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邃     
程邃(1607-1692年)字穆倩、朽民,号垢区、青溪、垢道人。歙县岩寺镇人。生于-Z-N(松江)。早年在歙县生活过,为明末歙县诸生。 曾入兵部尚书杨廷麟幕中为僚属,因议论朝政,被流寓南京十余年。刚得解脱,又因议论“马士英眼多白,必乱天下”而遭迫害,险些丧命。入清后寓居扬州,专以书画篆刻自娱。  相似文献   

2.
歙县志书志     
歙县志书,是现今徽州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歙县宝贵的文化财富。歙县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修成的第一部志书《歙志》至公元2008年,共有县志10部,乡镇志1部,村志9部(最早的村志为乾隆年间的《橙阳散志》和《沙溪集略》),行业志13部,部门志31部,其他专志8部,年鉴2部。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到徼州,看古牌坊去”。小平同志说的“擞州”。就是中国古代徼州府治所在地、中国牌坊第一县歙县。歙县很古老,也很显贵。公元前221年,泰始皇统一中国时设置歙县,隋唐以降。歙县一直是徼州大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歙县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2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步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名城歙县科学统筹,和谐发展,2006年在综合“十强县”评比中,住列全省61个县(市)第十五位。是安徽最具经济活力和开发潜力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明代歙县诗人先后两次在黄山天都峰结社,前期举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首倡者为王寅,入社者有十六人之多;后期举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至三十八年(1610)之间,修社者为潘之恒,推方弘静主盟,入社者亦近十人。  相似文献   

5.
5月17日上午,时值歙县建县1788年即将到来暨歙县中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一本凝结着歙县中学、安徽省教育出版社的睿智和汗水,旨在落实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促进和谐教育,匡扶教育风气等多重功效的教材,由钱立生老师编著的《走近徽文化》中学(校本)辅助教科书试发行仪式在歙县中学小礼堂(古紫阳书院旧址)举行。与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方腊     
方腊(?~1121年),祖籍歙县。生于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碣村。家有漆园,日子过得较为宽裕。北宋末年,统治者横征暴敛,其家也很快陷入困境。为反抗横征暴敛,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方腊即为首先起事者。  相似文献   

7.
歙县县城不大,只有五十万人口,却也不能小看了它。秦置县及今有2230周年,歙县人都以“城里”特指歙县城所在地。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歙县人去合肥就说“到合肥去”;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歙县人去上海就说“到上海去”。而歙县人进歙县城要说“到城里去”。谁听了也能明白个中意思。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中华独一无二的“八脚牌楼”——歙县许国石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解放街和打箍井街的十字路口,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又名“大学士牌坊”。1988年,许国石坊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坊主许国是歙县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  相似文献   

9.
一、范围 本文涉及原徽州地区七县(歙县、休宁、祁门、歙县、石台、绩溪、旌德)二市(屯溪、黄山即太平县)。据1975年统计,全区241个乡(镇)中有110个乡镇为流行区,占45.64%。  相似文献   

10.
《徽州社会科学》2008,(5):75-76
天下墨业,尽出徽州。在“中国徽墨之都”——安徽省歙县,有这样一个人,子承父业,几十年来默默为弘扬徽文化而努力着,为传承徽墨技艺而坚守着,寒暑春秋、无怨无悔。他就是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歙县工艺厂(歙砚厂)厂长周美洪。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歙县中学坐落在古徽州府府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乡歙县县城。校园东半部为明代学宫(孔庙)遗址,有保留完整的“明伦堂”(初创于南宋淳祜十年,即1250年),尚存康熙御书“学达性天”、乾隆御书“百世经师”的匾额和重修歙学的碑记(作于明成化年间)等文物。西半部为古歙县衙,后为紫阳书院。正大门前有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三元坊”,后门有“古紫阳书院”石坊。校园内苍松翠柏、古樟新柳交相辉映,杜鹃玉兰、  相似文献   

12.
早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前209),在徽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黟(黝)、歙二县,属鄣郡。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为丹阳郡。汉建安十三年(208),吴将贺齐析歙县东部地区为始新县,南为新定县,西为黎阳、休阳县(今休宁县),加原歙、黟二县,建新都郡。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治始新(今淳安县西),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婺源等地。隋开皇九年(589),改新安郡为歙州,治休宁(今休宁县万安镇),后移治歙县。  相似文献   

13.
昌溪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它位于歙县南部山区,从歙南名镇深渡至昌溪大约五公里左右。昌溪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村内分上村和下村,上村为吴氏古村,下村为周氏古村(又叫周邦头)。  相似文献   

14.
《徽州社会科学》2006,(9):23-23
江珙,明朝歙县人。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出任河南西平县令。  相似文献   

15.
“先有后降后有城,大阜北岸茅草林”,这是歙县南乡流传的一句谚语,其“城”与“林”的读音南乡很押韵。此语说明后降这地方,人类活动大大早于歙县的楚城历史。如今的大阜北岸,是我徽州歙县之重镇,后降又有几人知晓。民谚“高山出青子”,此言不虚。宋成淳年间,有高士在高山建大颠寺(一名玉歧寺)。此寺历经宋元明清,至戚丰后,寺半颓废,光绪四年,僧彗莲募资修筑,阅十年始成。  相似文献   

16.
许国     
许国(1527~1596),字维桢,号颍阳。歙县东门人。少年时代在当地求学,先后在歙县斗山书院、黄山符祥寺、齐云山朗灵书院读过书。18岁考中秀才,然后往灵金山(今徽州区呈坎乡灵金山)石山精舍开馆讲学。明嘉靖二十五(1546年),赴应天府(今南京)参加乡试,没有考中,此后又五次参加举人考试,嘉靖四十年,第六次应考,考中第一名举人,俗称解元。嘉靖四十四年,考中第七名进士,按例授翰林院庶吉士。  相似文献   

17.
声明     
小溪(又名桂溪)是歙县项氏的古老大村落。项氏远祖项泉因避黄巢起义军的锋芒,携子项琏于唐中和二年(882)自浙江淳安县青溪轩翥迁歙州郡城。项琏子项绍“讲学歙州,德业推重一时”。后唐时,吴越于三次征聘不就。清泰三年(936),因爱歙县小溪山川灵秀。村畔“水流三曲”遂携家隐居.项绍是为小溪项氏一世祖。  相似文献   

18.
一、徽州得名的时代背景 北宋末年,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宣和二年十月初九(公元1120年11月1日),歙州人方腊率众在睦州青溪县万年乡帮源峒(今浙江淳安西北,另一说起义地点是在歙县七贤村)发动起义。起义迅速向周边地区蔓延。至宣和三年正月(公元1121年1、2月间),方腊起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9.
汪华     
汪华(586~648年),字国辅,一字英发,又名世华,歙县登源里(今属绩溪县瀛州)人。 3岁丧父,母郑氏带着他寄居歙县郑村舅父家,8岁时母亦卒。汪华小的时候就很有王者气度,相传九岁为舅父放牛时。高坐在大石头上面,指挥一同玩耍的小伙伴,毅然有将帅之风。  相似文献   

20.
巴慰祖     
巴慰祖(1744年-1793年),字隽堂、晋堂,号予籍,又号子安、莲舫,歙县渔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