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刚  方敏 《西藏研究》2006,(4):103-108
文章依据统计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方法建立了西藏宏观经济模型。设定了稳妥方案、加大投资方案和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方案,在不同方案下对西藏“十一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模拟分析表明,在制定政策时应重点关注投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收入与消费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当询问南斯拉夫朋友的族籍时,常常听到的回答既不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也不是“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或其他主体民族及非主体民族和民族集团的名称,而是一种不表明族别的称呼——“南斯拉夫人(iугословен)”。不用说,一般都会把这种回答看作是表明他的国籍的。其实不然。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才弄清了这个很少为人所知和尚未得到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汉晚期 ,佛教从海路传入广西。晋之后 ,广西佛教重心逐渐北移。到唐宋时 ,桂州取代苍梧 ,成为广西佛教的中心 ,桂北呈现出一派佛法兴盛的景象。桂北受中原汉文化影响最早最深 ,又是古代广西政治和文化中心 ,使桂北成为古代广西佛教最为兴盛的地区。作为一种文化渗透 ,兴盛的佛教对桂北的社会历史乃至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 ,在探讨“桂北文化现象”时 ,必须深入了解桂北的佛教 ,充分评估它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代对西北诸部族(汉文史籍称“西番”、“番族”)的统治,可以说是从年羹尧、岳钟琪率清军“平定”青海开始的,但西北诸部族在清初就开始了和清王朝的接触。《清史稿》、《循化志》都载撒拉族土司韩愈昌于清康熙年间归附了清朝,授都司职衔。接着,其子韩柄于雍正二年清军“平定”青海之际,随从清军赴卓子山“讨伐”番族,立战功,由于岳钟琪的奏请,于雍正七年(1729),让韩炳世袭土千户职。与此同时,韩大用也与韩柄同样的理由,授予世袭土千户。就此《循化志》是这样记述的:早先撒拉族由四房五族构  相似文献   

5.
清代雍正元年(一七二三)五月,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blo bzang bstan vdsin)反叛清廷,这在青藏地区的历史上是一起重要事件。这次叛乱岁在癸卯,故藏文史籍一般称之为“水兔年之乱”(chu yos zing vkhrugs)。关于罗卜藏丹津叛乱的经过、性质及当时川陕总督年羹尧、兵部待郎常寿、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奉命征剿的情况,除有关史籍记载,后代的研究者已有不少述评。本文仅就这次反叛的历史渊源,试作粗浅  相似文献   

6.
近代“西藏独立”的由来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岩 《西藏研究》2000,(1):17-29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近代以来全世界无人不知,也从未有哪个国家敢于公开否认的事实。藏族与我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在长期的历史中,藏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近代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尽到了自己的光荣职责。至迟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已有人类生活。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对藏族的先民不甚了解,泛称之为西羌。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标志着藏族的形成。唐朝将文成、金城两公主远嫁吐蕃,双…  相似文献   

7.
稳定与发展,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民族地区.它们具有区别于祖国内地的内容和意义。 一九八八年,中央对西藏提出了“一手抓稳定局势,一手抓繁荣经济”的“两手抓”方针,从而把稳定与发展,在决策上联系到了一起。对稳定与发展作出理论上的阐述,进而揭示出“两手抓”方针的理论基础,对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工作,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鲜卑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尤其是对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孝文帝欲以“全盘汉化”的措施促使鲜、汉民族早日融为一体。客观地讲,孝文帝改革对北魏历史、对鲜卑族的发展都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将北魏的民族融合进程推向了历史的新高潮。但改革措施具有明显的“强制汉化”的特点,鲜、汉民族融合进程中呈现出“捏合”的特征,这不仅不符合民族融合的规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相似文献   

9.
在奴隶制废墟上发展起来的西藏经济,农牧业有了相当基础,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结束了“零”的历史。人们特别在旅谫和外贸业上感到了西藏经济的活力。如果不能说是“热点”的话,西藏至少也可说是中国旅游最令人兴奋的地区。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人在向往这个地球之巅的迷人地区!它那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藏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及悠久的文化遗产,哪一样不弥漫着神话般的色彩,让人去遐想、了解、陶醉?!开放以来,各种肤色的外国游客,从世界各个角落,不断向西藏奔来。1986年一下子涌入3万人,他们从兜里掏出2900多万元留  相似文献   

