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深刻而多方面地描绘了丹麦王子的性格和行动,揭示了人道主义理想和不人道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时代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这部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读者心中,激发起不同的感受和反响,有人慷慨悲歌,有人唏嘘叹息;对王子哈姆莱特的形象有人从某一个角度作出解释,有人又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评论.言人人殊,聚讼纷纭.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哈姆莱特的性格和行动的分析作一点批注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所写的37部戏剧中最具争议的一个剧本。对哈姆莱特的性格历来评论的观点甚多。通过剧中故事情节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性格转变的轨迹,即快乐王子——忧郁王子——延宕王子——行动王子。由此可见,哈姆莱特的性格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变的。他的性格之所以表现出乐观、忧郁、延宕、果断、坚定,这完全与客观...  相似文献   

3.
俄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其著名的论文《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莱特〉——莫恰洛夫扮演哈姆莱特的角色》(1838年)中通过哈姆莱特性格的分析,指出了这个丹麦王子在两层“精神危机”的“绝望”之中,经过内心斗争——“分裂”,从而”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力量和决断”的原囚。他认为这个原因是一种“信念”,正是这个“信念”促使哈姆莱特做出了行动。但是,哈姆莱特精神上这个“信念”是怎样获得的以及哈姆莱特性格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别林斯基在论述时却犯了一个唯心主义的错误。 别林斯基论文中谈到哈姆莱特的精神生活时指出:“哈姆莱特表现了精神的软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剧情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主角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一再推迟了他的复仇。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迟迟不动手复仇呢?几百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种种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哈姆莱特患有忧郁症(布拉德利:122);有人认为这是人文主义者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来的犹豫、徬徨(莫洛佐夫:140——141);也有人认为是万事皆空的可怕而苦恼的想法(阿尼克  相似文献   

5.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一个复杂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旨在克服已有批评在这一问题上的片面性,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指出敏感是哈姆莱特的性格本质。它关联着哈姆莱特性格的一切方面,既是哈姆莱特内心冲突与外部冲突的连接点,也是他的多疑与“刺激泛化”等性格特征的基础。它也直接导致了哈姆莱特情绪两极波动与行为的尖锐矛盾等属性。敏感同时决定了哈姆莱特性格的独特魅力。文章最后探讨了他的敏感与“疯’的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疯”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哈姆莱特完全是装疯;有的认为是一半真疯,一半装疯。究竟哪种看法更合理,更符合作品的原意?我想在此谈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我认为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纯粹的疯子,也不是完全装疯的王子,而是个“一半真疯,一半装疯”的复仇者,这种意见,早在十九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当时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浪漫派诗人柯勒律治都曾经认为哈姆莱特的“疯”只有一半  相似文献   

7.
哈姆莱特犹豫性格成因的多解性,来自于这一形象本身罕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父亲被害事件使哈姆莱特兼有了三种身份:血亲复仇者;认识到人间黑暗的人文主义者;面对死亡的人生意义的思索者。前两种身份赋予哈姆莱特立即行动的职责,后一种身份则在不知不觉中延宕了行动。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诘问,在哈姆莱特的生存中是压倒一切的,而对这一问题的独特解答又使他断然投入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贾宝玉和哈姆莱特的生存困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份的困惑,贾宝玉表现在对男尊女卑思想的排斥以及不愿与达官贵人交往;而哈姆莱特则表现在不看重王子的身份以及视丹麦王室家庭为"牢狱"。二是婚恋的困惑,贾宝玉一方面钟情于黛玉,另一方面却对实现婚姻缺少行动上的努力;而哈姆莱特因受到母亲与叔叔不伦之恋的影响便怀疑爱情,又在复仇与爱情之间矛盾挣扎。三是事业的困惑,贾宝玉厌弃仕途经济的传统人生道路却又找不到未来人生的努力方向;哈姆莱特决心复仇,行动却一度延宕,又在复仇紧要关头犹豫不舍。  相似文献   

