象——白马湖散文。白马湖散文是形成于特定地域文化中的创作现象,这一文人群体在清幽宁静的白马湖畔教学写作,从而在散文创作中呈现出对教育的思考,对生活的艺术化追求,整体风格趋向清新素淡又自成境界。白马湖作家对佛学有着自觉的靠近,他们认同世间的苦难,并以心灵的平静去超脱苦难。他们以心理上的亲和来感悟佛教与人生,以宗教的虔诚靠近儿童生命的本质,在现代散文史上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方言,蕴含着区域人民普遍的精神心理气质,是最能体现该区域人民原始的、不假掩饰的情感宣泄和交流以及心理活动的用语方式。地域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是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因此它有着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以此拟对渭南的一些方言进行解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渭南的社会文化与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3.
少林文化,是包括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等在内的复合文化系统。在该文中,笔者对少林寺的政治行为与商业行为、少林武术的竞技化与大众化、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保护与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反思,试图为少林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唐晓琳 《学术探索》2012,(1):117-120
希腊哲学、罗马法和基督教义作为欧洲各国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欧洲法的重要资源,经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已被重新"化合",成为欧洲统一的文化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欧盟成员国内,民族意识、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又是欧洲统一的樊篱。虽然欧盟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欧洲统一的文化政策,但文化始终都是欧洲统一进程中的一把双刃剑,它既传承着欧洲统一的梦想又羁绊着欧洲统一的脚步。欧盟唯有在共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建构相应的观念形态,即相互承认他者身上的他性,欧洲统一的进程才会顺畅。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形式和载体上也存在着多元化特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不仅要注重文化的积淀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要具有兼容并包、开拓创新的开放意识。构建良好的大学审美文化,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证,以行为文化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以及不同文化与全球化力量之间如何互动,对它们的生存和重建乃具有关键意义.文章试图对文化互动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进行批判性考察.基于这样的考察,还将对可能形成的全球文化所应包含的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龙臻 《学术探索》2012,(10):168-170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学信息传播中语言文化的变异研究,其核心在于强调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翻译人员语言中体现的语言文化价值外,还要注重文化翻译人员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翻译过程中体现的文学信息及实质感悟,并以此来掌握翻译人员在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媒介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文学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基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文学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此,本文针对文学信息传播视角下的语言文化变异,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8.
区域一体化具有丰富的空间政治意蕴,可以纳入空间政治学的视域中进行探讨.在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面临着一些空间政治难题,如空间剥夺、空间壁垒和空间失灵等.这些空间政治问题主要是由空间生产机制的缺陷造成的.解决空间政治问题,推进区域一体化,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空间再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新诗与城市文化形态之间表现出一种"对话"的特征。诗人从城市中汲取创作素材和情感经验,受其影响形成构建诗歌文本的价值尺度,特别是在诗学主题、抒情策略、情感旨向上体现尤甚。同时,城市文化形态对新诗的审美建构也产生强劲的作用力,并通过与城市物质文明相关的意象谱系、与城市生活节奏同步的诗歌语感、空间化的诗行结构布局等要素,为新诗发展提供了簇新的审美经验与艺术启迪。通过城市抒写的承续与变异,城与诗之间达成互相塑造、互相影响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学视角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人类学与民族体育文化特征的关系,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现代世界竞技体育项目的主要来源,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铸型作用,表现为探索人类体育文化形成发展的真谛,形成与丰富世界体育运动的内容手段与形式,完善世界体育科学的思想体系,拓展人类体育功能结构的外延,推动人类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