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容斋随笔》通过对王安石的个人形象、王安石政治及王安石学术的历史书写,形成了自己的王安石历史形象。《容斋随笔》阐释下的王安石历史镜像,既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也对当时及后世王安石的历史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容斋随笔》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保存了洪迈大部分学术成果,对于研究洪迈的学术成就和北宋文献构成极有帮助。根据《随笔》征引的金石文献信息,可以知道这些文献传播的路径有四,即父辈自金地携归、兄长购置、子侄外出公干搜求以及自己四处收集。这些文献的传播方式以及路径,展现了宋代学者的交际脉络以及业余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叙述语言以文言为主,兼用方言、俗语。书中所见《汉语大词典》未加收录的词条有"旧弼""堧地""渖墨""祈诉""精谨""枉郁""窘扰""猷训""隐落""究质""拊抃""卞悚""尊巩""蔚蓊""揭表""笞楚""奢暴"等,有的来自洪迈的叙述语言,有的来自洪迈引用的前人作品。对这些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容斋随笔》的词汇研究和相关辞书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4.
洪迈的《容斋随笔》是一部史学名著,奠定了洪迈在文学、史学、考据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此书也集中反映了洪迈的历史哲学思想。他一方面强调天命的重要性,认为人间祸福、王朝盛衰都由天命所定,另一方面则重视人事,认为人事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二者构成了洪迈的天人观念。在具体的历史写作过程中,洪迈结合两种写作方法构成了自己的历史方法论,体现了超越同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卓识。  相似文献   

5.
《容斋随笔》是中国修辞学发展史上的一部主要著作,在中国修辞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容斋随笔》论及的修辞理论涉及面相当宽,而且每一种修辞理论的提出,无一例外的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分析,继承并总结了前人以及时人的成就而有所发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容斋随笔》中关于辞格的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6.
洪迈的《容斋随笔》征引了大量的孤本文献,其中有抄自秘阁的叙事类文献,也有其父自金国携回的私家书目类文献,以及家藏的父辈诗文杰作。这些文献资料或记录了难得的史实或保存了宋以前的资料,却由于各种原因甚少被人接触以致亡佚。文章对《容斋随笔》所引孤本文献的梳理不仅可以使人知道宋代文献流传的部分情况及洪迈的学术构成,还可以借此了解宋代士大夫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现有的宋人笔记小说中,王安石的形象以负面为主,主要表现在:诡异的出生,性格执拗、强忮,心胸狭窄,祸国害家,等等。造成这一负面形象的原因在于:与宋代党争有关,南宋初期统治者及其追随者的污蔑,与新学和"诗祸"有关,等等。这一负面形象的形成影响了后世对王安石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多有对历代史书的评论,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可以看出洪迈的历史编纂思想。他强调在撰写史书时要坚持"据事直书"的实录精神,并且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之上"去粗取精",同时对史著语言提出了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最后回归于"辨明正统"的编纂原则,实现其作为一位优秀封建史家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9.
在张爱玲的小说世界里,母亲形象总是被赋予浓郁的阴性色调。《沉香屑第二炉香》里的蜜秋儿太太从女儿的婚姻悲剧中寻求心理补偿,《金锁记》更是把母亲的变态推向了极致。张爱玲对母亲形象的阴性书写自有其原因:独特的家庭背景播下了敌视父母的种子;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教育,使她有机会接触中外文学中的负面母亲形象,《红楼梦》里的王夫人更使她在性格刻画上获得认同。张爱玲以尖刻的笔触刻画出另类母亲形象,极为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幽暗处的真实与导致母性扭曲变态的多重原因,给人以震悚的审丑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从《如是斋随笔》中可以看到黄负生烈士的救国救民心志以及文采风流。《如是斋随笔》主要涉及社会弊端、集句艺术、佛理等内容,具有论析明快、文采颇富、气势充沛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到文学,王昭君的形象在不断发生演变。在宋代以前的诗歌吟咏中,昭君以悲其远嫁、怨其不遇的"悲怨"形象占据诗坛主流,并渐渐凝定化。然而宋代王安石所作的《明妃曲》二首彻底颠覆了这一久已形成的传统,昭君形象从此发生了质变,从一个情绪化特征比较明显的"悲怨"形象转化为坦然接受远嫁、冷静面对人生变幻的"理性"形象。《明妃曲》一出,唱和之作迭起,当代文坛大家自摅胸臆,各擅文采,借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无论是原作,还是唱和之作,诗人们的理性思考深深印在诗篇之中,宋人尚"理"也随之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研究<易>的主要目的是用<易>来指导现实人生和政治.王安石以<易>中<晋>卦、<比>卦的义理来指导自己的出处进退,阐发了士人进退应该掌握恰当时机.王安石要求现实的人生行为必须以孔孟儒家仁义之道为准则,并提出自己的修养方法.从<易·旅>看出王安石的乐天知命的性、命哲学,这比孔孟儒家追求道德理想主义更趋消极悲观,但总体上还是德性与智性并重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自我书写是一种表现内心情感的外化形式,他者重构是一种反映文士形象的评价方式.王安石以文学成就彪炳千古,更以政治改革的标新与思想学说的立异而影响深远.王安石文士形象的自我书写,是王安石对自己生命境遇的思索;王安石文士形象的他者重构,是他人对王安石生命价值的认定.文章借助王安石文士形象的自我书写与他者重构,从主客双体、历代多朝进行对比分析的视角,剖析出更加真实而生动的王安石文士形象.  相似文献   

14.
常平仓是古代一重要仓储 ,王安石变法前未能很好地发挥其社会调控之实效。因之 ,王安石对其收入来源、支出方式、管理制度和运作办法等 ,进行了一番大胆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克服了常平仓原有的弊端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为蔡琰所作之诗有五言体和骚体的《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虽然不能确定为蔡琰所作,但由其文字内容观察,作者十分贴近蔡琰的心灵声音。其后以《胡笳十八拍》为题目的续作者,唐代有刘商,宋代则有王安石、李纲和文天祥等人的集句诗。李纲和文天祥《胡笳十八拍》集句诗的历史意义可梳理为三个层次:一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句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诗为集句诗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诗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相似文献   

16.
北宋词人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密切,这构成了他创作的背景和主线,然而《宋史》并没有记载此事。所以,参照西方史学,从不同历史观的断裂处分析社会原因,重点把握其词作中的心路历程,成为当前清真词研究中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拗相公》是与所有宋人话本风格、题材、语言都不相同的一篇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艺术上生硬而粗糙。其目的在攻击王安石的改革。所以古代有识之士就说这是“谤书”。  相似文献   

18.
清人汪景祺,学识渊博,素有志于世,晚年投奔年羹尧,随其西征,据途中见闻,撰成《读书堂西征随笔》一书。作为清代笔记的代表作之一,此书如实记载了清前期西北战事、吏治、官员品格为人等相关事宜,为后世研究清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此书为汪氏亲历之作,在展现其文学造诣外,更多的是他仁政的治世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此点历来为学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易解》与《孟子》的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推崇《孟子》 ,在他早年所作的《易解》中也多有表露。其中他对“权”、“时”、“才”、“心”等的有关论述直接继承孟子思想而有所发展。王安石这种思想又与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相一致 ,是他后来进行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易学上 ,王安石以孟子思想解《易》是学术新发展 ,对程颐以注《易》来阐述理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