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梦学刊》2015,(1):3-4
"中国文化书院三十周年庆典"2014年12月21日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中华厅"举行,近二百名学者参加了庆典。庆典活动由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李中华教授主持。院长王守常教授、导师代表杨辛教授、毕业学员代表余三定教授、员工代表刘若邻等先后在会上发言。会上,全体与会者集体向已故的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隆重致意,表示了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会上,中国文化书院还为汤一介先生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向庞朴、孙长江、谢龙、陈鼓应等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扬中国优秀文化,促进国内学术界的知识更新,今年三月四日至二十四日,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文化讲习班”。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系列专题讲授。 现将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和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国模式"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典、2012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以及中国政府在处理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有效举措,更是凸现了"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但在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模式"的背后,我们发现有三种倾向需要防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举办了各种中国文化讨论会,出版了专门刊物和一批论著;不少高等院校设了中国文化史课程,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正组织力量编写大型中国文化丛书。今年3月4日至24日,中国文化书院筹委会和九洲知识信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文化讲习班”,特邀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李泽厚、庞朴、杜维明、袁晓园、陈教应等2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授课指导。在国外,从七十年代开始,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有了空前的发展。现在,全世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等单位发起的于1984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中心联合分别于1985年3月、198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两期文化学讲习班。由武汉大学哲学系邀请数十位海内外研究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于1985年12月在湖北古城黄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6.
1989年《梁漱溟全集》开始出版,1993年得以全部出齐。这是中国文化史、儒学史上的大事,其意义必将愈来愈受到重视。组织此项工作的,是民间学术机构中国文化书院;统筹、主持其事者,为时任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学家庞朴先生。庞朴先生作为《梁漱溟全集》编辑、出版的主持者,对八卷、五百多万字的《梁漱溟全集》的问世,发挥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申府文集>于2005年1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的出版对我们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以及学术文化诸多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正如张岱年先生在该文集的<序>中所说:"张申府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1993年中国文化书院举办过一次<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张申府、汤用彤、梁漱溟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把有关论文编成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汤一介,原籍湖北省黄梅县,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汤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他注意研究哲学与文化的新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见解。晚年主持《儒藏》的编纂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主编有《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儒藏》(精华编)、九卷本《中国儒学史》等。  相似文献   

9.
陆强 《晋阳学刊》2014,(1):3-10
《老子》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奇书,它以区区的5千多字开创了一个学派,成就了一个教派,乃至影响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时至今日,在中国文化的系统中我们依旧不能否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哲学特质的一部著作。近年来,随着关于《老子》的考古发现的不断涌现,对于《老子》的研究与解读也一再有所突破;而"国学热"的产生,又使得《老子》在民间的影响力大大加强了。那么,对于今天的学者应该如何来看待并研究《老子》,以及通过《老子》这部著作的影响,又能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魅力呢?为此,我刊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中华教授,请他来谈一谈关于《老子》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协办的“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94人,分别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提交学术论文70余篇。著名学者金冲及、李文海、胡绳武、龚书  相似文献   

11.
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沈壮海,何志强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禅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单位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禅宗一次深入的理论探讨──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沈壮海,何志强由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禅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佛教协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黄梅县人民政府等九家联合发起的“首届禅宗...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16,(5):113-113
正《船山学刊》(原名《船山学报》)由改革志士谭嗣同的老师、著名学者刘人熙先生创办于1915年8月,现由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是我国现存办刊时间最悠久的思想文化学术期刊之一。近、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学者经常为本刊撰稿。1995年,《船山学刊》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十佳)"的光荣称号;2000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的新著《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与方法论反思》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学者对"中国道路"研究的又一次推进。据了解,该著作也是2008年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重大委托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船山学刊》(原名《船山学报》)由改革志士谭嗣同的老师、著名学者刘人熙先生创办于1915年8月,现由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是我国现存办刊时间最悠久的思想文化学术期刊之一。近、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学者经常为本刊撰稿。1995年,《船山学刊》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十佳)"的光荣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事变"后,著名文人周作人滞留华北伪政权首都北京。这一选择根本改变了周作人的生活道路,也使得沦陷期周作人的思想、著作的评价问题,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近代中日交流史上的一个焦点议题。本文引入日本木山英雄、美国耿德华等海外汉学家研究周作人附逆期的著作,梳理、分析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而讨论中国日本占领区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倪俊明 《文史哲》2003,(1):159-166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 ,其生平活动和著述 ,曾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广泛的影响。关于郑观应思想和生平的研究 ,曾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是对 194 9年以来郑观应研究的概况 ,分门别类 ,进行简要的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受中国周易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委托,由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筹备并主办的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5月22日至24日在济南召开。大陆著名学者周谷城、张岱年、任继愈、张震寰、徐才、肖萐夫、张协合,台湾学者吴怡,美国学者成中英、陈启云,以及贵州易经学会、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轻骑摩托车集团等发来贺信或题辞。著名画家李巍、李燕、李清贤等为大会做画。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芸集一堂,就研究会成立的事项进行充分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活动由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在长春成功主办。这是一项将学者的专业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会议主题为"哲学与公共政策问题:中国经验与反思",下设四个分论题:1)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2)公共领域与政治学视域。3)社会发展理论。4)文化政治。来自北京学术界的几位知名学者和吉林大学文科院系的部分教师就上述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从这些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学术的一个最新发展动向,即学术研究正在超出传统的学科界限而走向综合,其文本形态呈现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文本",其研究方法则表现为所谓"中层理论"的独特方法。本刊将分两期刊发与会学者的一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公共生活与真理观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在中国"活动由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在长春成功主办。这是一项将学者的专业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会议主题为"哲学与公共政策问题:中国经验与反思",下设四个分论题:1)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2)公共领域与政治学视域。3)社会发展理论。4)文化政治。来自北京学术界的几位知名学者和吉林大学文科院系的部分教师就上述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从这些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学术的一个最新发展动向,即学术研究正在超出传统的学科界限而走向综合,其文本形态呈现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文本",其研究方法则表现为所谓"中层理论"的独特方法。本刊将分两期刊发与会学者的一些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