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成都市新都区劳动争议仲裁院最近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向实体化、专业化迈进.将进一步推动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更加及时、快捷、有效地处理好各类劳动争议.切实维护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副区长、区仲裁委员会主任冯静要求,要以仲裁院为中心.切实加快劳动争议的处理效率,并以劳动保障所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处理业务下移对预防矛盾激化、减少诉讼发生、维护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扩大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加强.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增加,大力加强基层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时期,把争议解决在基层.是做好当前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求加强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劳动关系越来越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劳动关系双方的局部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我国近些年来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增,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难以满足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法>的实施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成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动法制,尤其是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法>的重要和急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级别管辖体制发挥机构职能作用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在争议的起因、类型、特点、内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案件涉及人员多、范围广、影响面大、情况复杂,给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的范围 明确劳动争议的范围.对于依法受理和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合法、及时、公正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总结多年来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明确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劳动争议纠纷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复杂,而八十年代确立起来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尤其是劳动争议仲裁收费制度同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凸现出来,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劳动争议则是劳动关系不协调的一种表现.因此.劳动争议处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的重大现实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的特点.通过总结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有益经验和不足之处,借鉴发达国家处理争议的有效办法.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做了进一步完善的体制设计。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简称《调解仲裁法》)第54条规定: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因该法在劳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尤其是仲裁时效延长,部分案件有条件仲  相似文献   

10.
关于调整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李勇 《中国劳动》2003,(1):37-38
自1987年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恢复以来,劳动争议处理“一裁两审”体制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模式。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中劳动争议的数量不断上升,争议产生原因和争议内容越来越复杂。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劳动争议处理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一、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弊端由于法律确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和法院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机构,因此“一裁两审”模式在组织机构和相互衔接上已经具有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而且经过10多年的实践摸索与完…  相似文献   

11.
集体劳动争议案件近年来明显增多,今年1至10月,巴中市共受理集体劳动争议案件3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68%。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不仅涉及人员多,情况复杂,而且处理难度相当大,不利于企业发展,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的范围明确劳动争议的范围,对于依法受理和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合法、及时、公正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总结多年来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明确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理解劳动仲裁证据的概念是做好证据收集的前提 所谓证据,是指证明案件或者事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劳动争议仲裁证据是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用来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依据,也是仲裁委正确适用法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证据具有证据的一般属性,概括起来仲裁证据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若干基本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应当作出如下选择:第一,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可以暂时分设,但规则必须统一;第二,在民商事程序法体系之外构建一套相对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法体系;第三,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境外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经验,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制度所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立法设计;第四,以现行体制为起点,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拓新资源,并追求现有资源与新资源的优化整合;第五,保持原有先裁后审顺序的同时,在裁审之间建立相当于法院一审与二审的效力约束关系,授权法院作出事实审、法律审、程序审的选择,并将特定类型的案件作为例外实行或裁或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积极预防和依法处理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劳动争议呈现出以下一些主要特点,一是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成都市锦江区近年案件数量递增态势非常明显,2007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7件,2008年处理案件146件,2009年处理案件415件,2010年处理465件,2011年处理357件。二是集体争议持续增多。特别是拖欠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带有普遍性的劳动纠纷引发的争议,其主体可能是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劳动用工形式日趋多样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而目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现状即是一裁两审的格局,之所以在诉讼程序之前设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以及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就是为了使劳动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但现实中处理体制以及劳动立法的现状又使得劳动争议复杂化趋势明显,一裁两审的处理程序也给劳动法律在仲裁、诉讼过程中的适用带来了种种急需衔接之处。在此,笔者就结合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谈谈对劳动争议申诉时效以及对仲…  相似文献   

18.
1987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仅受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案件。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颁布后,将劳动争议受理范围扩大到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相比之下,由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原因,事业单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措施相对薄弱,且还有一些盲点,需要着重研究加以解决。一、部分事业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表现1.劳动合同问题。首先是不签订劳动合同,尤其是工勤人员很少签合同;其次是合同内容不公平,例如在工资、休假等方面,双方权利和义务严重失衡,违反劳动法;再次是形式不规…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缺失 ——劳动争议处理的立法缺陷。尽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有限的一裁终局制.但适用范围有限.并未从改变“一裁两审”和“先裁后审”的争议处理机制。并且.由于仲裁机构没有实施诉前保全或诉讼保全的权力.导致当事用人单位有充裕的时间隐匿、转移财产.从而使仲裁裁决后无财产可供执行。该立法的本意是使仲裁成为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充分利用劳动仲裁部门熟悉劳动法律规范的优势.减轻人民法院的工作压力.并能有效地得到法院的司法监督和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的数量和特点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国家政策等息息相关。2018年我国的劳动争议数量仍呈高位运行状态,而且各地劳动争议数量差异较大;劳动争议案件的成因与经济政策呈现高度关联性,极易引发群体性劳动争议;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劳动争议较多;劳动争议案件纠纷类型多元化、复杂化和复合化;高层劳动者涉案数量快速增长,类型新颖;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中心的新类型案件增多,案件处理难度增大。未来劳动争议数量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群体性劳动争议可能会进一步增多、劳动争议类型会更加多元和复杂。工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督促企业进行合法合规的自省,加强劳动争议的预防,并积极投入到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格局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