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有人会问: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房子,养老是没有问题的。只有一套房子的怎么办?其实,有一套房子也一样能够以房养老。方案一:可以采取卖房办法筹措补充养老金,但不是卖给外人,而是把房子卖给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沈克明美 《社区》2014,(3):58-59
我在美国住了二十五年,而且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还没有见过或听说过周围的老人把自己的房子向银行抵押贷款“以房养老”安度晚年的。政府安排老人安度晚年计划中也没有“以房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使得“以房养老”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是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据了解,“以房养老”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于2014年一季度出台。而近几年来,已经有一些老人选择用房子作为资源,为自己的养老提供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4.
老树 《老友》2013,(11):12-14
“以房养老”十年探索 央视网2013年9月14日的文章《什么叫"以房养 老"》对"以房养老"的界定是,“以房养老”指房屋产权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在评估老人年龄、房价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固定养老金,房主仍可居住。也有些地方,“以房养老”通过“租房置换”进行,即公司将原房出租,老人人住养老中心,租金用于抵扣老人所需费用,房屋产权不变更。在国外,“以房养老”是一种成熟的金融养老方式,但在国内,这种做法却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华夏 《社区》2011,(34):4-4
北京市民政局网站发布“十二五”时期北京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以房养老”概念,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以房养老”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戴先任 《社区》2014,(16):5-5
在北京的两个街道已经开始部分用上“社会化养老服务运营监管平台”,解决居家养老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家庭,子女还可以远程“遥控”帮助开门、关灯、监控老人的安全情况。“智能养老”系统可将老人生活规律及子女联络方式进行记录,比如老人在卫生间待了很长时间,这些异常信息就会发送出去,子女可请社区人员或志愿者上门了解。  相似文献   

7.
李玫 《社区》2006,(21)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最早源于荷兰,发展成熟者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老人中出现了一些有房产而缺现金的老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由此产生,成为养老体系的又一有力补充。美国银行推出的这种“以房换钱”、“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在退休老人中颇受欢迎。比如,67岁的安德鲁是美国的一位退休老人,他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和存款,生活不缺保障。但他还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每月定期从银行借款数百美元,用来旅行、购物,享受生活。事实上,“以房养老”在美国老年人中并不少见,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被称为“倒按揭”,在美国,它的全名是“住房现…  相似文献   

8.
《山西老年》2014,(1):10-11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及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至此。“以房养老”便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虽然,“以房养老”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具体操作方案还在酝酿之中,按计划“以房养老”政策会于今年上半年试行推广,但是,“以房养老”一经发布,便立刻触及了养老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神经,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吉兰 《社区》2004,(21):58-58
目前“以房养房”者不在少数。所谓”,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出租旧房,用所得租金偿付银行贷款来购置新房。二是投资购房,出租还贷。买一套用来自住的新房后,再买一套租价高、升值潜力大的房子专门用来出租,用每个月稳定的租金收入来偿还两套房子的贷款本息。三是将旧房出售或抵押,再买新房。一般的“以房养房”方式,主要是满足购房筹资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以房养房”场的发展,“以房养房”愈热,开始由单纯的购房筹资行为演变成一种购房投资行为,形成了房地产领域内一个新的投资群体——新房东。但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以房养房”…  相似文献   

