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梅 《职业》2008,(19)
一、组织文化和劳动关系的内涵 组织文化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组织"个性"或"感觉".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组织文化是无形的,不易被察觉,但潜移默化地对组织成员发挥影响:二是组织文化具有稳定性,每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维持自身的力量.组织文化是由隐性的内在契约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所构成,这些关系性契约是一个组织的成员就各自的付出和收益所形成的默契,它们包含着一系列无限期的内在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的合理化就是和谐.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核心文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民在经济基础方面基本上还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在农业产业化的初期,中国分散的农民和国际市场一碰,问题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农户+公司”的模式给农民带来了某种缓冲,至少使得中国农民不必直接面对残酷的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产业资本迅速扩张和社会剧烈变革,“公司+农户”的模式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和农民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成为了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困惑的表象,还表现在农民之于土地、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深层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甄珍 《现代交际》2009,(3):76-79
在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时代,为应对日益复杂、动荡和多元的世界,我国的优秀企业应尽早开始进入从“要索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即从“仿造”和“制造”向“创造”的转换。一些脱颖而出并创造了前所未有商业奇迹的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组织成员创造潜能的开发、组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与适宜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参与过我的工作坊或培训的社工通常都会深刻体会到,我很强调以“现学现卖”、“有学也要习(练习)”为导向。现在大家并不缺“知识”,但如果我们所“知”的不能有所体悟,所体“悟”的不能实际应“用”,那么许多知识就会如同书架上的新书——买来后翻过几页,知道它大概在说什么后便没再翻开过。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多少家草根NGO组织?没人说得清。每天在中国诞生多少家“草根”NGO组织,又有多少“草根?”NGO组织解散?没人说得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就分为“庙堂”和“江湖”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既不能混为一谈,又不能截然分开。应该说,二者是既有为主的又有为辅的,既相悖又相容,既时常冲突又互相渗透,从而构成我们日常所津津乐道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从企业文化看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企业文化理论,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塑造的有关问题。认为共青团组织通过文化建设来塑造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共同愿景,设计全员参与的活动,建立和坚定信念,培养成员“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边杰  刘文华 《职业时空》2008,4(5):73-74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它包括科学精神、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形象策划和企业传统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是不是一个二元对立?它们是血亲还是仇家?似乎也难一言定夺。显然今天的文化研究对社会学构成了挑战。但挑战并不必然意味着后来居上。事实上,许多文化研究学者本人就是社会学家,许多社会学家也同样在从事文化研究。但是差别毕竟存在,社会学作为“社会”的话语,必然有它的特定语境或者说本土性。以文化研究为伯明翰的传统,我们发现它对于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的社会学传统,是多有言所不及的。一般来说,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些学科分野比较模糊的国家,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融合较好。而像美国这样学科分类明晰,文化研究叉大都在人文学科里安营扎寨,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的关系就比较见出分歧来。  相似文献   

10.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用人类身体语言来传情达意。旱在史前,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故舞蹈中的每一动作都有其特定含义。本文将以煅心村的“魂跳”为例进行分析。“魂跳”是煅心村杨姓族人信仰的重要部分.是当地原始舞蹈文化的遗存.阐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巫舞。在祭祀仪式中.巫师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用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反复地演绎神灵在前世所经历的场景,去寻找一种叫“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步入e时代,网络“恶搞”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又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外来的“恶搞”在本土生根的背景可归结为技术的推动等四个原因。大学生群体在舒缓精神压力、对有时代感的东西和新技术好奇、追求和想要参与社会讨论等心理因素下被网络“恶搞”文化“吸引”。这种新兴文化形式一方面能够给大学生群体减压,给他们提供创新思考的新维度和新技术,并且满足他们作为准社会成员想要参与社会问题讨论话语权的需要,但与此同时网络“恶搞”文化由于缺少规范、品质参差不齐可能导致大学生群体形成不正确价值观和影响他们接受正统的学院式教育的合理内容等方面.大学生群体自身要更加理性的对待这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公司+农户”模式中,龙头公司和农户是一种契约关系,两者都是独立地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在参与收益分配的问题上两者进行的是零和博弈,但由于双方谈判力量的对比,相对弱势的农户往往“风险多担,利益靠边”。  相似文献   

13.
刘江  赵海月 《现代交际》2024,(2):77-85+123
中国式现代化是带有中华文明特质规定性的现代化,其生发逻辑与价值面向体现着“和”文化基因。从渊源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规引。其中,“与天和性、天人合一”规约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宇宙观,“与邦和谐、协和万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观,“与人和睦、和而不同”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观,“与心和解、人心和善”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4.
胡雨桐 《职业》2016,(21):119-121
古往今来,“孝道”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是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成大事业者必备的道德素养。在高职学生中推行“孝道”文化,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都有深远意义。本文围绕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和对大学生“孝道”素质的培养而展开,将“孝道”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而论述对大学生开展“孝道”文化培养的意义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打开网络搜索国内慈善业界,不难发现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慈善组织,但很难找到温州“红日亭施粥摊”这样高龄的慈善“组织”。它的发起人温州人朱永麟(82岁)和叶宝春(80岁)同是食品厂的退休工人,张明生(72岁)是无线电厂的退休工人。他们的义举引发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6.
丁桂馨 《公关世界》2022,(23):47-49
源于对大自然整体有机性特质的深刻把握,中华民族有着崇尚世界“和合共生”的传统价值观。21世纪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昭示了西方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形态有着内在的生态缺陷。人类必须以生态文明开创永续发展的现代性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和合共生”传统价值观及其生态文明意蕴,采取系列举措推动地球村成员的“绿色”共在,以此保障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从学理层面揭示新时代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的文化基因,有利于从思维模式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深度破除西方污名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内地在大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许多NG0的伙伴既喜又忧,喜的是资源的增加、政府的重视,为NGO推动服务加柴添火;忧的是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思路经常有所不同,虽然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办好公共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项目设计、评估、绩效考核、价值观与服务方式等有着许多不同的内在逻辑,再加上缺乏合作的制度性经验,从合作契约签订到整个履约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黄永潮  王堂生 《现代交际》2023,(10):1-8+121
“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中心线索,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互动的关系。“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解放或两次解放,也不是所谓解放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完全统一的,是无产阶级追求共产主义这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无产阶级解放”是过程与路径,“全人类解放”是目标与结果。  相似文献   

19.
蓝宇蕴 《城市观察》2011,(6):113-128
社区组织的建构,关键是要打破高度行政化的“街居制”组织格局,培育现代网络型“社区制”组织体系。其中,从可行性策略看,把居委会当作社区建设切入点与重头戏,进行传统居委会改造,以实现居委会向自组织的彻底转型。同时,政府在与社区组织的关系上,建立新型委托代理关系,并营造出既有政府授权、又能提供各种管理服务的,包括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多元非赢利民间团体、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形成的社区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基会,一个因“希望工程”而闻名遐迩的社会组织。2008年9月,中国青基会与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合作,在四川省德阳和广元9所“抗震希望学校”开展社工项目。一个春日的下午,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晓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