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以"80后"为主的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一群体直接影响到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现在或以后的社会是他们的。对比以"8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与其他群体有着相同的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特征,这是由于他们的生长成长的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环境的特殊性所造成。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村在地域和政治空间上的特殊意义,兼具时空特征的"农村青年"成为观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家庭关系变革、社会语境变迁的一个缩微群体。伴随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女性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普及,因结婚生育而在农村选择非正式就业的年轻妈妈群体,选择以社交微商的形式参与劳动就业,增加家庭收入。通过网络民族志、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试图探索一个研究该群体的理论框架:由于这个群体同时具备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农村女性,母亲角色等多重特点,通过其使用社交媒体参与劳动的实践过程,建立起一个以个体劳动为中心的家庭场域、虚拟社交场域、社会现实场域的三重场域,这背后涉及的赋权机制与认同机制研究,或将成为洞察新时期青年农民群体信息交往、社会资本、经济实践的一个切口。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结婚消费问题不断出现新的特点。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青年的结婚消费行为呈现较强的符号消费特点,在结婚消费过程中一些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品在农村青年的结婚消费中大量出现,品牌化、时尚性以及炫耀性成为农村青年结婚消费的新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农村青年结婚消费这种特点与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年的身份焦虑以及大众传媒的技术支撑等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把握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背景、群体特点、价值地位,开立了"两个大局"交织期青年发展的新方位;从理论、历史和现实3个向度上,开设了"两个百年"交汇期青年成长的新道路;充分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开拓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青年工作的新思维;明确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时代主题、路径方法以及共青团改革方略,开辟了新发展阶段青年工作的新路径;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做出了新的贡献,内蕴着丰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冀南H村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地农村青年不仅啃老内容多且啃得理所当然。农村青年的"啃老有理"与壮年亲代主导下形成的新代际规范密不可分。壮年亲代根据自身历程建构的新代际规范本意有二:一是为低水平的孝养老年亲代进行道德辩护,二是实现"父慈子孝"的壮青代际和谐,但却导致农村青年对壮年亲代的无限度索求,致使壮青代际失衡急速加剧。  相似文献   

6.
对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多次讲话、演讲、回信和座谈等形式表达了对广大青年的关怀和期望,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自信""红色基因"等教育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是对我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为社会各界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7.
对青年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业价值观在择业中起着基础性和全面性的作用。当前,青年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呈现务实性、自我性、短期性、多样性、超前性等新情况、新特点,它是我国社会环境变革和发展的大背景、社会价值观体系、教育、家庭以及青年群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针对其现状必须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做好新兴领域青年引领凝聚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新兴领域和职责.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理论为指导,在分层分类为新兴领域青年提供服务的要求下,新时代共青团对新兴青年群体"引领凝聚"的科学内涵包括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在把握北京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特征的基础上,从完善政治参与、强化社会联络、提供支持服务体系、建立规范的职业评估机制四个维度引领新兴青年群体,从而实现政治认同、组织认同、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的目标,为引领新兴青年群体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理论和现实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2016年美国大选诱发了美国的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全面冲突,这场世纪大讨论也席卷了地球另一面的中国。作为青年知识群体聚集地的知乎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川普粉"现象,深入嵌入到全球公共议题的知乎青年知识群体,基于相似的信息流,却与处在同一知识层次的美国青年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和立场,成为特朗普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支持群体。后现代政治参与、反精英风潮、反政治正确风潮、主流媒体危机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四个维度,透过这一现象可以探索当代知乎青年知识群体介入中国公共领域和全球公共议题的特征和机制,理解当代知乎青年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10.