10.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近来兴起的“以房养老”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关注。本文归纳城市居民“以房养老”的三种方式,以供养老。移居郊区,出租市内住房有人认为城市是年轻人“打拼”的世界,并不适宜老人居住。因此,有些老年人就选择了“以房养老”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许义平 《社区》2005,(20):10-11
居住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无论你是不是有子女赡养,都可以享受到由政府拨款的居家养老服务,仔细算来,政府每年要为这些老人人均支付2000元,并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自2004年开始,宁波市海曙区积极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的全新探索,构建起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体系,在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的同时,创造了居家养老服务就业岗位,走出了一条就近、便捷、专业化、低成本的“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李佳徽  王瑶 《社区》2014,(18):30-30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台东三路的张成信老人,今年76岁。由于疾病缠身,腿脚不灵便,张大爷只能躺在床上打发时日,非常苦恼,子女也被拖得筋疲力尽。听说街道成立了一个“失能老人之家”,张大爷的子女就到这里来咨询。经过工作人员对老人的需求评估后,现在不但会安排“阳光养老事业平台”的大夫定期上门为张大爷做康复护理,而且社区的志愿者也经常上门与他聊天下棋。张大爷的女儿高兴地说:“老爷子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和心理疏导,他的身心肯定都会逐渐好起来,我们一家人真是太感激了。”张大爷所享受到的服务,就是近日在台东街道芙蓉路社区“阳光社工助老服务社”正式启动的“中央财政一市北区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这也是目前市北区首个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13.
长深 《中华魂》2014,(5):35-35
正"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据媒体披露,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2014年一季度出台。(2013年9月16日人民网)所谓以房养老,就是将自我住房抵押给银行,然后从银行按月领取养老金,就是住房抵押贷款(倒按揭)。这项设计颇有创意,毕竟养老不能国家全包,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既可减轻政府、老人及子女的养老负担,又有利于盘活房屋资源,可谓一举多得的明智之举。2012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面对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解决养老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人们对"以房养老"早有耳闻。多年前,北京、上海、南京、长春等地的一些金融机构也自发做过尝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意味  相似文献   

14.
胜秋  王子豪 《老友》2012,(8):54-55
“前夫前妻”“后夫后妻”“先房子女”“后房子女”……再婚老人的家庭、财产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再婚老人出于对财产的考虑、对双方子女的考量,乃至对晚年及后事的考量,就经济方面实行了“AA制”。钱财问题事先有个约定,能避免纠纷,有利于婚姻的稳定、婚后生活的和谐。但也有人认为,再婚老人在钱财问题上划清界限,等于在夫妻之间挖一鸿沟,会使夫妻之间产生隔阂,让日子“越过越冷”,最终导致情感湮灭、家庭破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地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对地方政府的养老责任形成了挑战。而作为新兴养老模式的“以房养老”,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是一种良好的补充,在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养老压力。但是地方政府推广“以房养老”的过程并不顺利,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在推进“以房养老”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来明确地方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并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调查数据,从老年人的需求和意愿出发对以房养老进行可行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有配偶、无子女、健康状况好、对子女生活照料支持不满意的老年人,接受以房养老的可能性更高。而从老年人收入、自有房屋产权、居住安排、子女数及子女支持满意度等方面的特征来看,以房养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方式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住房消费是最好推动的,同时也是最难推动的。好推动是因为人们亟待释放压抑已久的住房消费行动,没房的想买房,有房的想住更好的房;难推动是因为住房的花费是家庭消费中最大的,工作20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并不见得够买一套房子。即使买房钱凑齐了,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要买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不容易,而要对付房地产商家设下的陷阱圈套就更难。本刊的特别策划就是要“借您一双慧眼”,让您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房,享受更优的服务。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房  相似文献   

18.
假日情缘     
每到国庆长假,总有两种情缘:出去亲近大自然,还是把电话拿起来,说:“妈,我要回家?”——旅途和家道,对于生活在异地的中年人来说,是两份都该偿还的账单;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朝思暮想的一种假日情缘。大部分作子女的,总认为给老人们点钱,或买点衣食用品,就算对老人孝敬。说实话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满足——满足于比那些每到双休日就到父母家“吃公家”,自己不努力、不争气、不愿吃苦,倒像是父母欠下他一辈子似的张口要这要那的子女要好一些。其实但凡经济上能过得去的老人,并不希望花子女的钱:买些花哨时髦的东西,他们心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基线数据,将养老需求和代际支持结合起来考虑,对空巢老人和与子女同住的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群体内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空巢老人相比,有老人同住的子女家庭在经济支持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的养老负担更重;低龄空巢老人、城市空巢老人以及老年夫妻户是自我养老的相对优势群体;高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以及独居老人普遍面临养老需求大但代际支持弱的困境,并且这一困境呈现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地,精明的温州人转战中原,挺进京沪,低买高卖,把许多地方的房价“抬”上了天。在美国的温州人也一样精于此道。纽约有许多“炒”房的温州人,他们有的买好几套房子,然后租出去,以租养房;有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还有的专门低价买旧房子,把它装修一番后再出租或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