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轨迹、主要特征及转化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双重二元性,这是西藏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为了统筹西藏城乡经济发展,文章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对1978~2006年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轨迹进行测算,得出西藏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具有波动性、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错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等重要特征,并从现阶段西藏的区情出发,得出西藏经济结构已经从"非典型"过渡到"较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西藏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援助西藏,从而使西藏及其居民能够共享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效保障了西藏的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以西藏为例,系统阐述了共享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特点、作用机理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
1991~2007年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测度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生 《西藏研究》2009,114(2):101-113
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是西藏经济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故在西藏的经济发展中应寻找如何有效消解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途径.为此,文章在分析1991~2007年西藏经济的测度基础上,探讨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趋势,并对如何有效消解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对西藏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省区而言,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重要.本文拟围绕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GDP进入西部地区前列"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性目标,主要从投资的角度,分析西藏经济发展处于哪种阶段,判断投资对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分析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西藏乡村经济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推动西藏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全面建设西藏新农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文章以当前西藏乡村经济的环境和现状为立足点,着重研究西藏乡村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与基本路径,提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西藏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国内绝大多数省区市,西藏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全年经济总量仍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尤为可喜的是,全区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三一二"变为"三二一",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24.620.455调整为2003年的22.226.151.7,经济结构的长期不合理得到了一次实质性的改善,为进一步"优化结构,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报告重点指出了全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近几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态势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西藏2004年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了合理的预测,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西藏经济在加快发展中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旅游业作为西藏经济主导产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藏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展区域,西藏的经济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中国能否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目前西藏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和以粮食和畜牧生产为主的农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加快西藏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尽快提高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稳定边疆,巩固国防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从西藏实际出发,从战略高度思考,旅游业将是未来托起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宜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使其成为在西藏整体经济发展中起龙头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即主导产业,予以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所作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以1980-2003年为基本考察期,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经济的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总体来讲西藏农牧民家庭收支都有结余,且有不断上升趋势,家庭经济活动仍然是西藏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活动方式;食品支出是最主要的方面,反映出西藏农牧民生活普遍处于比较贫困之中;工资性收入增长是西藏农牧民总收入增长的一个"亮点".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大缓解西藏农牧民贫困的政策力度;引导西藏农牧民从传统的家庭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进一步采取措施继续保持西藏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政策.  相似文献   

9.
王代远 《西藏研究》2003,(2):95-106
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 ,长期以来 ,国家投资对保持西藏经济高速增长起着主导作用。以此为主线 ,文章分析了 2 0 0 2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并概括了目前全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 ,较为深入全面地抽象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和微观经济实体的运作困境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并据此剖析了现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 ,对 2 0 0 3年西藏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做出预测 ,并提出了一些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性建议———西藏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结构调整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 ,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提出的“推进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现代化”宏伟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及西藏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本文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多元化 ,分析了 1 6年各因素对西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人类学是人类学中与经济学对话的部分.它以人类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但与经济学对经济的理解不同.由于经济是嵌合在社会制度中的,经济人类学必须从人类全盘的风俗和制度中来着手自己的研究.它的领域比较广泛,不仅描述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以及这些系统如何组织、动作,还包括建立理论来描述制度脉络和影响,经济运作的动力等.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青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50年代,经济人类学兴起于欧美等地,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研究主题侧重于"原始人的经济生活"领域.此后历经了60年代"形式与实在之争",以及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涌动,研究主题日趋广泛与多样化,逐渐扩展到"一切积极的、具有经验主义基础的、关于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研究",包括市场与市场地、性别角色和非正式经济等综合性主题.本文尝试从学科及学说发展史的视角出发,系统地阐释经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以期能够对促进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之间竞争的激烈化。因此,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成为了各国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还是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础。沙特阿拉伯作为海合会成员国中的大国,其石油出口发展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经贸关系特点的分析,提出中沙经贸合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加强中沙经贸合作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恰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90周年,其前身是1929年由陶孟和所开创的社会调查所。在此期间,诸如汤象龙、梁方仲、钱家驹、巫宝三、张培刚等一批受过规范学科训练的青年学者先后加盟,在坚实的社会调查基础上,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经济史、工业、农业、劳动、外贸、财政、金融、人口、统计等广泛领域,形成了理论研究、现实研究和经济史研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 ,探讨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历史渊源 ,归纳了国际人口迁移的政策模式 ,总结了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和类型 ,分析了国际人口迁移的作用 ,并对全球化形势下中国移民政策策略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经济民族主义是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可具体表现为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两种形态。贸易相对国必须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形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本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台湾岛内自身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和海峡两岸经济整合中的"磁吸效应",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大背景之下,依靠中国大陆,进行"三通",才是台湾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叶连广  何雄浪  邓菊秋 《民族学刊》2023,14(2):40-55, 155
县域经济发展是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韧性和加快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动力。贵州省是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样板”,本文以贵州省88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经济关联网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贵州省县域经济关联网络渐趋成熟,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经济关联网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网络中心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本地经济增长,点出度中心性的提升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点入度中心性的提升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经济关联网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城市群和网络核心区域内网络外部效应更加明显;网络外部经济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协调,网络聚集阴影的出现不利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推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应从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和深化县域合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