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稳步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群理论均表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依托区域内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走一体化发展道路。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基础上,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框架,深入分析山东、河南、河北尤其是冀中南地区实施一体化发展的协同优势,提出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建议,即构建冀鲁豫大三角,实施“东飞西展”战略,在泛黄河流域下游打通东西经济共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根据国情特点,联系各地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先后提出了梯度推进发展,点轴渐进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圈域经济发展和网状交织发展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们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从长远看,比较起来,网状交织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宜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地区采用。  相似文献   

3.
从“行政区经济”到“区域政治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区经济理论对我国因行政区划给予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区域分割现象有很强概括力,但在其理论与实践、目标与手段之间陷入了双重矛盾.将矛盾提升为理论,即用非市场手段达到市场经济的目标,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理论研究中从行政区经济转向区域政治经济,从我国区域政治经济拓展到世界区域政治经济,这将对研究东欧转型国家、欧盟以及跨区域组织等世界区域政治经济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地方与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区域经济开发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传统的区域经济开发布局理论与原则受到忽略和怀疑.有人把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进行区域经济开发与布局的传统理论与原则予以总给和概括,称之为“顺向开发”,简言之,即“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出发,由资源优势转变为布局优势,再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又认为这一理论不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这一理论和战略,遵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注重发挥地缘经济关系的优势,集聚先进生产力要素寻求共同发展,所以有利于市场经济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梳理区域经济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经验,认真考察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周边国际环境,进而探索东北区域经济实施国际化操作的对策,推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区域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建国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南。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布署 ,以及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继承与丰富。目前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战略构想的必然实践。这一理论 ,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产业研究的理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本文主要从区域产业研究角度,对国内当前关于区域产业集群理论、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区域产业转移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等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理论前沿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即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表述区域一个时期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不仅是理论上需研究的问题 ,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过程中需解决的一个前沿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特色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满足科学性与实用性、可能性与需要性、全国范围的统一性与照顾地方特殊性和具有国际间可比性的要求。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与分解相结合的方法 ,将发展作为一条主线 ,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为确定正确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和管理措施 ,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创新适应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福建要谋求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增强其核心地区集聚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集聚,避免成为边缘地带;关键在于重组区域优势,培育与壮大福建沿海经济带,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核心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0.
刘青 《东岳论丛》2003,24(4):96-98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 ,三代共产党人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不懈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均衡发展 ,共同富裕”的统一思想体系 ,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国内经济背景和国际环境的不同 ,在实践的策略手段上具有差异性 ,在实践效果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剖析“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根源和历史背景,揭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依托后发优势理论、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理论和三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基础,根据世界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和我国工业化资源禀赋的实际国情做出的路径转换,重点阐述了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江西应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还提出了江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利用生态理念和和谐发展思路,剖析了江西走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即从宏观的产业发展层面和微观的制度层面来设计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三十年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三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壮大三个阶段;在区域发展、区际关系、区域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时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进入门槛低,个别研究内容的泛化.未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前沿问题,不仅包括现实问题,而且包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宏观级差地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创新理论。首先对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的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然后重点论述了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别从城市区位级差地租、城市规模级差地租和城市功能级差地租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阐明城市宏观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宏观级差地租理论创新的意义,指出中央政府对宏观级差地租理论的运用是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一个新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都市圈一体化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协调区域经济"碎片化"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空间资源整合,是当前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治理理论引入都市圈发展,指出创新治理机制是实现都市圈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并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治理的内涵和我国国情,提出构建多元复合型都市圈治理机制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当前全国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之一。笔者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作用及其趋向谈一点看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通过对传统理论以及几十年经济运行实践的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认识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搞单一的公有制是行不通的,因为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所以,必须建立与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十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过…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储蓄率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的高储蓄率低储蓄投资转化率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安定。本文从生命周期理论与社会保障理论出发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储蓄率增长模型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率波动跟社会保障制度对目前高储蓄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创立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得到新的阐发。陈云同志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光彩夺目的新篇章。它不仅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针,而且具有重大而广泛的理论意义。深刻领会这一理论,对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准确地把握社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权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关系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也日益突出。如何从发展战略角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在理论与实践上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在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时,不少同志深受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本文试图集中评述流行于我国的几种主要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以考察其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区域化过程中,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各有不同,因而,所选择的城市区域化方式和道路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区域治理的理论与模式.本文在梳理国外城市区域治理的理论学说,回顾各国城市区域治理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概括了国外城市区域治理的几种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这对于总结国外城市区域治理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城市区域治理的顺利发展,为城市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推进整个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与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