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改革和开放,人们的利益观念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一方面,人们普遍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与利益之间的同一性必须从过去那种被阉割的状态中重新恢复过来,活动同利益之间必须“挂勾”,活动必须讲效益,这是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这种观念体现了人们对改革产生了一定的适应力和承受力。另方面,利益观念的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如某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改革中出现的部份人劳动致富的问题,在伦理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先富作为一种新事物,究竟它与道德的关系怎样?它是否会助长人们“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先富是满足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现实手段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脱离物质利益的道德是不存在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恩全集》第一卷第82页)。“我们的道德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伸出来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52页)“人类道德的发展,一步一步跟随着经济上的需要。在这种意义之下,可以应当说,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普列汉诺夫哲  相似文献   

3.
以“民族国家”出现于近代西方为据而认定“国家利益”形成于近代西方的观点,混淆了 “国家”与“民族国家”、“国家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如同民族国家本身只是国家的一种具 体形式,“民族国家”是“国家”的种概念一样,民族国家利益也只是国家利益的一种具体形式,“民族国 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种概念,而不是国家利益的全部外延。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概念还需要理清 国家利益意识与国家利益本身、国家利益与国人利益、国家利益与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家利益与公共 利益、现实的国家利益与理想的国家利益、实际的国家利益与声称的国家利益等等之间的关系。弄清这些 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概念,深入研究国家安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玉秋  梁成 《理论界》2005,(10):54-54
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土政策”和“阳奉阴违”等现象,造成政策执行难。本文针对当今政策执行难现象深入剖析了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探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一、权力的经济性质与经济学意义 1、权力的经济性质。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里的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或称为经济利益。没有这些利益和利益关系,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而当与一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利益、利益关系出现对立和冲突时,权力作为维护一定的生产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存在也就出现了。最初的权力来自于习惯,而当利益、利益关系出现尖锐对立时,法的权力就出现了,这是依靠国家暴力来维护的权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的规则概括起来,设法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大量材料和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并就“社会是否出现了两极分化”、“是否产生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怎样认识中产阶级和小康大众”、“怎样看待社会公平”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强调指出,体制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改革、发展的稳定机制最终来自于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与协调。因此,要把经常考察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关系的变化作为政策制定和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而研究与正确认识经济规律,则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为此,罗生智同志在《社会科学辑刊》第一期上发表了《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一文,提出了这样一些观点:一、“生产力是经济规律运动的最终原因”;二、经济利益是经济规律运动的客观动因,经济利益的矛盾是经济规律运动的内在矛盾,正是经济利益矛盾推动经济规律运动和发展”;三、“经济规律运动的结果又表现为人们的经济利益。”罗生智同志这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涉及作者、出版者之间因出版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复杂利益关系。因此,必须用著作权法正确调整著作权人与合法出版者的利益关系,才能充分发挥著作权人和出版者的积极性,使作者创作出更多的优质智力产品,使出版者出版、发行更多的文化、科技图书,才能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这一历史使命的重任,由著作权法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和出版者的出版权来完成。 (一)著作权与出版权 人们经常见到电视屏幕出现“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一些报刊社发表声明也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有的图书在扉页上也印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等字样。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没有制定著作权法,人们的著作权观念还不曾建立,作者不知如何去维护自己殚精竭虑所创作的精神产品。也由于人们传统观念缘故,对著作权和出版权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人们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几十年来已习惯了的诸多“公理”性命题。社会经济关系说到底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长期以来,在政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认识上形成了一系列“定势”,其中不乏传统体制的产物,以此来指导改革实践,必然使政策制定和行为选择步入“误区”。80年代发生的种种磨擦、矛盾和反复,深刻表明了,深化改革必须解决造成“误区”的深层关系。为此,有必要重审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中的若干“定势”。  相似文献   

10.
我同意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竞争,但不同意“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的观点,不同意把商品经济作为竞争产生的唯一的、决定的条件。我以为,竞争是一定所有制条件下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矛盾的产物。从竞争的内涵看。列宁指出:为共同市场而劳作的独立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做竞争。独立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们经济利益的关系。因此,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竞争,反映的也只能是人们相互间经济利益的关系。从竞争的动因看。竞争具体表现为争夺市场的势力和地位的斗争,似乎竞争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其实,商品交换本质是人们经济利益的交换,没有不同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商品生产和竞争不会出现。商品生产和竞争之间不存在谁产生谁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义利之辩”即义和利及其关系问题始终是纠缠中外伦理学史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更是中国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根主脉。时至今日,利益原则得以肯认与光大,尤其是市场经济导向的确立更加凸现了个人利己性的价值和意义,随之也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道德的社会的负性影响,“义利之辩”再次成为人们的理论兴奋点而沸沸扬扬。义者,应当,符合道义之谓也。利者,利益也,包括私利和公利;而在义和利的特定关系链中,做为与  相似文献   

12.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环境中,面对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谋取利益的不正当的手段,人们对“集体主义”产生了困惑甚至怀疑。这使得我们必须在理论上予以正本清源,对集体主义重新认识。 (一)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其存在的客观现实基础。道德是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风俗和习惯来调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内容不断深化,社会关系也日趋复杂,进入阶级社会后,  相似文献   

13.
刘海泉 《东岳论丛》2002,23(4):60-61
正当的个人利益 ,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毛泽东同志也说过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 ,就是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 ,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认为 ,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 :“集体主义作为公…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利益的实现途径和利益的追求方式尽管不同 ,但却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人们各自间的利益关系具有相关性。许多先秦学者 (史称先秦诸子 )在研究管理问题时 ,认识到了利益问题最重要的内在规定性就是利益的相关性。管理者若不能处理好管理阶层内部的利益问题 ,就会产生“君臣异心”的矛盾 ,“害身而利国 ,臣弗为也 ;害国而得臣 ,君不为也”1 ,如果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则会危及管理阶层整体利益的实现。管理者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管理阶层内部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整个管理阶层齐心协力搞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中的街谈巷议,社会思潮的激荡,心灵的震颤,所发生的各种思想问题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利益关系的变动即利益再分配有关。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改革的深化将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更为深刻的调整,”“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说在产品经济和“大锅饭”体制下,人们的利益要求还能被抑制在心理的深层,“空对空”尚可应付得了的话,那么,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1.英雄主义和自然主义 近来,“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类中心主义被解释为“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者们主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不是万物的尺度”。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利益并非是今天就有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不过在“家天下”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家利益一般称为“天下之利”、“社稷之利”、“朝廷利益”等等。只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后,“王朝利益”或“社稷利益”等才正式转而成为“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重视人们群众正常、合理的利益要求,及时地研究、调整社会各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里的一个概念,原指那些以利己为动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单位和个人。具体说来,它包括消费者(效用最大)、投资者或企业主(利润最大)、劳动者(收入最大)以及政府和土地资本所有者等。承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合理地引导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会增进社会利益,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人”概念亦可为我国借用。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目标,个人利益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我们过去那种片面强调共同利益,而忽视甚至否定个人利益,只能延缓社会主义建设。在承认人们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属于正当行  相似文献   

20.
所有权可谓是人类享有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关系到人的自由、人格乃至整个社会秩序.从私有财产产生以来,人们对所有权的观念经历了从“所有权绝对”到“所有权社会化”的变化,在近现代立法中体现为针对所有权的限制性立法,这也反映了国家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由“守夜人国家”向福利国家的转变.在人们联系如此紧密、各方利益和权利交织的社会中,只有在立法中兼顾不同主体利益的平衡,对所有权施以适当的限制性规定,才能实现各方权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