9.
《啥姆莱特》居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它在世界文坛上引起的争论极多,堪称一部问题剧。问题集中在主人公的性格上,古今评论界多就哈姆莱特的性格大作文章,造成百家争鸣热闹非常的局面。惊人的是,发表的专著、论文数以千计,要从其中找出两篇观点完全一致的来,却非易事。各式各样的观点,都力求解答一个问题:哈姆莱特是个什么性格。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原来在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年代,剧作家本·琼生就倡导:人物形象必须具有一个压倒一切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后来的戏剧发展走的正是这条路,到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和实践找到了归宿:主人公的性格只能是一种情欲、一种意向或一种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九四二年元旦,郭沫若刚动笔写作《屈原》,重庆的报刊上就预言:“今年将有《哈姆莱特》型和《奥塞罗》型的史诗出现。”这预言反映了文艺界朋友对作者的厚望及对中国戏剧发展的美好憧憬。《屈原》问世后,曾轰动文坛,受到赞誉,郭老也说:“拿性格悲剧一点来说,要说象《哈姆莱特》,也好象有点象”,①但“究竟是不是《哈姆莱特》型和《奥塞罗》型不得而知”,然而历史已作出了回答:《屈原》同《哈姆莱特》并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是毫无愧色的。本文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屈原》和《哈姆莱特》作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出外部情节和心理刻画并重的著名悲剧。这出悲剧的心理刻画集中而生动地表现在同名主人公的身上,围绕主人公的复仇行动,莎士比亚浓墨重彩、细致深刻地描绘了哈姆莱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文学表现人的心灵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宽。我们从心理的角度对他进行较为系统的审视和分析似觉太少,本文打算从这方面一试。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在其名剧《哈姆莱特》中塑造了一个世界文学中极为著名的典型形象哈姆莱特。这个人物虽然被打扮成古代的丹麦王子,实际上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典型。恩格斯说,现实主义要求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分析一下《啥姆莱特》,我们就会看到,环绕哈姆莱特的黑暗势力,构成了一个极为生动、极为深刻的典型环境。故事展开的场所是古代丹麦王国的京城艾尔西诺。在国家的这个心脏地带,好象汇集了莎士比亚时代的全部罪恶。在这里,弟弟药死了哥哥,篡夺了哥哥的王位,诱聚了王后;在这里,妻子在丈夫刚死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嫁给了杀夫凶手;在这里,童年知交,为了邀功  相似文献   

13.
在莎翁戏剧中译时 ,《哈姆莱特》主人公的一段独白对每一个译者都是一个挑战。译者见仁见智 ,各有不同的见解和译本。笔者在本文试图通过文本解读和哈姆莱特的性格倾向解答莎翁留给后人的这道谜 ,并尝试指出这个谜之所以难解的一些成因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与历史对哈姆莱特性格软弱性的评价长期以来 ,人们分析哈姆莱特惨烈失败的原因 ,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 ,却无一人得出一个全面、妥贴的 ,能为人人所接受的结论 ,其关键就在于有些人只从哈姆莱特性格本身去找原因 ,另外一些人则完全忽视其本身的复杂性 ,单从客观情势去寻找答案。这里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歌德所说的“我觉得这很明显……一件伟大的事业不能负担在一个别人不能信任的人身上……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的人 ,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 ,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另一种意见是 19世纪后期德国评论家…  相似文献   

15.
《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一段“长安仗剑又庭内花开”的故事,伴随周杰伦的《菊花台》,说由道尽了一段宫廷中人的人生命运。母后: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大王子: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两种不同性格、不同人生观的人,对同一问题的阐述角度也不同。母后的叛逆与大王子的软弱均由此彰显。现今社会里,人们似乎更愿意采取一种折衷的态度,比如“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显然,影片中的母后和大王子在人生态度上各自走了两个极端,只是有一点值得深思,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影片中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最终的命运却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6.
《哈姆雷特》《天龙八部》这两部作品无论从题材、体裁、时代还是作者风格、国籍来说,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哈姆莱特和乔峰的形象在作品中都是生动而鲜明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作家如何跨越时代和国界等不同因素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的原因——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时空转换法、情节离奇法和人物性格参差法。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一直是国内外批评家关注的焦点。结合艺术的哲学理念,通过分析对哈姆莱特的性格进行探讨,阐明自然本能和理性的冲突是哈姆莱特延宕的根源。并由此推出《哈姆莱特》是对理性的呼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长期以来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欧洲文学所提供的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他不仅在文学史上,就是对欧洲资产阶级社会的思想,也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300多年来,人们对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性格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柯勒里奇在谈到哈姆莱特的性格时说:“论到语言与一时的决心,他全是行动与果敢,然而当需要把语言和决心诉诸实效,他又全是犹豫不决。结果,他决心做出一切,但什么都没有做,他充满目的,但缺乏达到目的的思想品质.”弗朗西斯·兼特尔曼在《戏剧批评》中说:“至于人物,非常遗憾,作者本意把他写得可爱,而实际上却是一大堆显著的矛盾:他好冲动,又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文学批评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将哈姆莱特滞定型为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这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正如一百个读者阅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一样,如果我们撇开人文主义的先验影响,以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哈姆莱特》剧本,考察主人公的人性及其人际关系,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另类的哈姆莱特,即一个具有伪善自私、沽名钓誉、争权夺利、凶残冷酷、甚至出卖国家利益等诸多人性缺陷的资产阶级利己者形象。事实上,在西方不少批评家的笔下,哈姆莱特的形象也是负面的,只不过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遮蔽罢了。研究哈姆莱特的负面形象,对于打破中国的哈姆莱特评论一面倒现象,倡导多元意识批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展示出哈姆莱特作为高贵王子的丰满形象。在哈姆莱特忧郁彷徨的背后,是仁者的操守、智者的审慎。独白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厚,不仅细致入微地揭示出哈姆莱特的痛苦思索,也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他的成长过程以及他的责任感、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