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我们曾一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对立起来,疏于对西方历史哲学经典著作的译介和研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近十几年来,这一情况己经有所改观。韩震先生主持翻译的“历史哲学译丛”既是这一变化的一个可喜成果,也将进一步推动这一变化。该译丛涉及历史经验、历史解释、历史叙事、历史隐喻和历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有关西方历史哲学发展最新动态的简化的全景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历史规律、借鉴党的历史智慧、增强党的历史主动.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使全党在学习党的历史知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历史镜鉴中增强历史自觉;使全党在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和胜利中树立历史自信;使全党在勇于自我革命、在牢记初心使命、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中彰显历史担当;使全党在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坚定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20年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是典型的分科课程,由固定单一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历史必修课程组成;历史课程的教材结构也不尽合理。改革开放20 年来,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呈多元化趋势;历史课程的教材内容呈螺旋式排列,编写了合科教材;进行了历史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实验;历史课程纳入高考和会考考试科目;历史课程实行三级管理。所有这些改革体现了历史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特点,对21 世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建设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历史在何种意义上是理性的?狄尔泰(Dilthey)面临这个问题,而且通过他的影响,胡塞尔(Hus-serl)后来也将这个问题摆到了自己前面。对历史理性的批判在狄尔泰与胡塞尔那里都徘徊于历史认识论与历史理解论之间,它们构成历史解释学的两极。历史认识论是狄尔泰本人后期和胡塞尔的相关思考特点,它也可以被称作科学的解释学或精神科学;而历史理解论则是海德格尔( Heidegger )后期和伽达黙尔( Gadamer )的相关论述风格和思考方式的写照,它更多是一种艺术的解释学或解释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毕飞宇《叙事》的叙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毕飞宇小说《叙事》的叙事分析来看,毕飞宇历史小说在历史叙事上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多个层面中的多重叙述,跳脱叙述的历史沉思,叙述历史的当代回应。叙事的特色凸显其闪耀历史蕴藏的同时兼备现代哲思的突出品格。  相似文献   

6.
徐晶 《东方论坛》2011,(5):13-17
《他者的历史》一书所提出的“制作历史”概念,代表了20世纪末人类学致力于“历史化”尝试的进程。人类学在经历了封闭的、静止的社会分析后,开始逐步走向更为开放、更为动态的文化研究实践。因此,在人类学者走入田野或社区时,必须审查“过往的历史”,对不同社会记忆过去和思考历史的模式加以辨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域入手,来梳理与辨析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内涵与外延;本文首先考察历史一词的多重含义;指出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认为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历史在何种意义上是理性的?狄尔泰(Dilthey)面临这个问题,而且通过他的影响,胡塞尔(Husserl)后来也将这个问题摆到了自己前面。对历史理性的批判在狄尔泰与胡塞尔那里都徘徊于历史认识论与历史理解论之间,它们构成历史解释学的两极。历史认识论是狄尔泰本人后期和胡塞尔的相关思考特点,它也可以被称作科学的解释学或精神科学;而历史理解论则是海德格尔(Heidegger)后期和伽达黙尔(Gadamer)的相关论述风格和思考方式的写照,它更多是一种艺术的解释学或解释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其中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人类经验若纳入历史反思的范畴,历史思维势必构成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环节。柯林武德通过分析历史概念、批判“常识性理论”、阐明历史思维的独特性,藉此批判了方法论的实证主义。此外,柯林武德援引证据与叙事的标准区分了不同的想象类型,并据此阐释了历史想象在“构造的历史学”方面的功能。柯林武德探讨历史思维与历史想象,旨在解决历史客观性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游戏历史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书写的一个主题。虚拟历史、戏拟历史和消费历史构成历史书写的主要表征。它失去了建构一个历史真实的野心,却在很大的层面上拓宽了文学的自由空间,同时也面临将历史引入消费话语层面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历史决定论承认历史有规律,它经历了预成论到生成论。预成论认为规律先于和外在于历史过程,这必将导致宿命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规律是在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不仅表现在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双向对象化的动态生成过程中,也表现在历史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主动精神是指历史主体立足于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分析历史规律、研判时代大势、凝聚主体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牢牢抓住历史发展主动权的自觉意识和精神特质。毛泽东以其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面貌。毛泽东的历史主动精神主要体现在总结历史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深化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紧抓有利条件、把握历史机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当前,在“两个大局”交织的形势下,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特点,可以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赢得历史主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优秀长篇小说应该具有比较强的历史感,即作家应该具备比较强的历史意识和比较强的历史概括、历史表现能力,这已经被中外文学发展史所证明。近年来,鲜有震撼心灵的长篇小说问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品缺乏历史感。  相似文献   

15.
探究“历史主动精神”的深层哲理,推动了对规律研究中重大问题的再次讨论。第一个问题,历史规律是否遵循自然规律?这一问题关系到探寻社会规律的方法。长期被忽视的自然规律可能性这一视域可以用来解释历史规律的条件性和主体选择性,也可用来把握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具体道路的选择性的统一。第二个问题,规律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关系到规律与事物基本要素的关系,其解答有助于厘清社会规律孕育、产生、发展的条件。第三个问题,主体能否创造规律?其涉及科学的可能性与选择性、历史活动的“为我关系”“从它关系”、历史活动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历史活动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等层面的关系。第四个问题,主体如何认识和掌握规律?一些掌握规律的路径值得重视,如从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到可重复的规律、从心理动机到“背后的决定因素”、从个体之力到“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必要结合我们面临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任务、需要澄清和批判的错误观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在“重在建设”的意义上坚持科学历史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文重点就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对历史的认识和价值评估是完整历史研究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评价的主体性和认识的客观性可以统一。认识历史不仅为了尊重事实,也为探究过去对现在社会进程的影响。只有把对价值的评估和对过去事实的认识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研究过程。只要不停止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就不会停止评价。为获得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需要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站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观的高度,站在人民主体的高度进行探索。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会有助于史学家获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即使如此,客观性还是第一位的,它是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的标志。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制约和规定着历史评价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主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保持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其内在逻辑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智慧的合理汲取,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接续传承。其核心要义包括将党的奋斗史作为自信的源泉,在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中争取主动;把握历史潮流和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增强历史自觉,强化历史担当,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提供理论依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为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前进方向、做好现实工作提供思想指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变化已经深刻影响到传统的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要跟上信息时代步伐 ,就必须加强信息意识 ,高度重视信息化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培养懂得信息技术的新一代史学人才 ,开创与新世纪相契合的历史教学 ,方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在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传记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境界。历史传记的审美化包括这样两个特点:第一 ,它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理解性的,而非褒贬性的;第二,它对历史人物的判断是欣赏性的,而非评论性的。历史认识的审美取向不是某一种特殊的或特定的视角,而是一种普遍的或超越的视角。它的基本原则是凡历史都是美的。审美判断是最具个性化的判断形式。而历史评价的审美判断就意味着它要求在评价历史时,必须尽最大可能地承认和肯定每一个人对历史所独有的评价原则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