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20年7月,我从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中高职贯通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千纸鹤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活动与文案策划。回想起毕业前求职时,我参加了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和面试,最终才获得了现在的工作机会。在求职过程中,我走了不少"弯路",有挫折、有惊喜,也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我应聘成功,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咨询公司上海总部的审计专员。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苏州、深圳等地设有分公司,协助外国投资者顺利进入中国,并持续为其提供会计、税务和财务咨询方面的专业服务,发展前景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编辑:您好!我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室内装潢设计专业的陈菲。因为从小喜欢美术设计,所以中考时我报考了商业会计学校的这个专业。虽然学习的过程很辛苦,但我还是乐在其中。应该说,我们学校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是很高的。但是,在周围亲戚朋友眼里,商业会计学校的特色专业是商务、会计类专业。每次我和别人提到在商业会计学校读书,别人总以为我是学会计的,当我说明是读室内装潢设计专业时,别人就会很诧异,可能认为我是没实力,所以只能将就着去报考"冷门"专业。这个误解也让我开始为毕业后求职担心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大学同学Helen从美国回来,在一家外资独资企业任职。偶与我聊起招聘新员工的事,便说:"看应聘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多数令人满意,可一看到本人,只想说一句话:"同学,请回去换好衣服再来。"原来,他们遭此冷遇,只因"清一色的T恤加牛仔"。她接着道:"在美国,求职面试前,大多数人会先去形象与礼仪公司进行咨询,了解穿什么、说什么,甚至如何站、坐等肢体语言都要掌握,直到做好充分准备才去应聘。"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生最重要的几个瞬间里,第一次求职一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每个刚刚毕业的应届学生都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得美丽又多彩,而第一次求职则是起点。我的第一次求职不算成功与完美,但正是由于这些不完美,我越发清晰自己适合做什么。放弃专业大学里的科目和专业形形色色,除了自己的必修课,还有许多选修课程供人挑选,不少同学也会选择辅修专业,这样毕业时可以多个学位证书。双学位毕业,看起来多么"高大上",最重要的是双学位能够拓宽我们的就业道路。  相似文献   

6.
有时求职简历被PK掉,并不是出现了什么致命性的差错,往往只是因为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因此,要想顺利越过求职的第一道关卡——简历关,制作简历时就要注意处理好一些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团委工作,报读"青干院"1994年,许建忠在共青团青浦区委员会工作时,报考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前身是上海团校)并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就读于公共管理系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在职学习不同于全日制学习,对许建忠来说是一种考验,但他能安排好工作、照顾好家庭,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学习之中。他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探讨。时  相似文献   

8.
包嘉逸原来是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到猎头公司实习,毕业时被猎头公司录用为正式员工。据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就业办主任包蕾老师回忆,在校时包嘉逸比较内向、文静,在班里并不出众。那她为什么在毕业后能顺利进入猎头公司呢?这还得听听包嘉逸本人的说法。"我是一名中职毕业生,因为在校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这为我进入猎头公司奠定了基础。而让我感受更深的是,我很适应那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实习中我不放弃每一刻学习的机会,从中学到了许多对自己一生有用的职业素养。"包嘉逸对笔者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人说:职场软实力,人生硬道理。我有一位朋友根据自己求职的经验教训及社会需求,前些时办起了一个"软实力"培训班。这位朋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顺利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物流。第二天,老板为朋友等新员工在一家歌城举行欢迎晚会。席间,老板让朋友唱一首歌,给大家助助兴。朋友一听傻了,连连摇着手说,我唱歌跑调,还是不唱了!老板听后一脸不高兴。不久,朋友的岗位变动了,公司让他做起了文秘工作。他去询问老板,说自己真不适合做文秘。老板却意味深长地说,物流工作免不了要陪客户,唱唱歌是最普通不过的了,你却不会,物流工作你胜任得了吗?朋友愤然辞职。在后来的求职中,连连碰壁。此间,朋友也知道了包括"会  相似文献   

10.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上海一所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班里,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英语补习班,给自己"充电"。因此,在老师的眼中,我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好学生,可在同学们眼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上海大学材料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现为上海科技馆工作人员。受疫情影响,刚过去的一年被很多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我不这么认为。从2019年9月开始求职到最终确定工作,我收到了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回顾自己的求职经历,我觉得只要有心,做好充足的准备,机会其实比想象中的多。在这里,我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求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青年学生如何更好地求职就业?能否创立一家公司,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求职培训?我非常看好……”“祈岐黄之术,佑炎黄子孙;尝神农本草,促人类健康。我想从自己所学的中药学出发,创办一家药用植物盆栽公司。中医药养生是时代趋势,在家种植中草药的可行性高、实用性强、安全性好,既可以美化家中环境、收获乐趣,还可以吃药膳调理身体,一举多得,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3.
小迪是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3个月前的一天,小伙子主动找到了我,说他几次求职均告失败。我一边听着他的诉说,一边想着如何帮助他:是他专业不好吗?不是,如今旅游业增长较快,就业机会很多。是他能力差吗?不是,小迪在校期间品学兼优。那他求职一直未能如愿,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看他愁眉不展、急切求助的样子,作为职业指导师,我也十分为他着急。通过分析小迪递给我的求职资料,我找到了他得不到雇主青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我开始了在长乐—霍尔姆斯职业学校涉外秘书专业的学习生活。2003年毕业后,我顺利地进入了所在的公司——上海华傲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了一名文员。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是专业信息杂志,一个是举办才市的佼佼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求职者快速就业,他们走到了一起。2002年11月末,上海《成才与就业》杂志与上海东方人才交流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协议,将求职信息与招聘会联动,配成“就业套餐”建起求职高速路。《成才与就业》杂志是上海市教委所属的一本半月刊杂志,其前身是曾两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上海成人教育》。2000年更名为《成才与就业》后,在该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沪上小有名气的专业类期刊。今年,他们将凭借就业、培训、留学三大版块的互动和中外合作办学、民办高校招生、暑期培训、留学国际语言培训及企业培训课程等六个展会向每位读者提供最为前沿、适用的信息,真诚帮助读者“求学、求职、求成功”。而成功创  相似文献   

16.
谎言害己     
为求职我曾编织过不少谎言。当初的想法是:撒谎能使求职更顺利,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谎言曾几次将我推到非常难堪的境地。那年我第一次出门打工,找到一个老乡,他所在企业的老板答应给我10分钟的面试时间。我很紧张,因为自己既没有高学历,  相似文献   

17.
求职经历: 小高是上海人,所学专业是名牌学校热门专业,可以说毕业后到国营大、中型建筑企业工作不成问题。他的父母也主张他去这样的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8.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求职竞争,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在考虑如何先行一步,抢得致胜先机。在求职场上,我无疑是幸运的,顾利获得了数家知名跨国公司的OFFER(录取通知书),一些同学笑称我为"OFFERQUEEN"("录取女王")。纷纷让我传授"面试心经",在此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外企求职的几点感  相似文献   

19.
我的择业过程很顺利,这归功于大学期间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勤工俭学这一段社会实践的经历,正是这一段经历在我将来的就业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很多业余时间也花在了研究课题以及做各种计算机软件试验上。在大二暑假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上海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一起来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希望在那里能够找到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让自己多一些动手实践的机  相似文献   

2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身经百战的应届生们,自然不会放松对"简历"这块敲门砖的精雕细琢。虽然说简历的精美程度与实际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多数面试官也不会仔细阅读你的简历,但毕竟简历决定着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笔者根据多年的招聘经验,给正处于求职调整期的毕业生们如下建议,希望大家在2015年的求职中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