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和公共服务动机理论,从个体层面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究晋升预期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和公共服务动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5份两时点公务员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务员晋升预期对公务员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工作投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此外,公共服务动机正向调节晋升预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并调节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的结果为完善公务员的绩效考核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有益启示,具体而言,应提高“个人-组织”匹配度;关注公务员心理动因,并帮助其对晋升形成合理预期;完善薪酬体系,提高公务员考核机制精准性。  相似文献   

2.
职务晋升是政府对公务员的一个很重要的激励方式,然而,我国公务员的晋升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被晋升的公务员对新职务的不胜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等,这就是本文要谈到的彼得困境。本文站在彼得原理的角度上来分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以及如何走出彼得困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务员晋升中存在着彼得原理现象,其危害性十分明显,探究其原因,并探析改善策略,对于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务员晋升中的彼得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公务员流动持保守态度、相对封闭晋升机制、“拉”一把现象、横向晋升到不胜任阶层。导致彼得原理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官本位思想的遗留、庸人治理官僚制的逆向考核、考评手段滞后的颠倒式晋升、专业人才的错位晋升、缺乏外部的有效监督等。要优化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有效预防公务员晋升滑向彼得原理陷阱,须从改变官本位观念,重构社会价值取向,建立健全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中外国家公务员勤政廉政机制构建理念、绩效评估、勤政廉政机构、监督机制、惩戒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比较分析 ,在较深入的层次上研究了中外国家公务员勤政廉政机制的异同点 ,揭示了不同的勤政廉政机制就会有不同的政府公共行政效果。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和论证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在深化政府公共行政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条件下 ,世界各国建立健全勤政廉政机制成功、成熟经验的可资借鉴性 ,并提出了如何建立健全我国国家公务员勤政廉政机制 ,重塑国家公务员良好形象 ,大力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进程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内部规范与外部规范的总和构成了公务员规则之治的载体。但研究者往往聚焦于行政"外部规范",而轻视"内部规范"。由于公务员执法行为在官民和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内部规范的形式更加贴近于公务员实际工作,使得行为规范成了当代行政法治环境下行政机关改善公务员执法状况的重要手段。其功能主要体现为迈向规则治理、提高政府质量和注入行政价值观等;而在制度建构上,尽管晚近行为规范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但在规范内容、立法质量和实施效力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完善。对公务员的个人利益进行约束,或者引导其服务于公共利益,是行为规范设置的核心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的层级制的政府组织中,职务晋升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晋升现象。本文以彼得原理来分析公务员晋升中存在的彼得现象及其危害性,并从体制和思想两方面探析了其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我国公务员晋升制度改革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马太效应"直接波及到人才工作,反过来又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搜集并整理了西部G省L自治州2012年至今在任的226名县处级正职领导干部的简历,结合访谈与座谈的方式,从个人基本特征、从政经历和关系网络三个维度对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晋升的相关因素做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剖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基层公务员晋升机制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队伍中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为有效利用这批人才资源,促进他们在职业上顺畅发展,人事部门需要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和文化层面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思考,为公务员职业发展开阔通路,打造栽体,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责任实现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责任的履行和实现是一个制度化的责任规范过程,是对客观责任进行设置并加以监控的过程,也是取得公务员个人主观责任意识与责任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主动行为选择的过程。行政责任的实现是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动力系统实现的,这个动力系统既包括公务员个体主观道德意识、职业价值观所决定的内在动力,也包括对行政责任实施管理和监控的制度所形成的外部动力,只有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达成统一和协调,行政责任才能得以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疆建立完善公务员制度的目标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新疆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这一全新机制的主要内容、途径及应把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的道德水平是公务员选拔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公务员进行道德教育则是公务员培训的题中之义。因此,明确公务员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运用符合公务员职业特点的教育方法,对提高公务员的道德水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缘政治传统下的公务员录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血缘政治背景下,私人关系和"面子"是妨碍我国历代官员选拔公正性的痼疾,它像一种滤过性的病毒,使我国历朝历代的官员选拔无一例外地滋生弊端和腐败。即使在我国公务员选拔法制化的今天,公务员录用中的人情化现象仍十分严重。回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官员选拔制度,揭示当下法制化条件下公务员录用中存在的问题,诊断其历史顽疾,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制度因素,对于落实公务员选拔录用中的公平、公正原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和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中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采用“基本社会保障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逐渐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地设计专业技术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已经成为人才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务员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公务员一样,仍沿用1993年制定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十余年的社会发展,当时制度所依托的客观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要想吸引、留住并激励优秀人才,就必须改革原有僵化的薪酬制度。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专业技术型公务员薪酬制度,包括实行政府聘任制度、建立专业技术型公务员与外部门同类人员的薪酬比较机制、加强公务员部门的内部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考公务员”已成为时尚话题,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如何择业时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对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公务员考试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大学生为此作了充分准备;(2)公务员“热”的是福利待遇和职业稳定,就业压力是报考公务员最主要原因之一;(3)“公务员热”得到认可和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时首选行政机关。以上启示我们,要使“公务员热”得以降温: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内部流动机制;正确认识公务员考试,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锻炼;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回应经济全球化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挑战,西方国家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纵观英、美、法等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在精简人员、量化考核、强化公务员培训和交流、市场化定位、管理绩效化以及关注公务员道德等方面,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公务员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科学精神的现状,分析了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养公务员科学精神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务员法>的制定已经进入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但是由于<公务员法>草案中在与WTO和国际接轨、公务员定义和范围界定、公务员的进出升降奖惩等方面、对公务员的监督以及保障公务员权利五个方面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给<公务员法>顺利通过带来了障碍,只有真正解决了以上问题<公务员法>才能顺利出台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是理论上的一个失误,它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同时通则对无效民事行为的范围规定过于宽泛,有失妥当,应予修正.民法典应当在总则中设立法律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刘庆乐 《东方论坛》2009,(2):114-118,124
与永业制相比较,公务员聘任制具有效率与成本优势。我国公务员聘任制度虽于法有据,但在在实践层面遭遇诸多困境,主要是临时、编外聘员于法无据,高薪聘员增加成本,分途管理难以操作,“鲶鱼效应”期望值过高等。扩展公务员聘任的制度空间,关键在于完善公务员聘任制立法,压缩永业制公务员的编制与经费,综合考核聘任制公务员,建立两类公务员之间的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