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葛壮同志在《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上发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回族和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特点》一文(下称《葛文》)后,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就此见教于葛壮同志。葛文通过与西北及西南、中原等地相比较,展开他对东南沿海回族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特点的研究与阐述,并着重从文化类型上来论述这一问题。葛文将东南沿海地区所展示的文化定为海洋商业型文化,西北内陆地区定为大陆农业型文化,前者属于开放的海洋文明,文化层次高,后者属于闭锁的内陆文明,文化层次低。东南沿海一带所展示的文化精神与西北内陆地区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整合──兼论东南沿海地区伊斯兰文化的特点马东平我国回族主要集中在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陕西,中原的河南以及西南的云南等地,而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包括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地区回族分布相对少。从文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略论“回回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回族缺乏其构成为民族的经济、地域和语言的显著特征,而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只是它的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有人说:“回族离开了伊斯兰教就不成其为回族。”似乎回族文化即集中反映为伊斯兰教。也有人说回族根本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回族文化就是汉文化,只不过是“汉族信奉回教”而已。我们认为,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回族也肯定有其民族文化的,无妨就叫做“回回文化”。因为这种文化既有其具体的内涵,也有其来源和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笔者曾提出了一个“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论点。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就教于研究回族的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4.
回族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是回族建构国家认同的过程。作为秉持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回族以主动调适和自觉融入的积极态度,吸收和承载了大量儒家传统文化,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二元文化属性和认同。在伊斯兰文化与汉儒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中,回族群体和国家政权和谐互动,持续强化在汉文化环境中的国家认同和"中国人"身份意识,成功实现了两种文化的良性对接,历史变迁中,回族及其伊斯兰教不断朝着本土化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银川会议上,有人首次提出伊斯兰教在回族中传播发展后,曾产生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点。他们认为,由于回族长期以来同汉族杂居,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族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以至各种习俗的熏陶,从而全部地或部分地将这些内容加以吸收.换句话说,也就是当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中国以后,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外来的伊斯兰文化与本土的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文化相互交往、渗透、融合,从而使在中国土地上  相似文献   

6.
宗教曾经是古代社会长期支配社会的精神力量和表征文化的外在形式.在伊斯兰教的构成体系中,教法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伊斯兰生活方式的典型体现,展现出广泛的社会整合与协调作用.伊斯兰法文化对伊斯兰国家和非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回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法文化通过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对回族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行为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成为回族穆斯林社会活动的一种内控性生活秩序,并构成多元格局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也是中国伊斯兰哲学道德观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哲学道德观对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穆斯林的伦理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族传统家庭婚姻伦理文化、政治经济伦理文化、自然伦理文化等都深受伊斯兰道德观的影响。对伊斯兰哲学道德观与回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是伊斯兰教宗教制度的一个分支,是伊斯兰信念在回族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中一种比较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一千四百年来,伊斯兰教以它幽深的哲理、古老的历史和巨大的社会能量,凝聚了数以亿计不同肤色的穆斯林群众。尤其它慎密而集体意识极强的宗教制度,更具有超强制性的权威,从而成为每个穆斯林必须遵行的神圣义务。伊斯兰教同阿拉伯民族原始的多神崇拜相比,在观念上已理论化,活动上  相似文献   

