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通过读《新青年》,开始钦佩陈独秀并把他作为楷模。1918年秋到1919年春,毛泽东在北京接触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眼界大为开阔,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毛泽东"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但在五四运动前,毛泽东的思想仍"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在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毛泽东的世界观基本转移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上来,到1920年夏,毛泽东已经实现了世界观上的根本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九个挑战性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经历了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过程,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问题,国外学者提出了"异端论"、"唯意志主义论"、"民粹主义论"、"极权主义论"、"实用主义论"、"变相资本主义论"、"新权威主义论"、"新保守主义论"、"中国式联邦主义论"、"民族主义论"等九种具有挑战性的观点.本文对这些观点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3.
1934年,陈立夫提出"唯生论",满足了国民党在思想战线上既打击共产党又完善自己意识形态的需要。"唯生论"为三民主义确立了"本体",宣扬服务的人生观,利用儒家思想凸显民族色彩,借此打击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外来思想,为国民党统治服务。由于其政治目的过于明显,调和唯心与唯物的尝试过于浅薄,"唯生论"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很快被遗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和同时代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在思想上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以往一般评者大都依据毛泽东1936年和斯诺的谈话,认为毛泽东于1919年12月第二次到北京期间,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笔者认为,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完成则应是1919年底至1921年初.第一阶段从1911年至1918年,毛泽东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世界观转化为方法学的中介范贤超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转化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方法学,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由世界观转化为方法学的中介,却很少有人问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世界观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科学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指出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特别是我党三代领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广松涉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恩格斯主导论"在思想史论据方面存在瑕疵。要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的"两次转变论"和各自实现世界观转变的"两条道路说"出发,在确认马克思"第二次转变"即马克思主义最终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恩格斯在"第一次转变"中的主导地位和他"经验社会学研究"的独特道路对"第二次转变"的积极作用。广松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版本考证和他的《青年恩格斯思想的形成》一文的最大成果,就在于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第一次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恩格斯独特道路"的研究;他的错误在于夸大了"第一次转变"和"恩格斯独特道路"的意义。广松涉在这一问题上的"偏差"有其世界观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9.
林焕平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经历了从机械反映论到能动反映论再到文艺审美性研究的发展过程,对文艺功能的认识则经历了由革命特殊时期的"革命论""武器论"走向改革开放后的文艺"人民性"研究。林焕平的理论研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突破既定语境限制走向理论的丰富性与特殊性的过程,他在新时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批评原则,对现代主义、唯"主体"论以及"向内转"思潮等现代文艺思潮批判,对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亦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赵磊 《天府新论》2012,(6):37-41
马克思不但强调"存在的决定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马克思虽然坚信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否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马克思当然是一个"历史决定论者",可是他从来也不轻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与马克思并无本质上的分歧,可是有人总要把毛泽东与马克思对立起来,企图用毛泽东来否定"存在决定意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辩护。这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严重误读,而且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完成世界观的转变起了决定作用 ,对毛泽东一生理论创作和革命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用《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过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整个 2 0世纪发展总趋势的宏观研究角度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永远在于对自己所处时代重大基本问题的科学发现与正确解决 ;马克思主义在 2 0世纪成功实现了两次理论主题转变 :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论”的历史辩证法走向列宁毛泽东的“如何取得胜利论”的革命斗争辩证法 ,进而转变为邓小平的“怎样进行巩固与建设论”的和平发展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它的提出有其特定背景: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毛泽东最高领导地位的实际确立、共产国际对各国党领导方式的转变、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已有一定基础、思想界对中国化问题的阐发。这些条件和背景的形成,才使毛泽东能在当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全党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时期,毛泽东在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出现了偏差.这些偏差主要体现为:主观能动性被张扬为唯意志论;“两点论”和“重点论”被诠释为“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论;相对平衡论被理解为积极平衡论;片面强调不断革命论,忽视革命发展阶段论.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曾向国统区作家传播并征集意见,郭沫若作了"有经有权"的回应,据胡乔木回忆,这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郭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生成于1940年他对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关于"中国作风"相关论题的评论,是他思考民族形式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观点参与到了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并引起胡风、向林冰、王实味等人的回应。双方争议在于,胡风等认为,革命之"权"不能离开革命之"经",而郭沫若则从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学之"经"与时代之间有内在关联,"经"应具体化为具有时代性的"权"。郭沫若的观点与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内在一致,这是他被引为知音的根源。四十年代,郭沫若及国统区左翼作家的观点,与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与传播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是基于左翼知识分子实践经验的结果,在国统区的传播则借助了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家的象征资源;郭沫若等人对《讲话》及创作成果如《白毛女》的评价,经历了从旁观者的评点到自我改造并认同的过程。郭沫若的相关言论对毛泽东文艺体系的最终确立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审美理念的转变,早先的新文学审美体系逐渐让位于工农兵文艺标准,《讲话》从新文艺的权变发展为革命文艺之"经"。  相似文献   

16.
袁伟民 《东岳论丛》2011,32(7):70-74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由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到"改革开放"、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由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由生产关系反作用理论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论到"中国特色"理论的转变和升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略论青年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道路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一个热点论题。本文不赞成从毛泽东早年的文章、书信、笔记中摘取片断词句 ,贴上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标签 ,来“塑造”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本文认为 ,青年毛泽东不是按照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程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当时他始终有自己的探索主题和思想道路。这是一个活生生按自身内部逻辑发展的思想历程 ,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其时代个性 ,而不在于它能适应某种学术界通行的理论框架。大致说来 ,青年毛泽东的世界观转变是在他到长沙求学以后到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不仅即时地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实践,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两论"从革命实践到理论总结的创新模式,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空间。然而,国内外有关"两论"的创新争论告诉我们,要建立与我国国家地位相匹配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需要实现理论研究与创新模式上的转向,既要立足中国国情,又要具备世界视野,从实践先行、理论滞后到实践与理论并行,并加强对理论制高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论"五四"时期毛泽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毛泽东认为"制度黑暗"、"社会万恶",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目标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认为,民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五四"时期,毛泽东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民主到马列主义的过程,方法经历了从"呼声革命"到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骤上,毛泽东主张中外同时,中国分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早期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种文化氛围 :1 91 0年入家乡私塾置身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1 91 0年入湘乡高等小学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熏陶 ;1 91 8年 6月到北京后才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并逐步完成世界观的转变 ,形成了唯物史观 ,真正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