10.
更敦群培是20世纪上半叶一位杰出的藏族学者、启蒙思想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文学作品;同时,他也是一位在藏族传统绘画和非传统绘画方面都颇有造诣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早年安多时期、拉萨时期和南亚时期,并创作了不少绘画作品。他作为上世纪最早受西方绘画和艺术思想影响的藏族画家,在西藏现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文章根据近年来陆续发现的更敦群培的绘画作品、有关其艺术活动的文字资料以及收集的口头采访资料,系统论述了更敦群培短暂一生的艺术活动、绘画作品及其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傣族社会历史的研究,已发表过不少论文,大家都认为,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存在的“滚很召”这一社会等级是来源于奴隶社会的奴隶。例如,有的同志认为。“古代奴隶制的残余甚至大量存在于解放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在西双版纳,有一个占农民总户数39%的称为‘滚很召’的农奴等级,其主体构成之一即来源于早期的奴隶,追溯许多  相似文献   

12.
狗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作为原始人类主要的狩猎工具而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得到尊重和爱护。壮族及其先民世代居住的岭南地区,气候温热,水源丰富,植被繁茂,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原始社会时期,该地区的采集和渔猎经济非常发达。所以,狗在当时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左江流域崖壁画中狗的形象之多,地位之突出,使之成为仅次于人的动物。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青铜竹节筒上的漆画有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以极大的投入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努力的社会认同并不乐观,许多冲突和矛盾并没有因发展加快而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诡异的悖反现象。这与在准确理解和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上发生的偏误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十四世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疆域,宣示青海、四川、云南与西藏自治区内藏族分布区域,皆纳入其历史领土范畴。本文从三方面逐一讨论其陈述是否为真。首先,藏人治史,首重教法史,对碑铭金文与正史典籍鲜少引用对照,并使用《西藏王臣记》等对唐代吐蕃史事记载非常不可靠的教法史料,致使彼等所宣称之"大西藏",在史实上站不住脚。其次,众所周知,政治统驭的疆域,随着王朝势力而变迁,固定疆域界线的主张,显与历史事实常识不符。其三,青海、四川与云南省等多民族聚居且镶嵌的情形在所多有,尤其,藏族在该多民族区域呈现少数弱势状态,一律划入藏区,不易治理,难以服众。作者认为西藏疆域的区划,应尊重历史事实与民族现况  相似文献   

15.
西藏英文翻译采用汉语拼音Xizang取代Tibet,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西藏作为地名的真实含义,符合国家地名翻译的规范标准,获得国际上中国的文化话语权,抵制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提出“大藏区”分裂祖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16.
关于"胜兵",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常务兵'",并将"胜兵制度"解释为"常备兵制度",本文则认为将"胜兵"解释为"能充当兵士参加作战的人",从训诂学角度看,是不确切的,关键在于将其中的"兵"字误训为"兵士"了。正确的解释应是:"胜乓",首先是力能操兵的意思,其次指"胜兵者",即为能操兵的人,引申为能操兵作战的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开辟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中国梦——承载了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同样,在西藏这片雪域热土上,300多万追梦人立足高原,将勤勤恳恳镌刻成疏疏密密的岁月,将勤俭朴实的种子播撒在高原的热土里。因为,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共同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欧亚腹地的政治文化现象是"双泛"(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泛突厥主义发源于俄国的鞑靼斯坦,其切入点是语言教育,即"新式"的教育——"扎吉德"运动。"扎吉德"运动,既是民族复兴运动,又是宗教改革运动。我们在研究"扎吉德"运动时,还很难将它完全归于"双泛"中的哪一个。民族(nation)是由民族主义者(nationalist)构建、想象的产物,但构建、想象的必要前提是教育的普及。事实上,在古代文盲社会,是没有民族主义的。清末,新疆维吾尔族社会悄然兴起了一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其源头是俄国鞑靼斯坦的"扎吉德"教育。新疆近代文化启蒙运动开辟了新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教育,它的贡献应予充分肯定。但是,其负面作用是:"双泛"借"扎吉德"教育大举传入新疆,在造就维吾尔族第一代现代意义的民族知识精英的同时,也培植出麦斯武德等第一批"东突"骨干。这伙人在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而奔走呼号,形成了一个分裂主义的帮派,这就是新疆"东突厥斯坦"运动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汉语"民族"概念虽然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并带来使用和交流的诸多不便,但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宽泛,所显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欧美各国语言的相关术语不能比拟的。它能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综合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民族共同体的共性,揭示民族过程的规律与趋向,适应不同学科民族研究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族群"概念的泛化使用会给我国民族研究带来困惑,不赞同用"族群"来取代"民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中华现代国家的通用称谓,这是和中国的中华民族特征、中华民族的中国国家属性直接联系的.中国、中国人、中华人民的意涵均统一于国家属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国家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与地位成为“问题”的实质,在于对国内人民关系认识上的误区与社会利益结构的非均衡.纵向的历史观与横向的世界观是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的属性和地位的基本视角.以民主与法治建设为主轴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打通中国人、中华人民、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间区隔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要义与战略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