"空巢青年"一词一经出现就成为社会热点,是继"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之后,又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空巢青年"具有单身独居、背井离乡、独立自主等特征。"空巢青年"现象的形成原因有社会变革的深入、自我需求的满足、网络媒体的发展等。化解"空巢青年"现象所带来的系列问题,需要"空巢青年"个人进行自我调整,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社会减少思想偏见,家庭给予更多关心。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通过对该地区大学生婚恋特征的调查发现:他们淡化对"大龄青年"的传统观念;"三观一致、两情相悦"是他们择偶的首选因素;"烦恼的恋爱关系"对他们未必是多大烦恼;"来自恋人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至关重要;他们有较好的性行为安全意识;同时,试婚等新兴婚恋观在他们当中也有流行的趋势。共青团组织应顺应青年婚恋特征,针对青年群体实施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倡导宽松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对"大龄青年"问题泰然处之;助力培育多元和谐的社会文化,引导社会对青年新兴婚恋观适度宽容;强化青年主流婚恋观教育,引导青年个性化、多元化婚恋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里发育成长。以此有效实现共青团了解青年、贴近青年、凝聚青年和引导青年的组织职能,促进青年全面、健康、充分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年群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使青年文化的精神特质极具时代性.大众文化的发展走势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嬗变,从"文革"后政治化意识形态的解体到当代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建构,青年文化经历了从解构走向整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青年文化对旧的政治化意识形态起到解构的作用,而当代的青年文化则依靠大众文化特有的整合力成为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具有理性精神与世俗精神的双重特征,构成了当今时代精神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村青年婚恋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 ,对山东省 12个地区的农村青年进行的婚恋观调查结果表明 :( 1)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方式主要是通过“自由恋爱”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 2 )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主要强调个人因素 ,尤其是个人的品性、身体健康状况、个性、能力及学识等 ,而相对忽视家庭、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 ;( 3)对离婚、婚外恋等当前一些婚恋中的社会问题 ,当代农村青年不同程度地持一种否定态度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或可以理解 ,表示赞赏的人则较少 ;( 4)在某些婚恋观上既存在个别差异 ,也存在着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当前"群众"主体多元的现实以及"群众"群体分层中呈现的多样化和知识性等特征加强的趋势,表明"群众"群体已趋向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主体特征相一致。过去统战工作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是就其对象的特殊性而言的,即其所做的群众工作是针对与普通群众相对应的精英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可当下"群众"群体新出现的一系列特征,逐渐弥合了过去普通群众与特殊"群众"的区分,其实质是"特殊"群众的数量越来越扩大,统战工作的面空前地拓宽。统一战线在历史上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和有效性,因此把群众工作纳入统一战线工作在当今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的社会变迁,以国货流行为主的"国潮"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和亚文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国潮"不仅在服装品牌和日常消费品中迅速兴起,更是在文化娱乐等领域全面爆发。其中,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对推动国潮的复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追逐及消费国潮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时尚和圈层文化。而"新国货运动"的兴起,旨在唤起消费者的认同,实现国货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真正沟通。本文通过网络民族志的研究,从消费社会中的"个体化"视角,分析了Z世代年轻人将消费偏好转向国潮的逻辑与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个体身份的自我呈现,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又如何推动了"新国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云飞  张俊 《国际公关》2023,(13):38-4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及大城市“虹吸效应”的不断增强,当代青年群体逐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小城市流动到大城市。因此,“空巢青年”作为一个新群体悄然而生。本文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对十余名“空巢青年”进行深入访谈,进而得出当代青年自主意识的增强及婚姻观念的消解、社会风气的更新及价值追求的世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交往形式的单一是产生这一群体的主要原因。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通过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价值倡导、实践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和困境,进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以"80后"为主的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对我国当前的消费文化的形成和日常消费情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群体的消费特征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类:第一类是外部环境因素,第二类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形成了消费者自身的普遍性特征或是个别性的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杜雨 《国际公关》2023,(15):179-181
新主流电影以其故事吸引力、沉浸感视听效果和传递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良好载体。一方面,培育新时代好青年需要新主流电影的助力;另一方面,新主流电影的创作、传播以及经济回报需要广大青年群体参与。本文主要论述了新主流电影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戏仿类短视频越来越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表达权利诉求的舆论场。由于戏仿类短视频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掌握着新媒体技术的青年网民为受众,使得它在体现文化内涵时具有与以往的亚文化载体不同的特点,即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作为青年亚文化意见表达的工具、商品以及文本。“戏精牡丹”系列是戏仿类短视频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首先,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工具形态记录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环境。其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商品形态建立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认知,维持群体认同。再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文本形态表达抵抗话语。戏仿类短视频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借助新媒体技术,以戏仿的方式达到与主流话语的换位思考,提示了从“抵抗”到最终“和解”的可能途径,体现了“亚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上海市静安区"80后"青年生育意愿调查资料,描述了大城市"80后"群体的生育意愿现状,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生育的目的、时间、数量、性别偏好四个维度分析了该群体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大城市"80后"青年群体之间在生育目的和生育时间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而在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偏好方面则存在显著性差异,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导致其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