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超过两亿的流动人口而言,社会融合是其市民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需求。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都作了明确回答,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提供了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一是要"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使"优者有其荣",促进政治融合;二是要"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使"劳者有其得",促进经济融合;三是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工者有其居""孤者有其养",促进社区融合;四是要重视养成教育,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使"力者有其乐",促进心理文化融合;五是要"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让劳动者体面劳动",使"来者有其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融合;六是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使"农者有其地""外者有其归",促进历史融合。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愿意和其他人分享同一个名字,但是叫一个独特的名字比如"wang@"目前还不被允许在一次同名同姓见面会上,20多岁的刘芳的经历颇让人"同情"。高中寄宿第一天、大学新生分宿舍,两次他都被分到了女生寝室。人们在见到刘芳之前,都不会想到这是一位小伙子。在这次见面会上,他也是诸多"刘芳"中的唯一男性。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近日公布了"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根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字很有发散力,一个是"义",一个是"衡"。所谓"度义而后动,衡事而后行"可见一斑。"义"和"衡",一个则重于道德论,一个则重于方法论。当然,两者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就是既有方法论的提示,也有道德意义上的指引。因为"不均",必导致贫富分化,由分化必形成对立,而对立的情绪一旦尖锐起来,则怒火中烧矣。  相似文献   

4.
从早期的"巴彻斯特小说系列"到中后期的"帕里赛小说系列",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特罗洛普小说中的人物尽管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有着同样的获得他者认可的人生目标。"获得他者认可"正是心理学家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欲望之所指,"他者"代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制度。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社会有两大最重要的"他者",其一是男性必须具有的"新绅士精神",另一个是女性必须承担的"家中的天使"的职责。纵观特罗洛普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们,他们的欲望实现方式正是由这一"他者"所决定。可以说特罗洛普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社会性,通过人物塑造,他的小说世界成为一幅展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与文化方方面面的广阔画卷。  相似文献   

5.
<周易>中提出的"文"的概念,它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为"文明",二为"文化",三为"文饰"."文明"在<周易>中以"山下有火"的形象出现,说明中华文明在起源上是重"象"的,这与西方文明重"言"有所区别."文化"重在"化","化"在中华美学中表达了主客统一所达到的"和谐"与"圆融"的境界."文饰"说明中华美学是重视外在表现的,但这个修饰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修饰的最高境界是无饰,也就是"自然".  相似文献   

6.
钱军 《社区》2013,(4):33
近日,上海浦东塘桥街道南城某小区内"上演"了这样一幕:通过合法程序选聘出的新物业要进场,但老物业却以业委会函告的交接时间太短等理由不愿意撤走,双方争议不下,有进一步产生群体性事件的态势。该业委会协商无果,束手无策,向南城居民区党总支求助。党总支在事件中担当了"调解员、联络者、追踪人"三个"角色",采取了"退一步、缓一步、迈一步"的"三步工作法",使矛盾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7.
理想人格是古今中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家都很关注的社会伦理同题.目前,在一些教科书和文章中,对理想人格有一种代表性的界说,认为理想人格就是道德理想或典范人物.笔者认为,三者不能等同.虽然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理想人格、道德理想、典范人物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persona),原意指演员戴上面具,表现出他(她)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是一个多学科的范畴,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如社会学中的"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扩张,任性的自我最终陷入生存困境及其生命本真意义的丧失之中.处于幽暗之谷的神秘"相遇"开始不断显现,"他者"逐渐成为众"我"关注的主词.布伯作为"我"同时也是"他者",在与"他者"的相遇-分离的经历中,生成了其独特的"他者"哲学:"我-它"分离关系中只有生存,没有人生;真实的人生皆在"我-你"相遇关系之中,在相遇关系中,一切"他者"都是"你",都是"永恒之你"的洞见者、表现者;你为在而需要上帝,上帝为你生之意义而需要你;在你我之间的相遇人生中有圣神的意义.布伯的"他者"思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又局限难免.  相似文献   

9.
"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有关人的发展的最为明确的命题。但在研究、阐释和传播这一命题的过程中,我们抽离了这一命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即"个人"和"自由",把"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转换为"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忽视或遮蔽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精髓。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更具本体地位和终极意义。个人的自由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自觉发展中实现个人的自由个性,二是在自主发展中确立个人的人格尊严,三是在自为发展中追求个人的现实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东坡有言:"人生不过百年,索性笑他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所以,东坡一生,虽沉浮不定,祸多福少,但都没有挡住他的笑声。他是一个超常的乐观主义者,一个不可救药的嘻嘻哈哈派,似乎没有什么灾难能阻止他的笑口常开。可惜的是,东坡还是没有活到一百岁,也就没有笑够三万六千场,不过对他那种屡遭灾祸、命运多舛、多次面临死亡威胁的人,能活到64岁已经是个奇迹了。后来有一个人叫张学良,替他完成了"遗愿",正好活了100岁。但他有70年左右的光景都处于囚禁  相似文献   

