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对台湾海峡介入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对台湾海峡介入政策的变迁殷燕军自1996年4月16日克林顿访日以来,日美两国就日美安全条约的再定义达成协议,并就日美安全防卫指针的修改问题提出中期报告,宣称在“远东有事”时,日本自卫队将一改过去“专守防卫”的战略原则,以“后方支援”等方式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的太平洋上空飘拂着一片阴云。那就是 1 997年 9月日美两国公布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下简称新指针 )。1 999年 4月 2 7日和 5月 2 4日 ,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先后通过了新指针相关法案 ,即《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日美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定修正案》。这只能使阴云进一步笼罩日本。本文拟对新指针及相关法案出笼的背景、实质、问题和影响作一评析。一1 96 0年 ,日美两国修订《日美安全条约》,其矛头针对中苏等国。当时 ,岸信介内阁的“政府统一见解”称 ,《日美安全条约》第六条中的“远东”地区 ,“大体是指菲…  相似文献   

3.
安倍政府实施的"战败束缚总清算",其内涵不同于"摆脱战后体制"。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的前三年,通过立法和修改法律,建立了法律和制度保障,大力清除战败束缚,相当程度上架空了宪法第九条。主要举措包括:制定安保领域的最高纲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划定了推行印太安保战略的地理界线及实施路径;全面展开防务、太空、海洋、网络及日美同盟等领域的战略重构;用内阁决议替换了束缚日本海外派兵作战的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重构新安保法制,确定了日美同盟升级的方向和领域。  相似文献   

4.
罗凤灵 《太平洋学报》2011,19(5):97-F0003
4月20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太平洋学报》杂志社承办的“东、南中国海争议岛屿史地研究总报告编写大纲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各专题组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学者20多位代表参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鹿守本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在1951年9月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时,日美之间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下简称“安保条约”)o前者在国际法上使日本获得独立,后者则使日本处于依附于美国的地位。]960年日...  相似文献   

6.
崔丕 《日本学刊》2004,(4):124-135
美国肯尼迪政府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 ,“中国威胁论”成为肯尼迪政府调整美日关系的基本动因。日本池田政府虽然在认识“中国威胁”的性质和程度问题上与美国不尽相同 ,但将“对美协调”作为处理日美关系的基本准则。日本制定《第二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 ,承诺分担美国海外防卫经费 ,扩大对亚洲非共产党国家的开发援助 ,表明其正在逐渐从依赖美国向弥补甚至在某些领域替代美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简讯     
南斯拉夫举行“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讨论会据南斯拉夫共盟机关刊物《社会主义》与机关报《共产党人》报道,国际论坛“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于1978年9月25日至29日在察弗达特举行了第三次园桌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题目是“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来自世界各大洲49个国家的94名学者和160名南斯拉夫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参加者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说明,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会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会议讨论的问题是:1.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前提、力量和道路;2.  相似文献   

8.
1986年11月11日到12日,由人民日报社和日本经济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二次中日经济讨论会在日本东京举行,议题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笔者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会议,并在会前写了一份题为《世界经济形势与中日经济关系》的书面发言,讨论过程中又就中日进行资金和技术合作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现将这次书面发言和即席讲话整理发表如后。  相似文献   

9.
小泉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最近向小泉提交了题为《面向未来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量构想》的答询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日本 2 1世纪的“统合安全保障战略” ,通过采取日本自身的努力、与盟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等综合性手段 ,实现“保卫日本”和“改善国际安全环境”两大战略目标。并提出 ,要改变“基础防卫力量构想” ,建设一支多机能而有弹性的防卫力量 ,使其能灵活、迅速、有效地对付各种新型威胁 ,在确保日本安全的同时 ,使日本自卫队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增添筹码。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日本为由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在未来的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于己的地位,对本国的安全战略做出了较大调整。随着1994年8月《日本的安全保障及其武装力量发展方向——21世纪的展望》报告的出台和1996年4月《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对日美同盟关系的重新定位,其新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主体框架业已形成,主要特征初见端倪。概而言之,即: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科技实力为先导,以日美军事同盟为依托,以联合国外交为中心,以推动地区安全对话为手段,通过不断增强军事上的“自主防卫”能力,全面提高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  相似文献   

