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民众社会心理建构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建构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扩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力的现实迫切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民众社会心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社会心理,用浸透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社会心理回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中国化,为国人构建起一个具有时代感的新的社会心理氛围,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纠正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强调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三、在解决时代课题中,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理论思维关系的论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论思维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对于解决时代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有着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它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联系,象一块钢铁铸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和历史根源的。它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土地上的传播与发展的方式,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似乎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一般是通过经典著作的学习与译介传播进来。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中国最初的萌发,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运用这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对人生审美经验和社会审美现象进行直接体察的结果。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著作的译介,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著作则要晚一些。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还是继承者,首先面对的是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而后才把一定的精力伸向审美领域。经典作家对美学提供出了原则性、纲领性的贡献,至于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丰富与发展,则有待于世界各民族人民在改造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心理问题,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一个重要课题,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普列汉诺夫曾经作过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可是在我国长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它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之外。近年来,才开始引起哲学界一些同志的注意和研究。本文就社会心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管理心理思想是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管理心理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针对性、科学性、阶级性、继承性、动态性等几个方面.探讨邓小平管理心理思想对于深化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达和毛泽东有着长期哲学交往关系,这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总体上,李达和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是相当密切的,也有晚年稍嫌生疏的时候,这是他们哲学思想总体契合、又有差别的反映,也是形势发展使然;李达和毛泽东在哲学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在哲学思想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李达和毛泽东的哲学交往,主导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宣传的历史。李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新形态建构的前提基础、关键方式和必要环节。2007年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召开,标志着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首次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同体的普遍关注。路径与形态的深入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核心主题、关键方式和根本目标。“中国马克恩哲学高峰论坛(2011)”的召开,标志着学界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路径及形态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当代课题的探寻和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的新路径探索和新形态建构的前提和关键。2012年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课题”学术研讨会,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课题的深度探讨和具体探索。与此同时,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哲学范式与方法论意义的哲学研究范式的含义差别、马克思哲学自身的思想性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新形态建构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课题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也是下一步亟需开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一个历史事实提升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结果,本质上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性精神的反思。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整体,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思想运动的视角,通过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其他哲学和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层次的内容和它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特征。这种考察将为我们思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理是对经济、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根源,因此要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基础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利于深化对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的理论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视域,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促进理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五层次社会结构中社会心理内涵与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缺位与成因分析、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与启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调查和分析、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理论分析和逻辑结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等基本内容;其次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心理基础研究的主要观点: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诉求,并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二元性、多样化特征,采取相应对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体现;加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辨证发展问题,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深化了我们对实事求是观点、生产力观点、群众观点、矛盾观点、质量互变规律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认识,这不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改造和创新,而且显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活力和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生前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密切关注着自然科学的进展,对科学技术领域里的每一个新发现,都由衷的感到喜悦。他用唯物辩证法考察、分析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各种问题,有着许多独到的发现。列宁说:“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作者在苏联政局剧变前夕所作的一次讲演,论述了当时苏联学术理论界的状况,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即历史唯物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应迫切研究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以不一断充实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也是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从事科学研究中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将其与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结构、核心、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世界的本质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第二国际思想家梅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重大理论关系与问题,二是阐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总体上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上述研究对从现时代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心理”是实际存在而又无形的东西,它容易被人忽视,但其作用却是极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心理”思想是普列汉诺夫的重要的理论创见,他把“社会意识”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给予社会心理以应有的理论地位,并辩证地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的发挥和发展。当前,合理汲取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巨大变化和发展,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更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这是使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力的基础。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适应时代要求,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具有独创性地发展了一素列科学理论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大胆实践.善于总结,独立自主地探索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形态,体现了深厚的哲学素养和深刻的哲学智慧,蕴含着崇高的哲学品格、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远的哲学意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视野,梳理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精神历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面向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的重大时代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切中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引领和塑造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