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办医院的经营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问题.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本思路是:政府办医院要以公益性为目标,提供安全、低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并引导非公立医院与之有效竞争.为了检验我国目前政府办医院的实际经营目标,文章用垄断竞争模型分析政府办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市场竞争行为,推导出政府办医院的价格水平与其经营目标、民营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可用于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利用2002-2010年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以对政府办医院的经营目标做出估计.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政府办医院在竞争性较小的住院治疗方面倾向于追求最大的利润,而在竞争性较大的门诊治疗方面既追求利润、又会兼顾规模.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医疗服务市场及医疗保险市场特性出发,说明在不对称信息下必须采取监督措施.通过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比较监督患者的补需方方式和监督医院的补供方方式,分析表明,监督医院的补供方方式能有效的抑制医疗服务的过度消费,保障医患保三方的利益,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医疗市场主体由公立医院、外资医院、民营医院以及各种股份制医院构成,医疗服务形成了多元化态势,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医疗需求总体平稳的情况下,医院如何更好更多地获取医疗市场这块“蛋糕”,获取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其关键是树立医疗服务营销理念。可以说,谁先掌握了医疗服务营销策略,谁就拥有了抢占医疗服务市场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的角色正处于从行政管理向政府规制转变过程中,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政府规制体系还不完善,构建高效、合理的政府规制体系已成为医疗服务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将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模型化为拥有不同信息的医院—患者—社会三方的相互作用关系。依据医疗服务的社会价值的概念,提出一种有别于一般市场效率的分析医疗服务社会效率的方法。利用这一分析方法,可以在保留新古典经济学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对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价格控制和社会效率之间的若干关系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对医疗服务补偿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医院必须不断地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令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并壮大起来,医院所追求的竞争优势也不再是规模、地段、床位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等,而是技术、人才、服务、管理等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流程再造”在国外已被公认为新的管理革命的理论基石,我国学者也开始注重对医院管理流程的研究和尝试。文章就医疗服务流程再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综述,以期引起医院管理层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即1968年德姆塞茨发表了<交易成本>一文,揭开了这一理论的序幕.它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微观机制及其相关问题.在传统的瓦尔拉斯均衡中,研究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是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充其量引入一个拍卖人,而没有考虑市场参与者作为微观个体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市场交易机制就像一个黑箱,具体里面的参与者如何从个体优化的角度进行互动博弈来影响价格的形成没有考察.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定价则是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之间如何利用信息进行互动博弈形成价格.事实上,传统理论隐含了证券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现实的市场由于存在交易费用(如存货成本)、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竞争的.因此进行市场微观结构分析能更好地刻画市场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已是当前医疗市场的一个顽症。目前正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力度不够,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有医疗机构的布置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要求,经济发展不平衡,低收入人口较多是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原因。从增加市场竞争,减少信息不对称,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以及扩大医保普及面几方面入手是治理非法行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塑造医院品牌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院改革的趋势,指出在市场经济中医院必须重视经营和经济效益,分析了医疗市场竞争也是品牌竞争,提出塑造医院品牌是体现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叙述了塑造医院品牌的意义,归纳塑造医院品牌的途径,并据实说明医院品牌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价格形成的三种基本机制入手,对美国不同的医保项目的支付方式进行分类研究,特别是对其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两点结论:美国以支付方式为纽带,通过服务购买谈判方式进行医疗服务定价;医院则依据购买者议价能力,采用不同定价策略,从而形成了支付价格。因而得出:协商谈判在未来是中国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同时,应改进支付标准的形成机制和建立适合价格谈判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