11.
"我的包里没有秘密,秘密全都在我的心里。"这是我和陈勇的谈话中他诙谐而机智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三十而立的陈勇是一名理财师,而我的惯常印象是一直认为男人不过是自己的女友或者夫人的"忠诚提包者",但当我"突袭"一位男士的包时,他非常爽快地配合了我这次的"行动",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助动词"会"一表有能力做某事或善于做某事,一表可能性.一般认为后者是从前者发展来的,但从语言的发展看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前者是由表"理解"义的动词"会"演变来的,时间是在晚唐五代;后者是从中古助动词"会"功能扩展而成的.中古助动词"会"起源于表"会合"义的动词"会",形成时间约在汉魏之际.  相似文献   

13.
每年情人节,一对总是携手相伴的盲夫妻,一定会来我的精品屋,格外认真地选购一件志庆他俩结婚纪念日的礼物。可能是图便宜吧,记得前年,他俩选定了那个略有破损已经卖不出去的音乐台饰;去年呢,则是一对亲嘴的瓷娃娃,因为缺失了耳朵同样无人问津。今天像往年一样,这对盲人夫妇在我不厌其烦的介绍中,左挑右选着店柜中的每一件东西。可笑的是,他俩最终选定了一束沉封许久的花。花儿是供人观赏的,选花干吗?且又是极普通的一束。我想,这大概就是盲人的不幸之处吧。付钱的时候,我看见那男的摸索出厚厚一叠大额钞票。可见他俩家境富裕。但为什么年年…  相似文献   

14.
统计系统"三个提高"的口号提出来已经有两年了,这是统计事业前进的旗帜,但对"三个提高"认识上的提高并无止境,仍有必要再深化。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潘璠总队长不久前在一篇评论中提到,对"三个提高"的目标之一——"提高数据质量",应从战略上和方向上来把握,这一观点很有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南都学坛》2008,28(4):31-34
"复作"是汉代的一种刑徒。传统认为"复作"即女刑徒,或是"弛刑徒",都不能成立。根据汉简,可知男刑徒也被称为"复作",证明"复作"徒中也有男犯。"复作"徒虽然在不带刑具方面与弛刑徒相似,但在汉简中"复作"徒是吏民因犯罪所判处的一种刑徒,而不像弛刑徒是刑徒获大赦而除去刑具的结果。此外,在刑期、身份上,两者也有明显差异。"复作"徒实际是汉代刑徒中最轻的一等,并无性别特征,也不佩戴刑具,其刑期较短,要在徒官监督下服三月到一年的劳役。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婴宁》中"婴宁"其原始意义应该为"婴儿般宁静",婴宁从开始的"笑"到"不笑",其实演绎了《老子》"如婴儿之未孩"这一境界。"笑"在世俗生活中是一件"好事",但在道家中却是一件"坏事"。《婴宁》之中有佛家、儒家的笑,也有道家与耶稣的不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品评诗歌,主张"先钻进去",然后"再爬出来",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诗有达诂",赏诗者应"以意为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赏诗过程,也是一个诗境与赏诗者心情相统一的过程,即寻觅知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勒温所提出的"心理生活空间"概念和行为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个体行为与激励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规律:一是个体总保持原来的那种行为状态,直到受到针对其需求的外界刺激为止,个体原有的行为状态就是其"惯性行为";二是有效激励强度与员工投入度同方向变化,与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体力和脑力之和同方向变化,与持续工作时间成此消彼长的趋势;三是当激励者对被激励者进行激励时,一定会产生作用于后者的"激励力"和作用于前者的"反激励力",在一定限度内,这两个力大小变化呈正相关,作用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9.
正1990年,72岁的王金璐在电视剧《武生泰斗》中主演"武生泰斗"林玉昆,受到观众的热捧。戏剧家马少波赞誉其为"当代武生泰斗",从此王金璐就多了一个雅号。此前,这四个字几乎是前辈武生名家杨小楼的专属,同样有资格担此称号的只有俞菊笙、黄月山、尚和玉、李兰亭、盖叫天几位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而已。王金璐一生传奇。"奇"者有三:少年成名,十几岁时已红透半边天;盛年被迫脱离舞台,但并未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针对世界的精神危机提出超越存在者整体的"无",作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无"与"有"存在着亲密的区分,但只能基于"有"而超入"无"。"无"与此在相联,作为澄明的存在,是一种超越、始源、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