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先锋小说明显地受着西方实验主义小说的影响 ,与英国的实验主义小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曾因其先锋性而倍受瞩目。 80年代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传入是中国先锋小说得以生长的潜在背景 ,80年代后期商业主义浪潮的冲击对先锋小说家们产生了深刻影响 ,先锋小说冲破了旧的文学框框 ,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地  相似文献   

2.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中国先锋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是形式化。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叙事视角由边缘人物承担;(2)叙事时间呈能指化倾向;(3)叙事结构符号化。先锋小说叙事模式形式化引起了中国小说美学的一次革命,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西方文学,充当先锋角色的,通常指的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倾向。一系列观念与创作呈开创性的作家、思潮或流派等,颇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性质、面貌及发展方向。百年风潮跌宕,代表人物层出不穷,例如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和"新小说"作家罗布-格里耶;二者的理论和实践,不啻20世纪西方先锋文学的缩影,无论外在的特征还是内在的联系均富有典型性,可谓正确观照和理解西方现代文学的镜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诞生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影响有关。当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当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力减弱的时候,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创作也渐渐疲软,一些有眼光的作家又重新探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起源于对一个时代的控诉与批判,它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中逐渐积聚廷展,并在寻根小说中得以突显和强化,直至升腾于"后现代性"的先锋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新写实小说的高峰顶尖.它的生成与发展与我国当代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密切相连,其否定意识形态也始终在不断地变化,但"建构性"的否定意识小说却基于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和社会文化启蒙,倡导思想解放,改造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而明显区别于后现代主义特色.它在突破和超越17年小说的基础上,既上接"五四"文学革命传统,又广引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技法,从而开创了我国小说创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周和军 《南都学坛》2010,30(4):53-56
新时期由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具有革新思想的意识流小说作家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和理论主张,在文体样式、艺术技巧上打上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烙印,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但从思想主题、反映内容上来看,更多地体现出作家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努力。不仅如此,新时期作家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整合和改造,凸显出一种"西体中用,以我为主"的民族化的努力。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从最初的对西方意识流小说艺术技巧的借鉴模仿,发展到后来的对于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等问题的探寻和思索,体现了新时期作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后期 ,中国当代文坛上一批年轻作家如孙甘露、格非、余华、苏童 ,在小说观念和创作方法上出现了一股强大且持久的带有新历史主义观念与倾向的文学思潮。在他们笔下 ,历史呈现出全新的丰富多彩的面貌。评论界一度把他们的小说称为“新历史主义小说”,或者“后现代先锋小说”。同当代那些受到特定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的历史小说相比 ,后现代先锋小说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内容鲜明性的淡化和多元化新时期以来 ,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大背景发生了巨大变革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越来越丧失权威的指导 ,规范功能导致话语多元化。与…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以存在主义作为理论支柱的 ,其存在主义哲学对我国先锋小说家余华等人的作品在精神内核和思想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对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作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依照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法则,一种新兴的文学只有在获得了垄断作家合法定义的权利后,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生存权。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因全面打破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彻底扭转传统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表达方式及由此引发的对传统审美趣味和阅读机制的全方位颠覆,先锋作家自我话语权的确立经过了相当错综复杂的过程。首先,先锋作家取得作家身份上的认证,然后又力求通过先锋批评家的话语支持、创作谈、座谈会、散文随笔、访谈录、对话录、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确立自我话语权,最后经当代文学史各家对先锋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定位和塑造,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合法性地位显然业已建立。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新历史观对中国世纪末文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一开始便以反叛历史、挑战思维、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世界社会文化思潮和中国社会文化思潮。新历史观有中国式的外生资源,即非文学性思想资源,就是指新时期以来政治意识形态的空前生态化。新历史观也有西方式的外生资源,即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当代性转换和后现代语言观下文学语言的解放以及语言对历史的重新叙述。  相似文献   

11.
从平行研究视角出发,中国先锋小说在接受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影响下产生明显变异,具体表现为:存在主义文学和现实政治密切相关,持"介入观",是置身于真实中的虚构。先锋小说远离现实政治,从虚构中假想真实,"边缘性"特征突出;存在主义文学更多的是在"荒诞"中体现悲剧精神和人道情怀,先锋小说是通过"悲剧"来体现荒诞意识和死亡意识;存在主义文学因与现实的亲缘性关系而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对话性特征,影响"跨世纪"。中国先锋小说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个人性、独白性特征明显,只有"阶段性"影响,文学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人民文学》和《收获》集束刊登了先锋小说,这预示着先锋小说在当代大陆文学中有了一席之地。试图从分析《收获》的刊登动机分析入手,揭示80年代先锋小说的意识形态性:它们是作为"多元化"的"一元"被纳入的,同时也是当时知识分子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新历史主义和新历史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小说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新的历史意识的创作思潮。因其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同样具有新的历史观,学术界在对其命名和界定时存有歧异。从对新历史主义和新历史小说的历史精神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历史精神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新历史小说是在各种思潮影响下,新的创作模式与新的历史意识相结合的产物,而不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审丑思潮与中国先锋小说丑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西方现代感性学中的“审丑”及其对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催生作用,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先锋小说的感性学观念的变化——由审美到审丑的演进,进而论述了审丑这一先锋小说的重要特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社会东西方文化冲突、新旧时代递嬗的大背景下,苏曼殊的小说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小说《碎簪记》中尴尬的叙述者,极具典型意义,通过分析可以揭示苏曼殊小说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女频仙侠小说是网络小说中有很大影响力的一个类型,也是当下“文化出海”的典型代表。但在时代的机遇面前,女频仙侠小说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如何进入主流化、精品化的良性发展道路,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等却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女频“仙侠小说叙事特征鲜明,有明显优势,但存在女性中心视角单一、人物形象单一、情节模式单一的不足。文章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叙事模式、以想象力为翅膀丰富人物类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情节模式三个方面展开思考,期望能促进女频仙侠小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与地域两个层面审视西部乡土小说 ,透视西部地域四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群落 ,即陕西地域文化小说、巴蜀地域文化小说、藏文化乡土小说和回蒙文化乡土小说。着力阐明各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民俗精神 ,以及相互间的艺术整合和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流浪归来的老者是新时期乡土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群体,他们虽然都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他们在当代历史文化大背景下,在乡土观念、爱情观念、民间智慧等方面表现出自由的共性特征,在具体叙事文本中又可分为依附型、单一型和复合型三种不同类型。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观念的转变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