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管佩韦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大陆封锁制度是拿破仑在对外战争中实行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它的目的是使英国在商业上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以致陷入财政枯竭,从而毁灭性地打击英国的整个经济体系,迫使英国屈膝投降,使法国在同英国的长期争霸中取得最后的胜利.1804年5月,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他在布伦港内建造大批船舰,并聚集了十五万军队,准备渡海进攻英国.1805年10月21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在特拉发加海角一次战役中,被英国海军击败,拿破仑只得放弃直接登陆英国的企图,被迫采取从经济上打击英国的政策.拿破仑在耶拿战役打败普鲁士后,进而占领柏林.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颁布敕令,开始实行大陆封锁制度.可见,“在拿破仑由于多次胜 相似文献
3.
宁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利用武力和经济双重手段在欧洲维护、扩张自己的势力,其中针对其宿敌英国所采取的著名的大陆封锁政策在拿破仑帝国史上起过重大影响,成了“整个帝国史诗中的全部经济斗争的中心,因而也是政治斗争的中心”。然而此政策仅推行了不到十年时间,就以1812年法俄战争爆发而告终结。为什么大陆封锁未能达到战胜英国的目的?本文试图就大陆封锁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实施的过程及其后果来阐述: 相似文献
4.
金贡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
从1806年起,为了战胜英国这个主要敌人,夺取欧洲乃至世界霸权,拿破仑开始实施大陆封锁政策。然而,这项完全是针对英国的政策,造成的重大后果不是英法的军事冲突,而是1812年的法俄战争;大陆封锁体系也因对俄战争惨败而土崩瓦解。为什么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会触发一场法俄之间的大战呢?它是怎样触发这场战争的?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6.
刘超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89-91
拿破仑对英国的封锁与肯尼迪对古巴的封锁,虽处在两个不同时代,但也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封锁的目的相同,不过封锁的环境、对象和结果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却不同。封锁揭示了封锁国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否则将会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7.
高芳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一样,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社会环境。那就是资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使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一旦工场手工业原有的技术工具,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薄弱的手工技术远远落在生产需要的后面,那么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条件就成熟了,工业革命就会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彻底的,它为工业革命的展开铺没了道路。但是法国大规模的工业革命直到七月王朝时期才开始,它比英国工业革命整整晚了半个世纪。这固然有种种复杂的原因,但与拿破仑推行的“大陆封锁”政策有什么关系?这仍然是史学界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董小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拿破仑的文教政策董小燕19世纪初叶的欧洲可以说是法国的欧洲,史称“拿破仑时代”。一般认为,拿破仑主要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而名垂史册。拿破仑的文教政策较之其军事天才、政治手腕、立法思想、外交韬略,固然要逊色得多,但它毕竟是完整认识拿破仑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 相似文献
9.
吴国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重大变化,以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从传统型产业向现代型产业过渡的90年代,大陆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明显增大,原材料与能源工业将加速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将优先扶持,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将逐步提高。产业结构的转型必将制约台资在大陆的产业投向和经济效益。然而,台湾当局对大陆的产业投资政策,却有违大陆产业发展的趋势,这对海峡两岸经济的互补向高层次化发展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0.
英法德作为重要的欧洲国家,是影响南海局势不可忽视的域外因素。近三年来,英法德的南海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调整,包括选边站队、军事跟进、反华鲜明等内容。这种调整既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量,又是对美国印太战略和南海周边国家对冲战略的回应。国别层面,英法德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对接程度、自身印太战略的转型方向、国家角色定位等因素导致其调整方式和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别。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助推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与军事化进程。然而,鉴于英法德三国仍需在中美竞争中寻求微妙平衡,其实际行动也受到域外国家身份、自身综合实力、中欧经贸关系、共同协调机制等因素的限制,其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止于一定限度。对于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中国应多管齐下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稳定周边关系、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管控中美分歧等措施严控其干预南海事务的范围和力度,充分限制和减轻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昌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如何看待“奇怪的战争”,是一个关系到如何正确评价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1940年4、4月间英法的对外政策的问题。此问题历来为史学界瞩目。笔者认为,搞清这一问题,既能加深理解战争与政策的关系,又能揭露英法在“奇怪的战争”时期的新的慕尼黑阴谋,因此,愿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2.
袁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8-30
20世纪30年代,随着法西斯德国的崛起,英法两国试图维持与德国的和平,并将法西斯这股“祸水”东引,望图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使苏德两国两败俱伤。为此英法不惜牺牲小国利益,对法西斯德国姑息养奸,终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一般通行的概念认为德军1939年入侵波兰是绥靖政策失败的标志,但本文认为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绥靖政策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14.
耿丽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40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近10年来,在中共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促使下,国民党的大陆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由消极、僵化、保守、封闭的旧大陆政策,逐步演化为消极中有积极、僵化中有灵活、保守中有进攻、封闭中有开放的新大陆政策。因此,研究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与特点综观40年来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可谓三部曲,即由推行以“反攻复国”、“光复大陆”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转变为推行以“三民主义统一 相似文献
15.
穆景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十九世纪,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争夺殖民地,侵占别国领土,亚洲是帝国主义角逐的主要地带,而地大物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朝鲜,便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帝国主义在远东角逐当中,最突出的是沙俄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导致一系列战争,给中国及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今天我们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对于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增强爱国主义思想,促进世界的安定与和平,将会有重要裨益。 相似文献
16.
自从李登辉执政以来,国民党各派政治势力在权力结构中沉浮消长变化较大,台湾政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各种情况看,台湾新执政当局正在推行一条“和而不统”、“一国两府”的新大陆政策,这必将对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产生复杂的影响。本文对此试作浅析。一、近年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演变过程台湾当局自从1971年被赶出联合国后,在国际上日益陷于孤立困境。同它维持“邦 相似文献
17.
试论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政策作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国策,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给朝鲜、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无穷的祸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对于大陆政策的研究,自然就成为历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对于这一政策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在什么时间形成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杨玉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伊丽莎白女王在进行宗教等改革的同时,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对法国及其周边地区采取积极防范措施,这对于英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威望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英国对这一地区与国家所采取的外交与军事策略加以粗略地探讨。1559年春,在堪市累济条约签订期间,伊丽莎白的使臣们竭力为结束自玛丽·都锋以来一直进行着的英、法之间的战争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并没有因该条约的签订而真正地解除来自法国方面的威胁。对英国的直接威胁在于这时法国的军队再度出现在苏格兰国家。当时苏格兰国内的形势十分…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是指退居台湾后的国民党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国民党的大陆政策是退据台湾后的国民党厘定两岸关系,处理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也是国民党攫取合法政治资源的一种策略性政策工具。国民党统治台湾50年来,为了维护在台湾的统治和利益,其大陆政策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陈永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4)
作者在台刊《中国大陆研究》第43卷第3期发表文章指出 ,中国政府深知欲深化国企改革 ,就必须解决企业债务问题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健全金融体制 ,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并重建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 ,故有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本文以政策分析的研究途径 ,就债转股政策产生背景、选择与形成、执行措施、效果及可能风险逐一进行分析 ,来探究内地实施债转股政策可能带来的效应。作者认为 ,债转股政策的实施 ,对减少不良资产的效用是有限的。但从试点的角度观之 ,实施债转股政策 ,将促使金融体系人才的培养、配套制度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