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凡芹  许志晋 《理论界》2009,(6):108-109
概括和把握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工程哲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但是学界关于工程特征的探讨或是限于"工程事实本身"或是在"社会工程"领域,这有悖于工程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的本质.本文以工程与社会双向互动关系为逻辑出发点,力图从科学性、经济性、生态性及人文性等四个方面对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进行疏理和探讨,以期构建科学的工程观,彰显工程的时代特征,建设人类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水电类专业对测量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提出水电类专业测量学教学目标,该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以提高测量学教学质量,为水利事业培养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既是我国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创新,也是我国外交方略与全球治理的"新战略、新工程、新实践"。基于哲学的分析框架能够有效地厘清其思想脉络、价值旨趣与实践指向:历史观上,人类解放构成"一带一路"的价值旨归与实践旨趣;本体论上,"一带一路"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阐述与中国话语,对于消解"虚假的共同体"的魅惑与构建"真正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价值论上,"一带一路"将全球正义作为其根本价值追求,是对西方"自由世界主义"的超越,为"应然正义哲思"走向"实然正义图景"创造了正义原则、正义规则和正义机制的支撑。"一带一路"所内蕴的哲思呈现一体性:人类解放是"一带一路"的核心主题和终极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的结构样态和实现路径,全球正义是"一带一路"的基本价值和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6):34-40
工程作为人类有组织地以项目形式进行的大规模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高效可靠地服务于人类的系统性活动,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与社会诸因素相互建构,因而是一个不断演变、逐步进化的历史范畴。从发展进程看,河流工程的性质和面貌尤其是人与河流工程的关系,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然而,偶然历史现象背后隐含着必然的逻辑,河流工程发展遵循的内在逻辑是:由古代工程、近代工程发展到现代工程,对应着"自然的逻辑"、"资本的逻辑"与"自由的逻辑"。在历史的逻辑进程中考察河流工程,科学地认识和全面深刻地把握其发展趋势与演化规律,能够在工程的境域内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河流可持续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建立和谐有序并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等提供协调发展动力的现代社会关系,是人类适应、依赖和改变社会的自觉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关系发展、变革和演进既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又是社会主体参与、设计、建构的创造过程。在社会工程视域下,现代"社会关系生产"的社会工程形态,合乎马克思"社会关系生产"形态的演进逻辑。现代"社会关系生产"的社会工程形态具有整体性、人本性、开放性和历史性等时代特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全球化与地域化的统一,构成现代"社会关系生产"的基本向度,以尊重社会规律为前提、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旨归、以构建民主和谐社会制度为目标是现代"社会关系生产"的三个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创新"无疑是当代人类尤为关注和最为着力的方向之一。在我国,从倡导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到提出建设"创新工程",进而规划和建构"国家创新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和时代性自觉。把"创新"既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哲学理念和共同文化意识,又作为一项直接的和现实的"工程"来加以设计、规划、组织和实施,并将其贯穿在全党全民的全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这意味着对于人类的创造本性的深度发掘和自觉运用。它不仅将对中华民族的今天产生极为现实和深刻的积极影响,而且将直接促进中国和人类的跨世纪发展。创造是人…  相似文献   

7.
"周亡王九年"不应该是携惠王被晋文侯杀后的九年,而应为周幽王亡后的九年。"廿又一年"应属晋文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60年)。周幽王亡年(公元前770年)与晋文侯二十一年中间正好相隔整整十年。考虑到文侯迎立平王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可能会有一年半载的差异,那么九年之说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是反思工程本质的逻辑起点。区别于动物基于本能的社会性,"人的规定"决定了工程的社会性的人类属性。由于实践,人的规定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于工程活动中,通过进一步的符号化过程,工程的形而上本质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9.
"参差对照"是张爱玲的写作观,这种对照的写法在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中也得到圆满体现.<小团圆>的题目和内容是爱和幻灭的对照,整篇小说都是围绕九莉"万转千回"地寻求爱和一次次爱的破灭写就的.九莉对爱的渴求源于母爱的匮乏,爱的幻灭源于对母爱的幻灭.正是在疏离紧张的母女关系下,九莉才会有自我的分裂和冲突,才会对爱一边呼唤、一边绝望.<小团圆>就是一出母女冲突下的"对照记".  相似文献   

