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物价猛涨,暴露了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矛盾。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消费基金膨胀,突出显示在财政支出膨胀和信贷膨胀上,这又是通货膨胀和物价猛涨的直接原因。目前存在的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矛盾,市场紧俏商品的短缺和劣质滞销产品积压同时并存的现象,正是国家宏观调控严重失衡造成的。由此说明,在治理整顿中,之所以发生市场疲软,除国家压缩总需求外,还有就是产品脱离市场的需要,而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态势险象环生,总量失衡和结构偏畸相互钩连、螺旋推进。总需求膨胀是结构性膨胀,总供给短缺是结构性短缺。因此,结构调整是紧缩和治理整顿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严重失调、失衡、失控的结构又是和不合理、不正常的经济利益关系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不仅是国有制下“短缺”经济的一种结果,而且也是我国结构失衡在总量形式上的表现。在我国的通货膨胀后面,总能找到结构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一 产业结构失衡是引起和加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1 一般而言,一国出现持续的物价总水平的连续上涨,其最直接的原因总是总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引致货币超量发行。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是一种需求拉起型的通货膨胀。然而,也要看到,不仅总量失衡背后还有更深的体制与结构原因,而直我国的通货膨胀本身既有总量失衡引致的价格上涨,也有结构失衡拉起的物价上升。  相似文献   

5.
通货膨胀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其本身即货币发行量过多所造成的物价上涨,不存在特殊性。因为超量货币的运动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但是,产生通货膨胀在带有普遍性的同时,不可否认不同地区也带有一定特殊性。本文试图在探讨全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同时来分析贵州的一些特殊性,以利我们把中央的治理整顿措施同贵州的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正> 一、当前的经济运行状况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曾一度被描述为“短缺经济”,在该体制中,需求持续地大于供给,形成很大的通货膨胀缺口。我们曾经指出,在一个由供给驱动的经济体制中,这种状况只能产生于生产过程本身。这种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本质特征——“需求过旺”,1989年以后却在我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效需求不足”。1991年,需求虽然有较大的增长,但供给也开始有较大的回  相似文献   

7.
历时三年多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社会总体供需失衡态势得到抑制,市场物价持续稳定,恶性通货膨胀局面已得到明显控制,经济环境大为改善,经济秩序也有明显好转。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些经济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某些经济矛盾甚至还有所激化。这些问题与矛盾在金融方面的集中表现是,通货膨胀缺口依然存在,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经过短期缓和之后,又在加大,高通货膨胀率死而复燃的可  相似文献   

8.
亚诺什·科尔内认为“短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生产资料短缺也是长期存在的。虽然当前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固定资产投资有所紧缩,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银行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得以初步控制,使生产资料供求矛盾有所缓和,但是这种供求缓和的基础仍很脆弱,在总量失衡、结构失调的大氛围中很难持久,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从国情出发,建立和运行一系列调控机制,加强对短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通货膨胀理论和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目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结论认为货币供求数量失衡和结构失衡、商品供求失衡和外部失衡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输入型通货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993年以来,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由温和型向恶性型发展,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能否有效地抑止通货膨胀直接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对通货膨胀现象作些理论分析,并提出遏制通货膨胀的若干对策思路.一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当流通货币量超过可供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总和时,势必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上涨,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就是说,通货膨胀包括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纸币发行过多,这是产生通货膨胀的起因;二是通货贬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纸币这一价值符号代表的金量减少了,这是实质;三是物价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标志.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理论界有成本推动说,体制转轨说、结构说,还有价格改革说等等.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总需求的存量和增量都大于总供给,这样在需求拉动下,扩大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商品可供量.结果价格上涨,由此引发了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投资需求,一是消费需求.社会总需求膨胀既可表现为投资需求膨胀,也可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还可表现为两者同时膨胀.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曾对社会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原因作过多方面分析。例如他们指出,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下长期存在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在经济结构上,国民经济两大部类失衡,积累过高、消费短缺;在宏观经济决策方面,倾向于以追求增长为主要目标,忽视效益、忽视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在经济机制方面,垄断经营占主导地位,形不成真正的竞争,缺乏使价格自行下降的机制;微观经济组织内部机能不全,缺少自我约束和自负盈亏的能力等等。他们认为,这些因素都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这些见解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商品的短缺,供求的不平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下都会出现,即使是在生产过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也不是所有的商品每时每刻都是供过于求的。因此,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商品是否短缺,而在于这种短缺状况是否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是否不断地把这种状况再生产出来。如果这样,社会经济就是一种短缺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短缺经济的最大弊端是扭曲和扼杀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上直接发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面对来势凶猛的高通货膨胀和经济秩序混乱,中央作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重大决策,中国经济生活的航船,突然改变了方向。由于此次紧缩是在体制转换进入关键时期发生的,经济体制已不同于以往,通胀率高和经济秩序混乱的程度也前所未有,因而治理和整顿也引发了经济生活中积蓄已久的矛盾。人们对是否应继续紧缩的分歧愈趋明显。一部分经济学家指出,治理整顿以来,总需求过大、通货膨胀尚未得到有力抑制,而经  相似文献   

