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垄断资本把钢铁工业看作是军事工业的中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钢铁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由于战争失败,对钢铁的军需急剧减少,加上原有生产体制的崩溃,战后初期的钢铁生产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钢铁垄断资本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恢复生产和扩大投资规模,亟感资金严重不足。于是,钢铁垄断资本在美帝扶植和日本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企业内外的各种渠道,筹措了大量资金,从而使钢铁工业迅速地膨胀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共各级人士和学术团体曾积极参与边区农贷事业.中共的农贷思想坚持“专款专用”、“贫农为先”、“不采取平均主义”、“不违农时”、“低息发放”等原则,延安中国农学会、毛泽东、朱理治、南汉宸、阎子祥、曹菊如等学术团体和个人的思想是当时边区农贷思想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农贷主张不仅促进了边区政府改善农业经济,将支农、惠农落到了实处,维护了农村金融稳定,对于边区农贷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当代农村金融改革中贫困地区的农贷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走向成熟,要充分发挥其指导边区生产建设、克服战时财政经济困难的作用,必须使其成为大众化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过评论文章诠释、新闻通讯宣传、副刊广告渲染三种方式,推进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广泛传播,凸显了典型化、运动化、生活化的传播特点,有效地推进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革”前后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共和国前十七年毛泽东著作的出版自从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后,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民主革命的迅速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随即到来,作为胜利之源和法宝的毛泽东的著作与发行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重要日常工作。此后,又随着毛泽东本人威望的日益提高以及不断加码的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学习运动,毛泽东著作的出版和发行更成为了中国出版业最重要的工作与内容。客观地说,它对推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起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但它也在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潮流中起了…  相似文献   

5.
康小怀 《兰州学刊》2009,(5):207-21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厂,边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对工人待遇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劳工物质条件,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工资发放形式,适时调整工人的工资,使工资与物价水准基本平衡;同时,多方面为工人着想,对工人家属及女工实行优惠政策;加上工人具体待遇同中有异,对技术人员给予更高待遇等,安定了工人的生活。工人们的待遇得到了提高,生活有了保障,生产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对缓解边区经济困难,发展边区工业,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的最困难阶段,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民主民生斗争的指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主民生斗争,使根据地转危为安,并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打败侵略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试就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民主民生斗争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是中国人民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阶段。 一九四○年八月,我八路军为振奋人心,影响时局,打破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在华北地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百  相似文献   