11.
张帆 《日本学刊》2022,(1):107-120
美苏“新冷战时期”,日本学者围绕本国的安全政策展开了论争。以高坂正尧为首的“日本型现实主义者”秉持以“基础防卫力”与“综合安全保障”为核心概念的“综合安全保障论”,主张坚持《防卫计划大纲》与“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冈崎久彦、佐藤诚三郎、清水几太郎等学者则立足于“传统安全保障论”,向“综合安全保障论”发起了挑战,认为只有大幅强化军事力量才能应对苏联的威胁,呼吁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废除防卫费不超过GNP 1%的限制。思考这一时期日本的安全政策论争,不仅可以反思先行研究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深入理解当前日本安全政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据原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91年第6期报道,阿拉木图市哈萨克科学院维吾尔学研究所于1991年6月3—5日召开了维吾尔学讨论会。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阿拉木图、塔什干等以及美、德、中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由哈萨克科学院副院长、院士Ж.М.阿布季尔金主持,维吾尔学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Г.С.萨德瓦卡索夫作了题为“哈萨克科学院社会学系统中的维吾尔学:现状、问题与前景”的发言。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日本制订的《防卫计划大纲》等战略文件,冷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可划分为“全方位防御”构想、“多能、灵活、有效防卫力量”构想、“机动防卫力量”构想、“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构想、“多域联合防卫力量”构想五个发展阶段。《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三个新战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展开了新一轮重大调整,其突出内容是把中国列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强调要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量,提出日本可对敌领域实施反击的所谓“反击能力”构想,从而使日本防卫政策由守转攻。这不仅给中日关系的发展带来冲击,给地区安全稳定也将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据民主德国《德国哲学杂志》1984年第10期报道,第六届不来梅“科学史”讨论会于1983年10月9日至12日在不来梅大学举行。与会者有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会议的议题是“作为一种理论贡献和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会议主持人、联邦德国的M.哈恩和H.J.桑德屈勒为会议的报告和讨论规定了五个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据南斯拉夫《社会学》杂志1984年第1—2期报道,南斯拉夫社会学联合会主席团于1984年5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七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该联合会今后一段时期的活动作出了几项重要的决议。会议首先研究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社会学协会的工作情况,研究了南斯拉夫社会学联合会各小组和理事会983年11月份以来的工作。并确定了1984年的工作计划: (一) 1984年11月8日至10日在南斯拉夫的斯普里特市举行题为“社会学和社会实践”的专题讨论会。专门组织两次圆桌讨论会,这两次讨论会的题目是:“联邦经济稳定问题委员会材料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变化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日本的防卫政策主要是在《日本国宪法》和《日美防卫条约》的框架之下制定并付诸实施的。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的防卫政策则进入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逐步从冷战时期依附于美国的防卫政策向着冷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自主防卫政策的方向迈进。日本防卫政策的变化,是造成东亚地区各行为主体间信任缺失,进而影响东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建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禤沛钧 《社会福利》2009,(11):22-24
2009年11月7日~8日,“全国孤儿救助工作讨论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落实((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的工作经验,讨论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同志关于孤儿保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报告》,听取了防城港市孤儿救助工作的经验介绍;同时,为搭建社会福利事业宣传工作平台,更好地以《社会福利》杂志为宣传阵地,深化对社会福利工作的理论研究,促进实践探索、方法改进和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80年6月2日至7日,瓦尔纳国际马列主义哲学学校举行了第十一次讨论会。总的议题是“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参加会议的有匈、东德、蒙、保、波、苏、捷等国的学者。萨奇科夫(苏)作了题为《关于作为认识论的唯物辩证法、现代科学与革命行动》的报告。他指出,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列主义哲学的核心,决定了必须研究这一题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语言类》1991年第6期报道,1991年1月28日至2月1日在苏联的兹韦尼格罗德召开了全苏“本族语与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20.
“加宪”是安倍内阁以来修宪派的多次修宪实践屡遭挫折又不断更新的最新修宪构想。推动“加宪”既是日本试图突破专守防卫政策的内在要求,又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深化日美军事同盟合作范围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岸田内阁谋求维持长期内阁的因应考量。揭示“加宪”背后的动因逻辑,既客观铺陈了日本图谋延展防卫张力与更新防卫理念,又有助于明确岸田内阁对于“加宪”的工具理性。在参众两院修宪势力已过2/3的背景下,修宪派短期内不会冒险推动“加宪”,但日本防卫力量的建设及防卫理念的更新正日益为“加宪”的实践做好前期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