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山认为《庄子》内篇当为庄子所作,外、杂篇为后学所作,其中"杂篇"更接近于"内篇",水平高于"外篇"。笔者曾提出道德、性命、精神三个复合词不见于《庄子》内篇,也不见于《左传》和《老子》《论语》《孟子》《管子》《墨子》等子书,但见于《庄子》外、杂篇达36次,也见于《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诸书42次。由此可以推断《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印证了船山的睿智。此说得到广泛认可,但也有个别质疑,近年更有国际学者认为先秦尚无《庄子》内篇。但《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已引用《庄子》内、外、杂篇30次。汉初800字的贾谊赋也活用了《庄子》内、外、杂篇的典故21处。各种质疑均忽视了这些事实及其历史含义。也有人对单纯词和复合词在语言考据中的方法和意义全然不解,用任何时代都有复合词和单纯词的现象来质疑笔者的方法,对此,本文也作了回应。  相似文献   

2.
《庄子》内七篇的篇名由来问题是现代庄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张恒寿、崔大华先生对此都提出了重要见解。通过把内篇的七个题目叠合起来所透露出的精神内蕴与《淮南子》的黄老道家思想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刘安、刘向各自的身份和思想特征,以及他们分别所处的西汉早期和中后期的社会思潮特点,可以推断,内七篇的篇名极有可能出自刘安之手,而不可能是刘向所为。  相似文献   

3.
《庄子》内七篇是一个思想整体,旨在阐述救世思想。对人世间的灾难,人为物役、心为物役的生存境况,庄子有深切的体悟。他提出了独特的救治之方,即从精神修养入手,培养人的逍遥自适心灵,以此作为一般的生存原则,作为处世最高的道德法则,进而作为帝王治世之方略。庄子救世思想的核心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即“逍遥游”,究其本质,是虚假的,但又有它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但是接着对于这种无标题的外杂篇 ,虽假定为学庄子者所作 ,而究竟那些篇为庄子后学所加 ,那些篇为庄子直传门人所作 ,这当然应该首先注意的 ,于是为解决这个问题 ,便发生许多不同的见解 ,如许地山《道教史》〔9〕以为外篇与杂篇的年代 ,可依武内义雄底断定 ,大体分为五个时期 :一、各篇著作时代(一 )庄周直传底门人所传底为《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寓言》、《列御寇》。(二 )成于稍晚的后学底为《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三 )成于齐王建 (公元前 2 64-前 2 2 1 )时代底为《骈拇》、《…  相似文献   

5.
《庄子》内篇与《周易》本经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庄子》内篇借鉴了《周易》本经六位成章的结构方式 ,每篇由六部分组成 ,遵循六段成篇的原则。《庄子》内篇由七篇组成 ,其篇数、每篇论述内容的确定 ,先后顺序的排列 ,则又是借鉴坤卦七爻而来  相似文献   

6.
《庄子》“卮言”的意义所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卮言”是《庄子》“内篇”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思想形式。它由片断组合而成,体现了一种旁逸跳跃、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呈现了“内篇”各篇的思想脉络,是其自我不断否定和超越的思想过程的记录。它与先秦其他诸子作品的经验结论性的思想形式不同,是汉民族尚未开掘出来的思想资源。它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在外表上相似,但实质不同,因为其思想流变的过程正是为了寻求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神人"和"野马"看《庄子》内篇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智勇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61-165
根据内舍的字词只可以确定一个文本的晚出,而无法确定它的早出.对《庄子》内篇内含字词的实证研究表明:"神人"作为复合词在《庄子》内篇中多见,表明其成书在《淮南子》之后;"野马"作为一意象词出现,表明其成书当在汉末佛经《道行般若经》之后.  相似文献   

8.
唐钺先生和刘笑敢先生认为在《庄子》内篇中出现的一些单字概念,在《庄子》外杂篇中组合成为了词,如性、命合成为性命,总共举出了性命、情性、道德、精神四个证据,据之认定《庄子》内篇早出。此方法被许多学者赞赏,并为许多学者仿效。但是根据新出土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出现的性命以及相关传世文献,可以发现上述四个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庄子》内篇早出,而唐、刘二先生的研究方法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拙著《庄子复原本注译》的五十二篇“题解”和“辨析”选要的第四部分。文章体例形式同选要一《庄周所撰(庄子)内七篇题解及辨析》。本文主要辨析庄门弟子所撰外篇四,文风义理异于庄撰内篇和蔺魏所撰外篇,庄学传统疑难,以及郭象篡改反注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庄子是战国宋人,宋国在时间上连接商周文化,在空间上地处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区,这样的历史地理环境与孕育古希腊神话的克里特岛一样,为《庄子》的产生酝酿着极佳的地理机缘。  相似文献   