9.
桂榕 《学术探索》2009,(5):51-56
婚俗作为回族社区维护族群边界的重要文化机制,其文化意义在于拥有不变的伊斯兰教文化内核。本文以云南纳古这一著名回族社区为田野个案,试图建构和解读在纳古历史变迁中,宗教信仰与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人际关系如何共同编织回族婚俗文化之网的,就纳古回族婚俗的历史变迁进行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西北回族社区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人文背景。这种独特性决定了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模式必然具有独特性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发扬伊斯兰崇商、重商精神,通过积极的商贸活动来完成其“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开始其现代化之路。西北回族社区分布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之中,不同社区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和发展道路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宗教教派、价值观念等,这就使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发展道路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妇女观对西北穆斯林女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的妇女观是在阿拉伯社会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下形成的。伊斯兰教主张妇女在起源、信仰、婚姻、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在当时的观念中是比较开明和先进的。在伊斯兰教向各地区的传播中,受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其妇女观也发生了不少变异现象。我国各穆斯林民族除体现出伊斯兰教基本原理外,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往往是中国化的伊斯兰教,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妇女观受到“男尊女卑”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这在西北穆斯林社会中有不少具体体现。探讨伊斯兰文化中有益于促进妇女发展的思想观念,摒弃其中轻视妇女的倾向,对于促进西北穆斯林妇女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运兴,文运兴。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学研究的春天。宁夏社会科学院恢复建院以来,根据宁夏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丰富蕴涵,设立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对回族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通过20年的培养,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他们大都能独立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级课题,成为回族研究的骨干力量。他们已出版问世的著作有《回族史论稿》、《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回族人物志(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大西北对外开放的新思路》、《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  相似文献   

13.
《月华》是中国回族报刊史上最著名的报刊之一,它集政治宗教、学术文化、教育艺文等为一体,为弘扬伊斯兰教、倡导回族教育改革、发展回族文化、培养回族人才及增进各民族关系等起了积极作用。它的诞生是中国回族报刊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创时期的《月华》顺应时代的办刊理念,为弘扬回族伊斯兰教文化付诸的实践,以及经过扎实努力获得的不断提升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在长达70年学术生涯中,对回族史学理论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先生批判"历史无用"论,明确回族史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率先提出回族史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理论,回族史研究中"三个分不开"理论,指明回族史研究的现实功用;首次提出回族史研究目标,明示回族史研究方向;先生在回族形成与发展理论,尤其是回族形成时间、来源、构成成分及发展阶段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尤其是首次提出伊斯兰教是回族的一种民族形式的著名论断,解答了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这一回族史研究中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疑难问题;对回族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价问题,亦有开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强的凝聚作用,两者魂体相依。但在民国这一特殊的社会转型期,作为回族中坚的青年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却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之前以对真主绝对信仰为最终目的的伊斯兰教对当时的青年丧失了号召力,青年们开始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评价和看待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对自己的有用性来决定是否信教及如何信教。为了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宗教价值观,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伊斯兰教和青年的关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伊斯兰教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源远流长的广州回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南大门——广州,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古城,有着两千年向世界开放的历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站与终点站。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远在隋唐,广州即跟阿拉伯人架起了连结中阿友谊、文明的桥梁。广州是我国伊斯兰教最早的传入地,唐宋期间落籍广州的阿拉伯穆斯林,无论在构成我国回族外来成分之一上,还是在促进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渗透交融上,都曾为历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渊源上较系统地阐述了回回民族和呼和浩特回族的来源与沿革。文章还考证了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以及呼和浩特地区的教派、清真寺及解放后回族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建筑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这种本土化不仅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形制的选择,更体现在建筑所反映的文化变迁与观念变化之中。宁夏因成为以回族为主体的中国穆斯林主要聚居地,其清真寺也越来越受到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学科的各类社会人士的关注,由历史文本的探究、具体的清真寺建制出发,在空间的历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儒化之美、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9.
天课制度作为伊斯兰教法定的宗教戒律,被穆斯林视为"天命功课",为伊斯兰教义务性宗教赋税制度。本文以甘肃临夏市木场社区天课状况为个案研究,以此管窥西北回族天课制度。  相似文献   

20.
山西穆斯林与清真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的穆斯林是中国穆斯林的一部分,在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山西的穆斯林作出了自己应有的重要贡献。可山西的穆斯林状况如何?过去不大有人了解。1986年《宁夏社会科学》5期发表了《清代的回族分布》一文,其中只字未提山西的回族,显然是缺乏资料。又如197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简史》,几乎没有讲到山西的回族。因此,山西穆斯林及清真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后编纂回族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