10.
古图之最与测量学创始人王继光引言:谨以此文献给共同关注中华民族科技史起源的人们。说到地图,早先人们认为公元150年的希腊托勒玫图曾是古图之最。说到测量学创始人,认为公元前6世纪希腊学者塔利斯是测量学鼻祖。由于测量出金字塔高度而名垂千古。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的法律意义--从纳税人权利的保障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从纳税人权利义务的归位,权利意识的提高,权利本位范式的主导,强化法律保障并建立相关的配套规定,限制公权的扩张,树立"权利契约"观念等角度探讨纳税人权利问题,认为纳税人权利的保障是税法公平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当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2.
论人文社会学科中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僭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脑中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用以建构理论的理论思维,它按照从前提逻辑地推出结论的法则运作;一是用以设计工程的工程思维,它需要将不同层面的若干理论系统非逻辑地整合在一起.在自然学科中,理论学科和工程学科划界明确,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分工清楚;但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没有"理"工"之分,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常常混淆在一起,相互僭越的现象十分普遍.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人类正当运用理论思维进行理论建构的典范,又是僭越地运用理论思维进行工程设计的典型.理论思维不能用于工程设计,否则工程不可实施;工程思维也不能用于理论建构,否则理论不可信赖.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区分"理科"与"工科",进而在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之间严格划界,对于提高人文社会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班固在《汉书》中将"制律九章"与"萧何次律令"并提,表明两者不矛盾,具有鲜明刑罚色彩的律九章是萧何的工作重心,而非其制律工作的全部产物,律九章成篇过程是在全面继承秦律基础上,以"次"的方式,制作汉律,其产物也不只是律九章,因为很多律篇都有刑罚内容,但当这些律篇部分刑罚内容或全部刑罚内容被"次"入律九章时,其他诸律也是"次"后的产物,这一点在《厩律》成篇过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之所以萧何采用编次的方法是与汉律结构组成可划分为自然章句与篇章有关,编次不仅使汉律苛酷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律九章非系统倾向非常明显,与人们习惯称之,使人常联想为系统法典的"九章律"相去甚远。萧何编次秦律有增有删,并对秦律内容作了力所能及适应时代需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14.
生物产业被列为浙江省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推进生物产业强省战略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注意强调"四大转变",即布局导向由点状分布向集聚推进转变;发展方向由一哄而上向重点突破转变;经营模式由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变;政府职能由行政主导向政策诱导转变.同时推进"三大工程",即生物产业基地创建工程、生物企业创业创新工程和生物发展领域重点突破工程等三大工程,实现浙江省生物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九"在古代文体史上虽未被列为一体,但现代已为不少学者承认可单独成体."九"体命名源起于古乐曲名<九歌>,开创于屈原<九歌>、宋玉<九辩>,在汉代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以悼屈抒怀为主要内容,袭用<九歌>、<九辩>、<九章>、<离骚>的句式、语词、意象,形式上多分为九个部分,语言多用"兮"字的文体特征,遂使古乐曲名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体式.  相似文献   

16.
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提高测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就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粤风续九》辑有五卷百余首浔境的地方民族歌谣,录有涉及本书及粤地风俗的组诗百余篇,又有多篇涉及诗歌批评与民族风俗的序跋之文,材料丰赡,是一座尚待开采的富矿。该书曾因"亡佚"而产生了诸如《粤风续九》的编纂、传本情况,《粤风续九》与李调元《粤风》及相关清代笔记著作的传承关系等纠缠不清的问题。鉴于《粤风续九》所载的"刘三妹"二文及相关歌谣在刘三姐传播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本文拟澄清其所载录的"刘三妹"故事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孔子“友道”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孔学的宗旨是以仁爱精神唤醒社会伦理责任和人类道德理性的自觉,其交友之道是当今化解社会矛盾,整合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友"及如何"交友"、"择友"、"处友"等交友之道,可以概括为重交友、慎择友、善处友的九字原则,是现代人格塑造及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本文以"交友"为中心,探寻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朝武宗会昌五年(845年),74岁的白居易在洛阳与胡果等六位年纪在70岁以上的致仕官员举行"七老会",后又增李元爽与僧如满二人,遂称"九老会".白居易的"九老会"是中唐以来士人追求以闲旷心态为官处世的风气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段风流佳话,引起了后人的纷纷仿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士人举行了很多仿慕"九老会"的集会,围绕这些集会产生了一大批以次韵酬唱为主要形式、风格闲适的诗歌,这些诗歌实际上属于"白体"范畴,为宋代诗坛增添了一份特有的闲适面貌.  相似文献   

20.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隶属雅舞之庙祭乐,为成王朝的史官、乐官及鲁公为祭祀周公而作。"琴舞"之称与祭祀周公时为季夏、古乐八音与四时八风的对应密切相关。禘祭大乐由"降神"和"正乐"两部分组成,庙祭乐舞"迎神"所奏曲、辞皆同,以及"九成"乐章声调系统的具体应用,为正确解读《周公之琴舞》前后两部分内容提供了文献依据。"降神""皆不过金奏升歌一二节",则说明了"元纳启"四句歌辞的完整性,该部分出现的"琴舞九絉"是指配合大祝、鲁公及众助祭者九献之礼所作的九成乐曲演奏,词同"升歌"。"正乐"部分的"九启""九乱"亦合而为"琴舞九絉",其所对应者为祭祀人鬼所特具的《九德之歌》《九韶之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