11.
华云刚 《船山学刊》2019,(4):96-102
《天下》是《庄子》的最后一篇,从郭象解读《天下》篇后的数百年间,人们对此篇缺少关注。自宋林希逸、明潘基庆以来,学界逐渐重视《天下》篇作为《庄子》之序,具有总结全书的作用。晚清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以及《庄子》研究的发展变迁,学术界注重挖掘《天下》总结先秦学术的重要作用,突出强调了该篇在庄子学术史乃至先秦学术史上的重要价值。《天下》篇的研究发展经过三个学术史阶段:战国至宋代的低潮沉寂期,明清的复苏期,以及近代以来繁荣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也正是《天下》篇不断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孙楷第先生考论的基础上,根据刘敏中<中庵集>所提供的新资料,初步考定元初散曲家王嘉甫生于1208年以前,卒于1268年以后,名元亨,河北完县人.金宣宗时陕西东路转运使王扩之幼子.宪宗六年任济南行台详议官,世祖至元初任济南府学教授.卒后家贫,无力归葬,藁殡于济南历山.  相似文献   

13.
徐增是明末清初颇有影响的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编选家、批评家。他一生经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康熙六朝,与当时文人交游非常广泛。徐增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卒年不得而知。经考证,他一生经历了早慧的青少年时代、多病坎凛的壮年、漂泊凄清的中年和著述向佛的晚年。对徐增生平的考察,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徐增其人,进而能够深入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14.
《庄子》“卮言”考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家珍 《文史哲》2002,(3):94-97
《庄子》中的“卮言”,是合乎“环中”、“道枢”之言,即合道之言。所谓“寓言”、“重言”,均可统领于“卮言”;“寓言”、“重言”是为“卮言”服务的。“卮言”在语言形态上可以分为悟道之言、体道之言和“言无言”三个层面,成为庄子及其学派的基本言说方式。“卮言”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它包含着对言、意、道关系的认识,又与庄子的体道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即传本<诗议>的前半,和传本<诗议>的后半以及皎然<诗式>,对很多问题的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走向两个极端.这二者可能不是作于同一时期,<诗式>定稿于贞元五年(789),作于皎然晚期,<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则当作于大历八年(773),甚至广德二年(764)之前,作于皎然早期.这说明,从<诗议>到<诗式>,皎然的文学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可能与大历贞元年间诗歌现念的变化.与当时一些士人性格作风和马祖道一洪州禅的影响有关.怎样更为准确地把握皎然及大历贞元年间文学思想面貌,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没有找到俄藏西夏文инв.No146号文献据以翻译的汉文原本,故此前关于它的定名以及性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俄藏黑水域文献>暂把它译为"德行集"并归入西夏文世俗著作加以刊布.本文指出No146号文献实据白云宗祖师清觉<正行集>的某个略注本译成,当归入佛教著作类,并提供了西夏文<正行集>的全文录文和翻译,同时结合白云宗在元代曾得到宗教上层的扶持以及汉文<正行集>只入藏于元代刊刻的<普宁藏>的历史背景,考证出西夏文本<正行集>译自元代.  相似文献   

17.
对原始《韶乐》的艺术形制 ,古人的看法并不清晰。郑樵认为《韶乐》有舞无辞 ,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通过考察古代文献 ,结合近现代学人以及艺术人类学者的研究成果 ,《韶乐》有诗、有舞、有乐 ,是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艺术 ,其艺术形制是歌、乐、舞三者的有机统一 ;而歌、乐、舞三者有机统一才能称之为“乐” ,这是秦汉及其以前人们对“乐”的基本观念 ;形成于虞舜时期的原始《韶乐》 ,应该是载歌载舞、“击石拊石”的诗、乐、舞综合的音乐艺术。同时 ,古文献的记载中也表明 ,自夏启起 ,《韶乐》有歌舞分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明朝安阳的赵康王自缢而死,其原因,<明史>记载,是受地方有司侵侮而忿恚自缢的;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是因宫闱之忿而自缢的.  相似文献   

19.
侯曜是我国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校园剧”作者,和二、三十年代新派电影编导与重要的电影理论家,然而长期以来却因为“边缘化”而被部分“模糊”或“遮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证侯曜1924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教育专修科,是南京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之一,他酷爱戏剧,热衷电影,为人生而艺术,因编导抗战电影1942年被日军杀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