14.
论反通货膨胀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反通货膨胀成本管怀鎏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通货膨胀是困扰我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一大顽症。当前,多角度地研究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对于探索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有规律,从而更为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一全新的角度,提出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通货膨胀作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举世的注目。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的公开化和恶性化,治理通货膨胀的呼声与日高涨,执行反通货膨胀政策更是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政策期望。在当前,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政治稳定之基在于稳定经济,经济稳定之本在于稳定货币。通货贬值所引起的经济紊乱已经严重威胁着改革的持续和稳定。因此,治理整顿中注意克服通货膨胀问题,就不能不是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是经济运行的最起码的条件和应有的经济环境,也是调整结构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总量失衡在短期内就会引起巨大的动荡,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总需求,整个经济就难以稳定下来,调整结构也难以进行。在治理整顿中,我们首先从总量控制入手,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稳定经济。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控制总量,解决需求膨胀,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深层次的是解决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滞”是指经济停滞,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低经济增长率(甚至是零或负的经济增长率)。“胀”是指通货膨胀,其表现形式或者是物价上涨率偏大,或者是名义上物价不变,但商品短缺,有价无货。“滞胀”是指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滞”、“胀”与“滞胀”的根源何在?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政府工作失误或受到偶然事件的影响呢?对社会主义经济的非均衡状态的分析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分析充分说明,无论是“滞”、“胀”还是“滞胀”,都有深刻的内在原因。如果说政府工作失误或偶然事件的干扰多少与此有关的话,那么这只是加剧它们或诱发它们的因素而已。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种非均衡的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总量失衡和结构性失衡都有可能发生。总量失衡可能表现为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一致而导致的经济停滞或通货膨胀,结构性失衡可能表现为由于关键性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一致面导致的经济停滞或通货膨胀,这样,“滞”或“胀”或者由于总量方面的原因,或者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单独出现。如果总量失衡与结构性失衡同时发生,那么就可能有下述四种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现行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了我国宏观经济总量需求人于供给这一事实,认为只要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限制投资规模和消费规模,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过旺的需求便可以被有效的抑制,从而达到新的总量平衡,摆脱通货膨胀的困扰。 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仅仅是问题的观象形态,引起总量失衡的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必须把实现结构优化作为出发点;否  相似文献   

19.
经过 1993年到 1998年的治理整顿和经济体制转换的深化 ,我国“经济热”引起的通货膨胀被有效一治理下去 ,同时我国的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化为“过剩经济”。从 1998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社会消费 ,解决社会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些措施有 ,提高社会低保标准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突击提薪 ,8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 ,减少居民购置汽车的税费 ,解决农村乱收费的问题等等 ,以刺激消费 ,刺激投资 ,推动社会需求。1998年以来财政用于养老、失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对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等支出达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压缩基建规模,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物价,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力相适应,并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中央提出了对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方针,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是一致的,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所指出,“治理整顿绝不是倒退,绝不是不要改革。治理整顿不仅为深化改革和保证改革健康发展创作条件,而且它本身也需要改革的配合。”但是,企业改革如何深化呢?北京市工交系统的职工所创造和全国二万多家国营企业已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