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后思想重建的现实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重建是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把思想重建的工作简单理解为对灾前思想状态的还原,应该把它理解为一次更深层次上的思想解放。思想重建的目的不在于构建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是要探索一个指导性、对策性思想战略体系,指导和规范整个灾后重建工作。有关汶川地震后思想重建的研究,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我国灾后思想重建的理论内容,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生动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国家支持、社会帮扶"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针.灾后重建中,数以万亿计的国家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投入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民间资金投入灾后重建,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补充作用.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为灾后恢复所需的巨大资金与物力投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笔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四川灾区若干案例的调查,探讨了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运行,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并为加快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灾后重建是保障地震灾区群众重归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测量灾后重建绩效,哪些因素会影响灾后重建绩效?文章回顾了灾后重建绩效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认为效果和效率是灾后重建绩效的两大方面,以"消除灾害影响并恢复到灾前水平所用的时间"作为衡量灾后重建绩效的标准,能够反映灾后重建的效果和效率,具有可行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灾后重建绩效的分析框架和测量方法,并选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作为案例,对三次地震灾区的重建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简要分析了绩效差异原因。结果表明,三次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如期完成了灾后重建目标任务,但因存在灾害程度不同、对口支援质量不同等原因,三次地震灾后重建绩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本文认为,灾后重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有物质重建,同时也包括思想重建,并就灾后思想重建的内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实际,对灾后重建工程成本测算的意义进行结构性梳理,分析重建工程影响成本测算的显著因素,提出了适应灾后重建工程项目成本测算的方法,用以指导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救援为中国红十字会提供了第一次大量参与灾后重建的机会。政府鼓励中国红十字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与政府和普通的NGO相比,中国红十字会拥有自己参与重建的条件和优势,在重建中也逐步确定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锤炼了中国红十字会多方面的能力,也对红十字会未来的救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栽体,恢复和改善受灾地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灾后产业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评估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恢复灾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区生态重建的措施,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及灾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的重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使作为四川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地震波及地区,包括了成都及四川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以及通往主要景区的交通线所在区域.如何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四川旅游业,就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认为,结合四川的实际情况,在灾后重建四川旅游业,可以采用启动市场、震后营销、重新规划、突出重点、阶段推进、文化重塑、探索新路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汶川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的困境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理性、有效地展开.从国家和社会关系演进的逻辑来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更多的社会自身力量来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和自然灾害问题.通过对民间组织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困境与发展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间组织发挥作用的经验总结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深化完善.本选题从研究民间组织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问题入手,探讨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相互关系,论证民间组织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此有效地推动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城乡统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不仅要保障灾区人民的生活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灾区人民因灾致贫和返贫,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灾后重建的契机,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为灾区经济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根据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地理特征、人口居住情况等,以"人群规模居住,城镇规模建设,土地规模利用"为指导,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协调互动"为目标,在重建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汶川大地震既是一场地理大地震,又是一场思想大地震。如何尽可能地发挥理念、价值、精神的力量,引领与促进灾后思想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成为汶川大地震灾区的恢复与重建中的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提出了“现状问题-基本理论-切入视角-对策机制-意义启示”五位一体的汶川大地震灾后思想重建研究框架,以期重建灾区人民的思想家园。  相似文献   

12.
灾后重生     
土垭中心学校地处红色革命老区在汶川地震中受损,经社会援助,灾后重生。"捐资助学,情洒灾区教育事业;开拓进取,心怀捐方深情厚义。"在红色革命老区,上海实业发展公司倾情教育,上演了灾后重建校园一幕。地震中学校被毁时间凝固在5.12汶川大地震时刻,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近三年,灾区由满目疮痍已变为新居林立、风景秀丽,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竟然是在短短三年间完成的。我们知道阪神大地震后,日本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完成重建,今天"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成果完全可以说是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无私的援助和灾区人民奋力拼争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其中也包括了成都理工大学(前身为成都地质学院)的师生,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安危,忙碌在灾区一线,为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良传统。成都理工大学的广大师生不仅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面对灾难"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灾难远去,回首过往,不甘人后的理工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展望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工人将继续谱写当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脊梁的盛世华章。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与台湾震后重建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许多地区都曾经遭受过重大的地震灾害,这些地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选取了日本阪神大地震和台湾“9·21”大地震这两次地震,总结了其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通过学习这些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汶川大地震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为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精神伤害是深层次的,思想重建带有对安身立命的思考和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照。从实现跨越式复兴、维护心理健康、提高防灾意识、保存地震遗址等方面借鉴、继承人类历史上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思想重建的积极经验,可以促进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深入进行,构筑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为适应发展而加速变迁是必然结果,民族文化的"传统保护模式"不能适应灾后重建的发展大势.只有实现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的协调统一,在文化发展中才有可能较好的实现文化保护."发展性保护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超常发展的需要,可形成保护、传承、创新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灾后重建中实现文化保护目的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再论民族文化"灾后重建"中的民众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后,遭受巨大重创的各地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得到了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生产生活恢复迅速.但在灾后羌族民族文化的重建规划中,外来援助者的救援意志以资金和规划的样式,相对淹没了被救助者--羌族民众主体的有效参与.而缺失了位居主体的少数民族民众的有效参与,所谓的"民族文化重建"只能沦为人造的民族文化空壳.必须呼吁停止一刀切的民族重建规划,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主体在灾后家园重建中的根基地位.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后民营企业重建的政策现状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民营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有重建政策指明了灾后民企重建的方向,但仍需在数量、内容和功能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民企重建政策的供给应结合专家建议、地方政府愿望、民企意愿,针对民企重建实际需求合理有序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灾后民企重建的政策供给还需借助市场均衡理论,科学地确定不同政策的供给"度",最终形成民企实际需求的政策供给方案.  相似文献   

19.
农民组织化的概念和理路蕴含于灾后重建的实践,而其程度和方式影响着灾后重建的效果.通过对汶川地震后XM乡灾后重建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的灾后重建中,农民要么被过度组织,要么被低度组织,加之政府失灵和市场异化,灾后重建中农民的组织化呈现出了碎片化、准组织化、被组织化、自组织化等多种状态,其中准组织化是一种常态.农民的准组织化成为政府主导式基层农民组织化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大地震后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对社会福利需求甚多,但目前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无法满足灾后重建需要的问题,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在9·21集集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与经验,对比分析认为:汶川震后重建的重点。应在于建立完善和稳固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成立协调机构统筹社会捐赠资金的高效运用,理性开展灾区孤儿收养和孤老的赡养工作,加强灾后立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等,重视对社会服务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公共福利产品的灾后供给中注入人文关怀理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