7.
张振朝  韩能跃 《河北学刊》2002,22(6):153-155
解放战争时期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 ,因地制宜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改革的具体政策 ,使边区政府辖区内土改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由于政策明确 ,办法具体 ,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展 ,最终起到了动员群众、争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走上了恢复和发展道路,并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中国在此期间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往往偏重于以经济总量为主的观念。从“一五”到“五五”,五个五年计划都称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采用的指标是“社会总产值”,也称“社会总产品”。它反映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发展的总成果,通常包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五个部门总产值的总和。当时为了更明确地表示这些部门的产值,还把它限制在“国民收入”这一概念里。所谓“国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物质资料)以后剩下来的新创造的价值,也叫做净产值。这些计划指标都是反映物质生产的指标,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即使在物质生活方面,仅上述指标,也不能充分反映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文革”惨重地破坏了发展,使社会经济面临崩溃边缘。“文革”结束后,发展重回到国家和人民的议事日程上来。“六五”计划开始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提。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也制定了包括人口、劳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内容的社会发展计划。社会发展作为五年计划的独立组成部分,表明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雪芳 《学术探索》2013,(5):134-137
“大生产”和“组织起来”是毛泽东领导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两件大事。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毛泽东号召边区军民通过“自己动手”,达到“丰衣足食”,亲自领导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虽然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但在当时仍然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也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私营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体系中,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有一定的比重,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边区政府的奖励和支持,从而对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在帮助和促进私营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在当时极其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下,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所以,关于抗战时期边区私营工业的研究,应当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对推动边区人民生活的改善、市场的稳定以及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边区政府执行的一系列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私商发展的主要因素.边区政府在税收、信贷方面给私营商户以一定照顾,增强了私商经营的信心和能力;市场的整顿、交通事业的发展为私营商业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政府鼓励、帮助工农业生产的政策也间接地为私营商业准备了基本且必需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西汉长城边区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开发长城边区,以西汉时期的开发历时最久,规模最大,成就最为显著,影响最为深远。本文纵观西汉长城边区经济开发的历史,重点考察河套、河西两地区的开发,就长城边区开发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本文中的长城边区系指西汉长城内侧沿线的西起敦煌东至辽东的诸边郡。 一 公元前二世纪之初,西汉初定中国,国力孱弱,北边的匈奴却日臻强盛,“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并不断入侵,“杀略人民畜产甚多”。西汉退守秦故塞,卑词和亲,岁奉币帛。当此时,国家元气远未恢复,边区不得安宁,因而不可能在边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3.
继承和坚持毛泽东关于重视农业的思想,强化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论农业发展的主要思想 毛泽东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已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重视农业,发表了许多关于发展农业的论述。毛泽东指出,每个革命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是我们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工业建设中,从边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出发,对边区建立在私有基础上的私营工业采取保护和扶持其发展的政策,促进了边区私营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争取实现边区工业日用品的自给自足做出了贡献.边区对私营工业的政策及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进行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特稿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上)胡鞍钢区域经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任务与西部工业发展———访胡春力教授魏晓蓉西部“六强”对外开放度实证分析李志军,闫奕荣“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产业选择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谭克虎三农问题转型期中国政府农业投资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凤阳县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一大贡献 ,那末乡镇工业的成长和发展则是江苏省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一大贡献。正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走到最极端的时期里 ,乡镇工业在苏南农村率先崛起。从“异军突起”到占有江苏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再到“三分天下有其二” ,乡镇工业不仅有力地带动了江苏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乡镇工业的大发展 ,就没有江苏经济的今天。只要我们细细回顾一下 ,就会发现 :在近 50年的经济发展历史中 ,真正由江苏率先突破…  相似文献   

17.
毛澤东思想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实踐相結合的典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設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偉大历程中,毛澤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馬克思列宁主义。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結合的思想是毛澤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設的理論、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理論、特別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工业必須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理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毛澤东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所作的一系列的发展中的重要发展之一。毛澤东同志对于农业在整个国民經济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很重視的。远在1934年,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們經济建設工作的第一位”。在抗日战爭时期又这样指出:“一九四三年的生产任务,一切部队一切机关学校都要将重点逐漸转到农业、工业与运輸业上去;而在我們的条件下,特別重要的是农业”。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发展向为中外世人所关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然而,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既存在许多难点,更有许多推动政治发展的“生长点”。这些“生长点”将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起到深层次作用,促进中国政治的大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稳定是首要的问题,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红军改编,边区改制,1937年4月6日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要把边区建设成为抗日的及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特别强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其干部无私忘我的工作和廉洁勤俭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边区政府成立之后,政坛气象为之一新。贪污腐化、损公利己、阳奉阴违、官僚主义、消极怠工之风为之一扫;政府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克己奉公、艰苦奋斗、言行一致的作风人人奉行。经过几年的努  相似文献   

20.
“集中”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特出的优点”(也有说“本身的一些重要特点”、“自己的特点”、“特殊的优点”等,文字不同,含意一样),这似乎已成定论。但每当我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无产阶级优点(特点)的论述时,总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没有把“集中”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特出的优点”呢?难道是毛泽东同志还没有发现这个“优点”,或一时疏忽?我不以为然!且不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国革命》)为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之经典论著,就是在十四年前,毛泽东同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阶级分析》)一文中就有过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现代产业工人)“集中”的提法。毛泽东同志说,中国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之所以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