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集古为代表的收藏活动是北宋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欧阳修开一代收藏风气之先,其物质生活是其收藏活动的坚实基础。欧阳修少孤家境贫寒,收集碑碣源于幼年纸笔匮乏的心理缺失,而他庆历五年开始大规模集古则直接源于他此年俸禄收入的首次倍增,且长期执政的丰厚收入支撑了漫长的集古活动;同时,宦游各地的经历和文坛宗主的影响力也是集古的重要人力基础;此外,欧阳修讳言“有力”的行为呈现出他集古背后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2.
李绍斌是古陶瓷研究方面的专家,更是江苏省瓷片族公认的权威会长。在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安的陪同下,得以采访李绍斌。从个人收藏到组织瓷片研究会中国的瓷器在古代就成为世界各国拥有、收藏的宠儿,成为藏界重头藏品。  相似文献   

3.
在 1920 年代早期中国史学界的变革中, 清华学校国文教授陆懋德利用其收藏经营古董的经验, 对中国上古历史进行梳理, 提出了与北京大学疑古健将胡适、 顾颉刚截然不同的观点, 并为东南大学学衡派 的学者引为同道。 尽管在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的过程中, 陆懋德被迫离职, 其在学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但他的经历显示出, “信古” “疑古” 与 “考古” 三者之间的关系决非层层更迭。  相似文献   

4.
马国翰是清代著名的辑佚学家、藏书家。他注重实用,以常见版本为主;注重收藏类书、古注等辑佚常用书;收藏有较多的古佚书辑本;本文从《玉函山房辑佚书》引用书《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多有著录几个方面对马国翰辑佚与藏书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外累由心起     
屈青慧 《社区》2012,(14):1-1
北宋大将军周侗,叱咤疆场,战功赫赫。他解甲归田后,迷上了收藏古董。 痴迷收藏的他。视古董如生命。一日,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他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就在他介绍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古瓶从他的手中滑落,他赶紧弯腰抱住,幸而古瓶没有落地,但他却被吓得面如土色、满身是汗。 这件事让周侗迷惑不已,自己戎马生涯大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为什么一只古瓶就把自己吓成这样?他还时常做噩梦,或梦见古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或梦见古瓶被盗去,甚至梦到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  相似文献   

6.
熊茂洽、曹诗图编著的《〈水经注疏·江水〉校注补》 ,计 3 6 5万字 ,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 999年 1 1月出版。该书循《水经注疏》体例 ,按长江上、中、下游分三篇编撰成册。该书对《水经注疏》所记长江水系大部分水道的源头、流向和河渠、湖泽的形成、变迁 ,流域所经主要城邑兴衰及治所沿革予以勘校 ,对所据引的古地理著作、摘选的史料、古词语予以注释 ,并注补了现代治水的大量科技成果。该书出版后在郦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目前已被宜昌市档案馆的宜昌人作品库永久收藏。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赞扬此书的出版是郦学名省———湖…  相似文献   

7.
汤卫,今年46岁,是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超市店长。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古代锁具,至今已收藏各种古锁800多把。汤卫对收藏古锁产生浓厚的兴趣,缘于母亲送给他的一把祖传古锁。1992年年底,单位因工作需要,把他派驻到珠海。临  相似文献   

8.
现今盛世,收藏之风亦盛。如何走出一条"有趣而收藏、收藏更有趣"的个人特色的路?我与妻子徐立梅(两人共用一个网名"杨梅清清")一起,把多年的文化积淀投射到戈壁石小品的创作、收藏上面,走出了我们的收藏之路。玩石收藏,在中国可谓历史久远矣。从5300年前在北阴阳营出土的古南京人遗址,就有美石陪伴人生的佳话;《红楼梦》就是以"通灵宝玉"为线索生发的"石头记";米芾、苏东坡……都是拜石、玩石大家。玩石的魅力可见一斑。石不能言亦可人。南京别称为"石头城",我们生活在"石头城";玩石弄文,也是为石头城石文化添上一笔。我们玩石与众不同,是将不起眼的小块戈壁石,从石商手里淘来,不做任何外力加工,只以自己的学识、眼光观察、揣摩  相似文献   

9.
清华学人     
刘桂生教授1930年生于昆明,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部。曾任北京大学历史 系、清华大学历史系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1991年及1994—1995年下学年度,两次应德 国海德堡大学之聘,担任该校汉学研究所教授。 早年师从陈寅恪、雷海宗、邵循正等大家,秉承清华历史系“为人与治学合一”、“中西交汇,古 今贯通”的优良学术传统,强调治学须以“身、心、家、国、古、今、中、外”八事之相通为要领,以民 族文化之独立发展为鹄的;强调治学须…  相似文献   

