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紧密不可分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展示,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中国中小企业的通病,也是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本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塑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形象,首先要培育企业文化,还要注重企业形象的载体建设和引导公众。  相似文献   

3.
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已成为制约甘肃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内在要素,是企业形象的灵魂,它给企业以生命。离开企业文化去谈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无疑是空中楼阁。培育企业文化是塑造甘肃省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认为企业形象虽然表现于外,但其实质却是植根于参与者内心的企业形象。企业是所有参与者的联盟,而其中最主要的是顾客,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就在于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应该以现代组织与管理理论为指导,把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作为经营思想的核心和管理实践的准则,并以此为宗旨培植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5.
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之间关系是:企业家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内核,是企业形象建设的基础依据;良好的企业形象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家形象的发展和完善。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的有机结合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整合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必须对企业家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树立良好而独特的企业形象以及良好的企业产品或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塑造的重要内容。银行在创立银行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建立良好的银行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形成符合银行发展目标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经营作风、银行精神、道德规范,并且通过制定业务程序和业务规范等方式,明确服务标准,切实促进企业员工改进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树立银行良好的整体形象。企业文化建设为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供有力保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更有利于培育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工程视角探究我国企业形象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S(企业形象塑造)作为企业识别系统,可使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传达给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并促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CIS战略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统一的战略计划,重点解决的是企业形象力的问题.它们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企业对CIS的接受和运用上,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认识上和实践上尚存在误区和盲目性.实施CIS战略,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把CIS提到系统工程的高度,使企业形象战略策划与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企业形象(CIS)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层次,它与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观念层、制度层、器物层是一一对应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本源,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显,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体上的映象。当前,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观念上的更新。具体而言,应该实现八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9.
人是企业产品质量文化的核心——论企业质量文化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人员素质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而企业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靠建设一流的员工队伍,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才能建立的。而企业质量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靠人塑造的。所以,人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企业质量文化塑造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吸纳人才需要投入成本,同时能够获得人才收益。以广东地区为例,因为成本投入与人才收益的不相符,导致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现象显著,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成本耗费加大、劳动生产力降低、企业技术进步受阻、企业形象受损,企业信任度降低等危害。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企业文化、体制不健全、商业泄密、企业成本影响等导致了人才流失。因此,中小企业需采取创造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构建多种合理的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留住人才,降低人才吸纳成本,创造较高的人才收益。  相似文献   

11.
企业形象的新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之一.指出我国企业形象实践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片面地理解了企业形象的本质内涵.在描述我国学者对企业形象的各种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企业形象理解和认识的四方面缺点,这些认识缺点是阻碍企业形象创新的重要因素.提出应把企业视为有生命的整体,把企业形象的性质重新解释为:企业生命历史的表达性、形象的整体性、形象的价值性、形象创新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关系有因果学说、适应性学说和灵活性学说。通过对部分公司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关系问题的分析,得出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存在相关性,但较为脆弱,企业文化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向有利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增长的方向转化,而它的一些基本要素又是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获得长期经营业绩的前提条件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将演变为文化的竞争,文化建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无法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大大削弱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对文化缺乏准确的定位,即未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初明晰文化定位。本文剖析了影响企业文化定位的四方面因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形成定位模型,并指出文化的个性源于企业对文化的独特定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企业的持续成长需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予以支撑;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实现企业文化的制度化;要推动企业人健康发展,应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总之,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着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实力与企业形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实力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企业形象是公众 (主要是用户 )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企业实力与企业形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二者的有机整合即为品牌。企业实力与企业形象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互含关系、生克关系、久暂关系和虚实关系四种。我们必须从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个历史角度分析企业实力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人之上的,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一种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国际化、人才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为了谋求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试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几个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企业。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因而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从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组织管理作用几方面入手,探讨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几个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概念源远流长,本文分别总结了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含义与构成,提出了企业发展中因文化距离而产生的跨文化管理.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并购,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后期的整合特别是文化整合.对此,本文提出跨国企业文化整合的根本是整合企业经营哲学和价值观,而跨国企业组织和人员整合是企业价值观整合的常用手段,并且平衡的、动态的、长期的企业文化整合有利于并购绩效三个假设.通过两则典型的、成功的跨文化并购案例分析,初步验证了上述假设.最后,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和发展战略,本文提出了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互作用模型与跨文化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势必使企业具有凝聚力、激发力同时也可以使企业的整体战略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战略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声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声誉的维护与提升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对此,文章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战略选择会给企业声誉造成的影响,发现如果企业没有预先采取维护企业声誉的措施,那么执行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的声誉会低于专业化经营的公司,而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的声誉又低于相关多元化的企业。鉴于目前处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大多都将多元化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尤其应预先考虑战略类型的变革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制定应对策略,从而维护企业珍贵的声誉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