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类的交际是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行为协调过程.意义的获得是交际最主要的目的,人们通过符号形体来获取符号对象的有关信息.体语符号在传榆信息和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从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体态语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对比和分析体态语的文化差异,探索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有时甚至是必要的、惟一的、最佳的表达手段。体态语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关系密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体态语各有特色,为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歧义,体态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民族心理、日常生活、审美现点、民族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交际中,由于体态语的加入,往往会给交际增加某种细微的差别,产生一些奇妙的表现力量。体态语可以说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交际形式。表达同一种感情,交谈同一种思想,男性和女性所用的体态语是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一是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二是社会心理因素,三是审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体态语看文化差异赵滨丽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但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伯特威斯特尔(Birdwhistel)在1970年说至少65%的交际信息是由非语言方式传递的。有的科学家认为,人们交往中信息有65%是...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交际是不通过言辞传递信息,不使用语词的交际,在信息的传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按照某种规定的模式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需要十分清楚地了解哪些行为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将会产生歧义,引起意想不到的误解,这些有碍于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行为方式,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论文从近体距离、颜色、体态语等方面,对中国人与日本人的非语言行为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以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集体合影是一种具有文化仪式特征的有意识的群体活动,中西集体合影的不同体现在合影交际的目的、环境语、体态语以及服饰礼仪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鸿篇巨著<红楼梦>中大量体态语的妙用是曾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体态语的形式,<虹楼梦>中个性迥异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体态语可分为三大类:表情语、手势语、体姿语.体态语独特的功能、特征使其在塑造人物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教师体态语缺失或运用不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门课程的实效性,文章在强调恰当运用体态语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宜体态语缺失的原因,并揭示妥善处理体态语与教学内容、言语教学等诸多因素的关系是恰当运用体态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无论在郑和使团内部成员之间还是郑和使团与海外之间都进行了宗教文化传播,并产生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其中,传播的内容是当时流行的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传播方式大多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口头语言、体态语和文字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呈现出信息接受与反馈的双流向.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非语言交际的种类及其功能的分析,探讨研究非语言因素在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必要的非语言交际信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过量是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语用功能.信息过量,作为一种主动的语用策略,是话语人为实现特定交际目的,在语言结构选择与语境之间相互协商、动态顺应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修辞的协调性原则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修辞行为与各种相关因素的矛盾关系的原则系统.信息语辞在传达中,由于交际主体双方都是以特定的社会属性、社会信誉和个性心理等角色特征参与交际的,因此,双方都必须认真考虑自身和他人的各种特征,尽量将自己的修辞行为与主体双方的特征需求保持一致,达成两方面的协调.信息语辞与交际主体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同主体目的、同主体心理、同主体信誉、同主体社会属性、同主体语言类属、同主体风格习惯等方面,解决这几方面的协调关系,对提高交际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王静 《江西社会科学》2001,(Z1):330-331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达信息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多维交际活动去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现代教育学论认为,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交际活动,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交际.因此,成人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让学员背单词、学语法的单纯的知识学习上,而应不断寻找学员实际工作需要、学员素质发展和英语教学的锲合点,注重培养学员英语交际素质,使学员能面向社会去使用英语,交流思想,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员,培养学员在英语交际素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信息差(informationgap)是指发话人发出的言语信息与受话人接受到的言语信息的不等值现象,即发话人和受话人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信息差在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差的不断弥合———再生———弥合的过程,一个循环往复的信息差链,旧的信息差被填补后,新的信息差又会产生。本文拟就言语信息差的产生及填补策略作初步探讨。一、信息差的产生信息差的产生与交际者大脑中是否储存有相关的图式知识(schemaknowledge)、相关的图式知识能否被激活、交际者是否遵守H.P.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以…  相似文献   

15.
非言语交际是指不用词语进行的交际。西方学者认为 ,在面对面的交谈中 ,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约占 35% ,而非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可达 6 5%。本文着重探讨非言语交际的特征功能、文化对比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有两种途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系统与言语交际,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二者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他们都属交际,即一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信息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给另一人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信息从发出者到接收者之间传递的途径。在跨文化交际中,弄清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倪海燕 《云梦学刊》2001,22(2):99-101
现代口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信息,并指导学生运用于口语实践,使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能避免文化冲突,达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8.
魏金梅 《东岳论丛》2007,28(4):197-198
文化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模式有文化信息的减损、信息的增值和信息的误解。汉英文化交际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方面的迁移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社会应酬语、不可接受的文化规约和习俗、不同价值体系的误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赵惜微 《北方论丛》2002,(3):114-115
叫卖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叫卖者为交际活动的发端,而交际的对方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其中,只有历经了受话人、参与者、买主三次身分转换的人,才能经历这样一轮交际活动的全过程.叫卖语是行业语的一种变体,无论从传达的信息及表达方式上,都不同于一般的行业语,它是小商贩的具有临时性、活动性的经营方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个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是指发话人提供话语的字面意义,交际意图则是发话人想通过明示的信息意图所要传达的真正含意。对篇章交际意图推导过程的构拟表明,逆证推理与缺省推理的结合,既顾及了关联期待的动态性,又可以使明示-推理模式的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