10.
崔益林 《阅读与作文》2007,(3):F0002-F0002
1994年的秋天是一个收藏的季节,带着浓浓的水乡气息,带着醇醇的稻花香味,古贲中学“起跑线”文学社诞生了。  相似文献   

11.
如果非得找出我和其他收藏爱好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您就说我是个"发烧友"加上"骨灰级"的爱好者.在古玩收藏领域里"浪迹"几十年,省吃俭用、没黑天没白日地踅摸到了将近六万片各种窑口的古瓷片,弄得"人比黄花瘦".我老婆早就警告我了:姓白的--你就"作"(北京话:找倒霉)吧,再这么下去你可就真快成骨灰啦!这话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一点"收藏的基本特性"了.  相似文献   

12.
韩斋 《山西老年》2010,(8):18-18
张大千一生都视收藏的古字画为珍宝,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给多少钱他也不卖。但1951年张大千却在香港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售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  相似文献   

13.
最近,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收到了一张印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承认为“收藏孔子像最多的人”。 骆承烈收藏孔子像始于1956年,至今已40多年。在搜集收藏孔子像的过程中,他深得孔子七十五代后裔、老摄影家孔祥民的帮助。至1997年6月,骆承烈已收集到孔子像实物1919种,写成卡片2492张。这些孔子像的质地有木雕、石雕、贝雕、瓷塑、泥塑、刻瓷、铜铸、丝织、绘画、印刷、剧照等多种形式;制作时间从汉代至现代,跨越2000年;地域则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欧美等;孔子的形象,有幼年、少年、青年、壮年以及晚年各个时期;样式则有帝王式、官员式、学者式、漫画式等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敦煌遗书"一词进行辨析,然后对"散藏敦煌遗书"这一概念加以界定,并论证提出这一概念的必要性。文章指出散藏敦煌遗书主要集中在中国与日本,世界其它地区亦有少量收藏,总数约10000号上下,合计长度约占藏经洞敦煌遗书总长度的32. 3%。文章指出这批敦煌遗书具有四个特点:一般来说,它们的长度较长,保存状态较好;非佛教典籍、文书较为丰富;往往附加有现代装帧,现代收藏鉴赏题跋、印章;但夹杂了若干伪卷、伪题跋,还混杂一批其它古写经。文章主张加紧调查,努力促进散藏敦煌遗书目录的编纂与图录的公布,促进敦煌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爱军作品     
<正>学术点评诗情画意云起天山。该作品抒情地表现了新疆独特的山川河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在艺术表现上笔墨相间,给人天高地阔的美感。王爱军,原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兵团美协副主席,有多幅作品被收藏和获奖。  相似文献   

16.
年过九旬的原成都大学中文系钟树梁教授是桃李满天下的著名学者、诗人。文章作者是川大著名教授,六十年前曾是钟老的学生。本文在介绍师生情谊的背景下,以读书札记的方式,从正音、韵书、韵表、轻唇音等方面阐述了钟老在古声韵学领域的高深造诣,对钟老的学术手稿《古声韵学论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于阗语是新疆发现的古语言之一,已于公元10世纪左右消亡。于阗语文书的主要发现地是敦煌与和田,收藏地则主要在欧美各国,我国对于阗语文书的收藏起步甚晚。中国人民大学藏胡语文书,虽多有残破,但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于阗语世俗文书,生动地展示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值得引起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反切是我国汉唐以来最主要的注音方法,但由于语音的演变发展,许多反切在今天读来已失去注音的功能,怎么利用古反切来读通古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声、韵、调三个方面来教授学生掌握阅读古反切的方法,使古反切能够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9.
万云骏简介     
万云骏,上海市人,一九一○年生, 一九三六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国文 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  相似文献   

20.
俄国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蒙古学、佛学和藏学研究所东方文献部藏文库收藏着成书于 1 1 - 1 4世纪的两部藏文佛学经典《甘珠尔》和《丹珠尔》 ,它们占据了该库收藏的大部分。《甘珠尔》基本上收入古印度梵文经、律和密咒 ,它们是印度和西藏的翻译家 (罗扎巴 )从古梵文译成藏文的。《丹珠尔》收入了对《甘珠尔》经文的注疏和诠释 ,此外还收入了印度和西藏作者在各个领域的独立作品 ,按印、藏分类法它们属于古代和中世纪各学科。该文库保存着数部木刻版《甘珠尔》和《丹珠尔》 ,分属奈塘版、德格版、北京版和卓尼版。藏文库中的《甘珠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